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撰文:杨阳

版式:邓尖

100个亿人民币!

这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赛道最大单轮融资——9月22日,威马汽车宣布完成了总额100亿元人民币的D轮融资,100亿的巨额融资将被用于智能技术研发、品牌建设、数字营销和渠道拓展等方面的建设。

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表示:“D轮融资的完成,反映出投资者对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前景的看好,对威马汽车的科技创新企业定位、长期发展战略、出色的核心团队、领先业界的前沿技术,以及对‘科技普惠、引爆主流’的核心价值理念的高度认可。参与这轮融资的都是各个领域的实力派,也都是愿意和威马一起长期发展的价值投资者。”

没错,威马的豪华投资人团队里不仅有产业投资、互联网巨头、基金“国家队”,更有顶级VC/PE创投基金等境内外投资——这个豪华团队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对威马模式的认可与加持。

蔚来汽车IPO文件数据显示,该公司上市前三年就至少融资145亿人民币,截至2020年7月,小鹏汽车9轮融资共拿到154亿元人民币——但鲜有人知的是,威马在本轮融之前的融资额早已超过小鹏汽车和蔚来汽车!

为什么威马的融资额更大却更低调?

因为威马走的是一条自建工厂、搭建体系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荆棘路——这条路比代工模式要稳,也更扎实。

而更少有人知道的是,“威马”其实是德语“Weltmeister”的音译,意思是“世界冠军”!

新能源赛道“黑马”

威马之所以成为资本追逐的焦点,在杨姐看来有几大原因:

首先,超强的风口+自建工厂模式。

我们可以看到,新能源汽车赛道正处于最大的风口。9月1日,美股龙头特斯拉股价最高达到502.49美元,市值顶峰时超过5000亿美元,相当于几乎所有传统汽车上市公司总市值之和——这无疑是当今最火爆的赛道。

与此同时,威马从建立之初就选择了最扎实、最稳妥的道路——自建整车工厂和电池包工厂。

要知道,威马创始人沈晖当初做出这种选择是有极高远见的。在美国的四大新能源造车势力中,三家代工模式的公司全部倒闭了,只有自建工厂的特斯拉还活着。

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

为什么呢?

这里面有着非常深刻的商业逻辑——新能源汽车的本质仍然是制造业,制造业的盈利就必须遵循规模效应。此前电咖汽车董事长张海亮曾经透露过,一个车企要想实现产销量10万量级,必须要拥有自建工厂,而代工模式则限制了这个规模。

所以,尽管威马融资额最高,但由于从一开始就走了一条自建工厂的路,因此资本仍然趋之若鹜,这些最聪明的钱对于制造业规模效应的认识早已非常深刻。

其次,威马在国内处于一级阵营。

威马不论从创始人资历、高管们的背景,亦或是对技术、市场、产品等方面的积累,都与第二梯队不在一个层面上。

威马低调的创始人其实是汽车界的大咖——沈晖曾经在菲亚特等欧洲车企任职,参与过菲亚特收购克莱斯勒,主持过吉利并购沃尔沃。美国电动汽车行业四大天王中除特斯拉以外的其他三家都找他谈过。更有美国著名汽车公司,邀请他担任全球CEO。

因此威马在投资人眼里是个难得的好项目。

第三,威马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期,造血能力强。

造车是公认的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行业,投入动辄上百亿。坚持精细化运营的威马,资本利用率高,不断增强自我造血能力,反应在业绩上,就是交付能力不断提高。

今年8月,威马汽车交付新车2057辆,同比增长143%,环比实现“六连增”。此前的7月,威马EX5累计销量突破3万辆,稳居新势力单车销量冠军。要知道,在疫情压力下汽车行业的日子更加艰难,而威马却在1-8月,威马汽车累计销售11779辆,保持着造车新势力前三位。

相较于着急完成IPO的小鹏、理想汽车,威马能够更从容的按照自己的节奏,稳步推进企业自身发展战略。例如,在友商选择代工的时候,威马是除特斯拉外唯一自建整车工厂与电池包工厂的新势力企业。

毫无疑问,威马D轮融资顺利完成,充分体现了资本对威马战略、技术路径,以及聚焦主流市场,坚持科技普惠的企业愿景的认可。

其实,以上这些都是作为一个第一阵营车企的必备条件。此次D轮融资,显然让威马获得了进一步支撑技术研发的粮草,能够帮助其巩固在第一阵营中成为新能源汽车的头部地位。

造车新势力四小龙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资本筑起的壁垒已经高不可攀——第一梯队格局基本落定。

融资能力反映企业综合实力,继威马完成D轮融资之后,新势力头部四强格局已经基本固定在能够获得“真金白银”输血的四家身上:蔚来、威马、小鹏、理想。“马太效应”将愈发明显,导致资本和资源加速向头部企业集中。

