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想“入常”,表面上是打的是“促进联合国改革”的旗号,本质上还是想获得权力。

正解局出品

最近的联合国75周年纪念大会,开得挺热闹。

日本外务大臣茂木敏充重申了日本想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意愿。

除了日本,想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还有德国、印度、巴西。

它们,能成功吗?

01

常任理事国之梦

争当常任理事国这事,还得从2005年说起。

那一年,是联合国成立60周年与联合国的改革年。

恰逢其会,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推出了联合国改革报告,有关扩大安理会的建议,在国际社会引发了轩然大波。

日本、德国、印度、巴西,这4个国家,一直想“入常”,还结盟组成了“四国联盟”。

抓住这次机会,“四国联盟”搞出了一个改革方案,提议增加6个常任理事国席位,具体分配是亚太与非洲各2个,欧洲与美洲各1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闻报道

明眼人一看,这个方案,就是“四国联盟”为自己量身定制的,顺便拉非洲国家来凑数。

“四国联盟”联手合作,各自利用手段争取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其他国家的支持,最后还是未能如愿。

2007年,“四国联盟”再次争取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也无果而终。

“四国联盟”中,最积极的是日本。

早在1980年,日本就提出了将“入常”纳入其成为“国际大国”的战略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闻报道

日本当然有它的自信——

其一,1968年日本GDP跃升资本主义世界第二,自认为“贡献”很大,完全有资格“入常”。
其二,日本获得美国的支持,又拉上了德国、印度与巴西组队,人多胆子大。
其三,日本以“日元外交”开路,大力拉拢其他国家,寻求支持。

日本既然这么有信心,为什么一直未能如愿呢?

02

三大阻力

日本“入常”,至少面临三大阻力。

第一大阻力,是情感问题。

现在的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是对二战反法西斯贡献最大的五个国家。

现在,作为二战法西斯国家的日本要“入常”,在情感上无法让人接受。更何况,日本至今没有处理好历史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倍晋三卸任后参拜“靖国神社”

第二大阻力,是权力分配问题。

2005年,“四国联盟”搞出了改革方案,反对声不少。意大利、墨西哥等国家,还针锋相对地成立了“咖啡俱乐部”,就要和“四国联盟”对着干。

道理很简单,新增的席位,就那么几个,你能上,为什么我不能上?我即使上不了,也不能让你上。

所以我们看到了,最反对日本“入常”的是韩国,最反对德国的是意大利,最反对印度的是巴基斯坦,最反对巴西的是墨西哥和阿根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闻报道

真正的权力分配,还来自于安理会。增加常任理事国,将改变安理会的权力结构。中美俄英法五国,不会无动于衷。

就拿美国来说,虽然支持日本“入常”,却明确反对其拥有“否决权”。

第三大阻力,是程序合法性问题。

我们先看《联合国宪章》第二十三条第一款规定:

安全理事会以联合国十五会员国组织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兰西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及美利坚合众国应为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大会应选举联合国其他十个会员国为安全理事会非常任理事国,选举时首宜充分斟酌联合国各会员国于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及本组织其余备宗旨上之贡献,并宜充分斟酌地域上之公匀分配。

可见,《联合国宪章》规定了哪些国家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如何选举非常任理事国,就是没有规定,常任理事国是否增加、如何增加的问题。

用一句话概括,日本“入常”,找不到法理依据。

因此,日本如果要“入常”,就要让《联合国宪章》增加有关“入常”的规定。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修改《联合国宪章》。

而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一百零九条第二款规定:

