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芯片断供事件一下子打醒了中国企业,就连华为这样顶尖的高科技企业一样会被芯片“卡脖子”,而且还没有任何办法。过去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想法至少在半导体领域行不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万家企业进军半导体行业

这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们也意识到,半导体领域供应存在风险。所以中国在半导体领域出台非常多相关政策,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有媒体报道截至2020年9月1日,全国范围内,共有9335家企业变更经营范围,进入到半导体行业。这意味着,目前全国半导体相关企业已经达到了7.74万家,其中企业状态为在业/存续的共有6.09万家。

可见,当前国内的半导体投资非常火热,我们都知道,半导体是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行业。以前这个行业公认是投资金额大、周期长、风险高,很少有人问津,这次在政策的刺激下,竟然成了香馍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芯片需求量大,每年需要花费将近3000亿美元进口,而我们自己的自给率只有30%左右。如果按照到2025年芯片国产率达到70%的目标来计算,半导体产业市场的替代空间将十分巨大。

中科院挑大梁

过去十几年,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还算不错,有将近1700家芯片设计公司,其中培育了华为海思、紫光展锐等顶尖企业。从目前数据来看,国内大部分企业都集中在芯片设计等下游领域,而在真正受制于人的装备、材料、EDA软件领域却很少人去做。主要原因还是人员和技术投入需求大,一般企业承担不起。

前不久,中科院对外宣布:未来只要是国产科技领域被卡住脖子的项目,都会转化为我们的任务清单,他们还特意提到了光刻机。这就意味着未来不管是核心的光刻机,还是类似光刻胶之类的半导体必备材料,中科院都会带头研发。

我们都知道,国内半导体行业大而不强的主要原因就是部分关键技术没有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次中科院主动挑大梁意味着国内半导体行业有可能实现国产技术突破,从而促进整个产业链发展。

写在最后

中国目前已有几万家半导体相关企业,特别是今年在政策的刺激下又增加的近万家企业。这对国内半导体发展肯定有促进作用。然而国内半导体企业大都规模很小,竞争力不足,不排除部分企业是为了蹭热度,真正能投产的少之又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希望政策不要被一些皮包公司利用,补贴扶持能够用到真正做芯片的企业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