我们可以看到,今年以来蔚来汽车已获得多笔资金,年初总额4.35亿美元的可转债、战略投资者对蔚来中国的70亿元注资、中国建设银行安徽省分行等六家当地银行高达104亿元的综合授信,以及6月以5.95美元/ADS增发新股募得的4.77亿美元净资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甚至在小鹏汽车递交IPO文件后,市值137.5亿美金。而7月30日在美上市的理想汽车,刚一上市,市值也一举超过139亿。

8月27日晚,蔚来汽车又宣布了新一轮增发,总规模为7500万股,假设发行价为20.44美元/ADS,估计此次增发将募集金额在14亿至17亿美元之间——看起来,蔚来此举正是受了小鹏汽车高市值的刺激,所引发的新一轮融资军备竞赛。

威马则是第一梯队里的还未IPO的公司,也留给了业界一个悬念:它将以何种市值登录资本市场。以目前的融资额看,威马是获得资本支持最多的一个公司,在威马上市之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第一阶段将宣告结束。

与此同时,在这样密集的资本吸收之后,行业里其他新能源汽车的融资机会已经大大降低。

是的,2020年的夏天,成了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生死分水岭——第一梯队忙于融资扩规模增大交付,在四家都完成上市之后,接下来的竞争焦点将集中于扩大交付谋求规模效应阶段。

第二梯队就很难受了。这些已有交付却未能形成规模的公司,面临融资难以为继没有更多钱砸市场上规模,继而更难融资的尴尬恶性循环,哪吒、零跑、爱驰等企业正处于这种两难境地之中。在第一梯队不断扩大占有率的情况下,优势资源也将逐步向头部倾斜,除了资金外,还有政策、成本、用户心智等等方面……这些第二梯队公司的日子会越来越难。

而连交付都做不到的拜腾、赛麟、博郡等公司,已经基本遭到了资本的放弃,拜腾C轮融资迟迟不能到位。6月13日,博郡汽车创始人、总经理黄希鸣发布公开信称公司经营已陷入困境。裁员、拖欠工资成了这些公司留给业界最后的剪影。

是的,这些公司之所以难以为继,没有别的原因——资本永不眠,资本最聪明。

科技普惠之心

当然,如果仅仅是一个使用新能源作为动力的汽车公司,绝不会让威马如此受到资本的追捧——特斯拉的核心是一个“硬件+闭环”的新物种,而科技亦是威马吸引巨额融资的根本原因,自建工厂和普惠型新能源车的定位,注定威马覆盖的是最广阔的用户群体,市场空间最广阔。

在新能源汽车赛道里,融资能力与研发投入的持续性是支撑新造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智能汽车作为融汇5G、AI、高端芯片、云计算、大数据等众多前瞻创新的重要载体,更需要巨额研发投入。只有“粮草”充足,才能支撑中长期的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计划,形成正向良性循环,巩固头部企业的位置。

9月9日,威马刚刚发布了“IdeaL4”技术战略,聚焦智慧座舱、数字化架构、平台化三电系统、自动驾驶技术领域的研发。

注意,这个终端也不是单一个体,而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是威马与高通、百度、紫光等公司联手制造的,由Intelligent Cockpit(最懂中国用户的智慧座舱)、DigitalArchitecture(业内首个全新自研数字化架构)、EIC(超级平台化三电系统)、Autonomous Driving(自动驾驶核心技能)四个部分组成。

与蔚来汽车的“NIO Pilot全配包”玩法不一样的是,威马认为智能汽车要从数字座舱开始。

所以,威马重金投在了WMConnect智慧数字座舱系统上,将成为首批将第三代高通骁龙TM汽车数字座舱平台应用于量产车的品牌,让CPU和GPU提供高出行业平均水平的3倍运算能力,并前瞻性地引入会学习的神经网络处理器NPU,这让威马具备了AI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能力。

此外,全新WMConnect智慧数字座舱可支持的最大分辨率相比上一代平台实现4倍提升,视频输入数也比上一代平台分别多出5路,画面清晰度和流畅的交互体验,媲美一线高端智能手机。

据悉,威马2021年初上市的全新车型就将搭载与百度深度合作的AVP自主泊车功能,可实现特定场景下的L4级无人驾驶。这款全新车型已经在9月15日的百度世界大会上亮相,值得期待。

下一步,威马汽车将采用“降维出击”策略,将L4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逐步下放,推动高级自动驾驶前装量产,使L2+级自动驾驶逐步成长为L4级别,让主流市场用户可以更快的享受到前瞻科技。

威马创始人、董事长、CEO沈晖表示:“IdeaL4技术战略的目标是打造新智能美好出行生活‘四大件’。未来3到5年,威马汽车将汇聚3000名全球顶级工程师,打造更符合中国用户喜好的‘EC出行智能终端’。这寓意着威马将专业的造车理念与前瞻的智能科技相互结合,制造出具备万物互联(Everything Connected)的智慧汽车。”

【小白不菜】

我们是小白,但我们不是菜鸟!

荣获2014年最佳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