这10个农村老掉牙的老物件,都见过的可能结婚生子了...现在虽然它们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80后这一代人几乎都认识,你认识几件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物件,或许是因年代久远才称其为老物件吧,父辈们、奶奶辈们,用过的五六十年代的物件,渐渐都被称之为老物件,且越来越少,越来越珍贵,有的被长辈束之高阁,有的被卖掉,也有的被扔掉,也有的走进了古玩市场,卖价一天比一天高。

儿时的蜡烛以白色为主,逢喜事才买几根红蜡烛,记得小时候,经常停电,父母忙着做晚饭,灶台前点燃一根5毛钱的蜡烛,吃过晚饭,为了不浪费蜡烛,一家几口黑摸着洗漱上炕歇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石头房子、旧物件、不打农药的庄稼,荒草与庄稼共生模式,虽说粮食收的不多,但够吃够喝。那时的粮食、猪油都是香喷喷的。

石碾子,毛驴拉着石碾子转圈圈儿,可以将黄豆、小麦脱粒,虽说是一种土法儿,也是最笨的法儿,但在那个科技不发达的年代,却是最好的法儿。

老瓦房、老物件、柴火锅、几只鸡鸭鹅,群山环绕、新鲜空气,袅袅炊烟,春种秋收,粗茶淡饭,向往这种生活的友友大有人在吧,远离城市的喧嚣,唯一能听到的声音就是鸟鸣、家禽叫,热气腾腾的饭开锅,围坐一桌,边吃边聊,享受着慢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得儿时坐上拖拉机是超拉风的一件事,谁家若是有一辆拖拉机,算得上是“万元户”,站到车斗里,迎着风,欣赏着路两旁的风景,很是惬意。随着三马子、手扶拖拉机、电动车的上市,拖拉机越来越少见。

马车凳和油罐罐儿,马车是大户人家出行的工具,马凳是必不可少的,油罐罐儿装满油,方便往车轴涂抹。

鞋子、炊具、笤帚、风箱、坐垫、木制水桶是老式土灶旁的必备“武器”,坐在草垫子上,来回拉着风箱,往灶膛里塞着柴火,饭香味儿随着锅盖缝儿飘出来,大饭量的我,肚子早已咕咕叫,母亲总是先拿出几块红薯,放到饭桌上,让我先垫垫肚子儿。怀念那个吃啥啥香的童年。

图中老奶奶86岁,年轻时在石灰厂上班,因过度劳累,腰已驼背成小山,奶奶来赶集,买了些点心,在上衣兜里摸索了好久,掏出一个旧旧的小手绢,掀开拿出零钱递给摊主。六、七十年代的衣服、头巾、布钱包,节俭的老人们从吃不饱穿不暖到每月能领到百元养老钱,老人们很满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麻花布,儿时妈妈用的布料大多是蓝色的,村子里经常来走街串巷的染布师傅,妈妈就拿出和奶奶一起织的布,让师傅帮忙染色,中间上方有一块浅颜色布料,那是用来写主家名字的地方,以防将每家每户的布料弄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