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玉雕名家官网

玉石对于中国人来说一直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它不仅是中国独特雕刻艺术的传承,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中国人来说,一切艺术的美,以至于人格的美,都趋向玉的美……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于玉的释义就为:“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鳃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桡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玉雕名家 陈华 作品【君子】

因为玉这种媲美人格的美,所以它自古就受到了无数文人雅士的喜爱。先秦时期的《诗经卷阿》一篇中就有这样的描述:“颙颙卬卬,如圭如璋,令闻令望。”将君子的仪表堂堂比作如玉器一般威武壮美,玉在古人心中的独特地位彰显无疑。除了在诗经中有关于以玉赞人、喻人、喻事、喻物的诗歌以外,在我国浩如烟海的诗词文化中也少不了玉的出现。

▲玉雕名家 王川 作品【徽州印象】

早在战国时期,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位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就开启了以玉入诗的先河,在他的诗词作品中,玉可以用来抒发抱负和情怀,也可以成为诚信和爱情的象征。比如《离骚》中的“何琼佩之偃蹇兮,众薆然而蔽之”,又比如《怀沙》中的“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由此还形成了“怀瑾握瑜”这一用来形容人具有如美玉一般纯洁高尚之品德的成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玉雕名家 李俊昌 作品【汉宫】

屈原之后,在我国灿若繁星的诗词文化中,以玉寄托情思,言明志向的佳篇更是数不胜数。如唐代李白的《赠瑕丘王少府》:“我隐屠钓下,尔当玉石分。”、北宋王安石的《次韵子履远寄之作》“飘然逐客出都门,士论应悲玉石焚。”、元代周权的《念奴娇姑苏台怀古》“当日倾城人似玉,曾醉台中春色。”等等。而且随着人们对于玉石的品种、色泽认知更加全面,中国古诗词中的玉也开始具象化,白居易的《采莲曲》中就明确出现了“碧玉”一词,“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杜甫的《郑驸马宅宴洞中》“春酒杯浓琥珀薄,冰浆碗碧玛瑙寒。”更是连同玛瑙的质地都描绘了出来。

▲玉雕名家 候富博 作品【枫桥夜泊】

随着玉石在诗词中的文化意象被不断加深,玉的命运也被中国人同家国兴衰联系在了一起,进而生出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爱国主义民族气节。正所谓“有国必有玉,无玉不成国”,对于玉的喜爱早已深深地熔铸于华夏民族的血脉之中,而以玉雕承载的中华传统文化更是会一直延续下去,就如大清皇帝乾隆所说的“画图岁久或湮灭,重器千秋难败毁”。

▲玉雕名家 黄文中 作品【忠义千秋】

以上就是关于中国古代诗词中的玉文化的简述。了解传统文化,品悟玉雕魅力,尽在玉雕名家,关注我们,以另一种角度感受世界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