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读书沙龙,主持人问:

如果这辈子只允许读一本书,你会选择哪本书?

有人说《肖申克的救赎》,有人说《基督山伯爵》,有人说《红楼梦》,当一个女生说《金瓶梅》时,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出乎意料吗?其实也是意料之中!

这些伟大作品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对人性的揭露,引发人们对人生与人性的思考和共鸣,而《金瓶梅》对人性的刻画入木三分,堪称“奇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击人性弱点

很多没读过《金瓶梅》的人,都说这部书很“污”,但它为何能在浩如烟海、汗牛充栋的书籍中脱颖而出,被称为“第一奇书”,甚至一些名人大咖也极为推崇呢?

没有《金瓶梅》,便没有《红楼梦》,是世之公认。但在描写对象上,与《红楼梦》的“高大上”不同,《金瓶梅》为我们呈现的是一群贩夫走卒、庸脂俗粉之流,叙事也更接地气,与我们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在残酷而激烈的人生竞技场上,面对人性的贪婪与诱惑,人们为了生存,彼此勾心斗角、争风吃醋,人性欲望的丑陋展露无余。

不少人曾认为《金瓶梅》是部“污秽之书”,其实比起很多小说而言,这部书里真正露骨的描写并不多,百万字里不足四千字。

正所谓“不读《金瓶梅》,不知天下之奇”,书中故事所投射的人世百态,尤其是对人性的揭露,让其担得起“世间奇书”之美誉。

书中有一处描写:西门庆死后,(潘金莲和庞春梅)两人借酒消愁,“见阶下两双犬儿,交恋在一起”,(潘金莲)遂说道:“畜生尚有如此之乐,何况人而反不如此乎?”

你看,她想的还是性。在饿狼西门庆面前,潘金莲是羔羊;但对于像武大郎这样的羔羊,她又何尝不是饿狼?这种恣纵兽性本能,及时行乐的想法,可以说是潘金莲们对待欲望的基本态度。

当然,人性的弱点有很多,比如贪婪、自私、虚荣、猜忌、悲观等等,这些东西,大多是天生的,正如哲学家黑格尔说过“存在即合理”。

但人贵有自知之明,我们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很多时候我们对自己并不了解。正是由于这些人性弱点,我们同时成为垂钓者和小鱼儿,成为猎物和猎人。

在猎物和猎人之间的游戏中,唯有提高自身的判断能力,深刻理解人性的弱点,才能避免自己总成为别人的猎物,不知不觉之中陷入欲望的陷阱。

直面残酷的人生

《金瓶梅》是一部激愤之书,也是一部悲悯之书,笔触多是灰暗的色调,这里没有太多欢乐,多的是人生的苦悲;没有太多善意,多的是人性的丑恶。

但读完此书,我们不会以道德标榜自己,去指责那些人的勾心斗角,也不会为那些人的悲剧扼腕叹息。因为这一切的发生,总是那么水到渠成,总是那么因果照应。

书中一系列事件激荡起层层涟漪,映照出你我本来的面目,只是我们不愿意去承认,更不愿说出那些隐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丑陋——真实而普遍的人性。

正如当下流行的一句话,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也正是作者抓住了这种普遍的人性与人生的艰难,让我们每个人心底产生自我认同的反省。

还有一点,书中没有完美的人物形象,人人都在为生存而互相“算计”着,但是又没有把人写得太坏,最坏的人也并非一无是处,这显然不同于其他小说的春秋笔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对李瓶儿的描写。李瓶儿,花子虚之妻,她公公是个有权势的太监。花太监死后留下很多钱,但他把钱全都交给儿媳妇李瓶儿保管,他的儿子花子虚并不知情。

花太监共有四个儿子,这花子虚排行老二。花太监死的时候,钱财只给了花二一家,于是其他几个儿子就怀恨在心,某天揪着花二一个错处就把他给告到官府去了。

花子虚去世后,李瓶儿本来想嫁给“高富帅”的西门庆。但正值西门庆官司缠身,自顾不暇。这李瓶儿便急不可耐地嫁给了一个自己并不满意的赤脚医生蒋竹山。这是为何呢?主要还是怕那哥几个来抢家财。

她拿一些钱给蒋竹山开店,一方面是想让蒋竹山做点生意,生钱,另一方面也是为掩人耳目。而李瓶儿搬到西门庆家的钱有多少呢?“一千五百两金元宝、四箱巨蟒衣玉带,帽顶绦环。”

透过这些现象,看清了人生的真相与人性的弱点之后,我们不会再用高标准的尺度来批判人性,也不会再用鄙夷的目光来藐视丑恶,而是以一种平等的视角,找到人生安身立命之所与价值意义。

直陈病态的社会

《金瓶梅》以一个家族日常生活为描写对象,记录着清河县一个大户人家的大事小事,紧紧围绕“酒色财气”主题展开,引出对现实社会的感受和思考。

谋篇布局之中,既有像Z治腐败、社会黑暗的宏观叙事,又有像西门家族由盛而衰的历史变迁,也有像官商勾结、贪赃枉法的社会事件,还有纵欲男女的个人事件等等,赤裸裸的毫无忌惮的披露着整个社会的病态——一个日渐堕落的社会景象。

高晓松曾专门讲到《金瓶梅》,表达对作者的崇敬之情。他说,越来越觉得《金瓶梅》写得好,通过一个题材从经济上、历史上、文学上甚至从人的各个角度,把一个题材发展到很大。

而这部作品最大的“贡献”在于,在一个人人歌功颂德、口径高度统一的语境里,作者用文字撕破了种种“真善美”,把人性中的丑恶,统统都抖露出来。不谈人性中的善恶对立,说的是柴米油盐,写的是市井小民,讲的是人间百态。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读懂《金瓶梅》,你就读懂了人性。掩卷沉思,你会发现,几百年过去了,我们现代社会的精神面貌,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人性的复杂,也并未变得纯粹。——而“人情世故”的巨大惯性,依然是左右人们前行的关键性力量。

结束语: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生在世,总会面临各种各样的诱惑,难免走上各种各样的歧路,但人性的修炼,人格的升华,人生的自律,则是我们一生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