全体会议以三分之二表决所建议对于宪章之任何更改,应经联合国会员国三分之二、包括安全理事会全体常任理事国,各依其宪法程序批准后,发生效力。

看明白了吧。

修改《联合国宪章》,不仅要得到联合国成员国三分之二同意,还要得到现任五大国一致通过,才能生效。

只要中国反对,日本“入常”就没有希望。

03

权力与实力

日本想“入常”,表面上是打的是“促进联合国改革”的旗号,本质上还是想获得权力。

安理会是联合国中拥有最大实权的决策机构,中美俄英法五大常任理事国拥有对非程序性决议案的否决权,可视为掌握世界政治外交的特权。

任何一个国家想“入常”来分权,必然会遭到五大常任理事国的反对。

这不涉及所谓的公平、正义,只是权力运行的必然结果。

有人说,美国肯定支持日本,因为日本“入常”后,美国就多了一个帮手。

这是不了解安理会的运行机制。安理会的投票机制,不是少数服从多数,而是只要有一票否决,决议就不通过。

如果日本“入常”,针对美国的提案,投一个赞成票,没啥用,若投一个反对票,麻烦就大了。

因此,美国支持日本“入常”,但反对其拥有“否决权”,就是出于这个目的。

即便是这种支持,恐怕也是顺水人情。美国的算盘可能是,反正中国会反对,不如支持日本一下,卖个人情。

日本能否“入常”,还要看有没有这个实力。

作为唯一有权采取军事行动的联合国机构,除了经济实力,安理会更看重常任理事国的国际影响力、地区主导权和军事实力。

这里面,还有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拥有完全自主决策权。

像日本这样被美国深度控制的“半主权国家”,谈什么地区主导权,又怎么能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呢?

这么一看,日本“入常”的最大障碍,不是中国,而是美国。

推荐阅读:

日本新防卫大臣就台日关系讲话:台湾是中国一部分

对于美国副国务卿克拉奇的台湾之行,大陆方面再次表达了明确态度。18日上午,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任国强宣布从当日起,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在台海附近组织实战化演练。随后台媒传出消息称,当天上午一小时内,解放军军机陆续出现在台湾“四大空域”。下午,台军方宣布,早上有18架解放军军机逼近台湾“领空”,令台军在一小时内连发24次广播驱离,甚至“以防空导弹追监”。“力度前所未有!”军事专家宋忠平18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这些措施表明大陆全方位的警告。‘台独’分子如果还不悬崖勒马,等待他们的就是死路一条。”同日,作为访台主角的克拉奇却保持着异乎寻常的低调,在台北走马灯似的会见台湾官员后,竟没有留下一句公开表态。18日,安倍胞弟岸信夫作为日本防卫大臣首次对台日关系发表看法,他表示“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防卫大臣将遵守这一立场妥善应对”。

解放军大阵仗,台军慌了

18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任国强明确表示,解放军东部战区在台海附近组织实战化演练,“这是针对当前台海形势、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所采取的正当必要行动”。他表示,近期,美国和民进党当局加紧勾连,频繁制造事端,无论是以台制华还是挟洋自重,都是痴心妄想,注定是死路一条,玩火者必自焚!随后,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张春晖也发表讲话称:“有关行动是应对当前台海局势的必要举措,有利于提高战区部队捍卫国家统一和领土主权安全的能力。”

就同一场演习,从国防部到履行职责使命的战区两级新闻发言人一前一后对外发声,这是首次,而且针对性如此明确,是前所未有的。

台湾“空军司令部”18日下午发布消息称,大批解放军战机再度“侵入”台西南空域“防空识别区”,甚至“齐聚‘台海中线’挑衅”。台军方称,“入侵”的解放军军机有2架轰-6、8架歼-16、4架歼-11、4架歼-10。

据台媒报道,为警告解放军军机,台湾空军当天上午在一小时内连续发出24次广播驱离,广播内容一度出现“接近我领空”,而非惯用的“空域”或“防空识别区”,属相当少见状况。而台湾战机从各基地紧急起飞,从早上7时至11时累计达17次,全天紧急升空警戒的架数,可能打破二代机成军20多年来的最高纪录。《自由时报》称:“解放军军机与台湾的距离越来越近。”

宋忠平18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这首先说明解放军此次演习的密集度极高,而且都是实战性、针对性的演习,这是在为加强军事斗争做准备,可以随时把演习转化为军事行动以解决台湾问题。

据法新社报道,美国国务卿蓬佩奥18日指控,克拉奇17日起访台,大陆18日起在台海附近展开军演是“军事恫吓”,他对记者说,“我们派代表团参加一场葬礼,而中国却以军事恫吓来回应”。

中国空军专家傅前哨18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台湾所谓“领空”也是中国的领空,解放军进行战争巡航巡逻是毫无争议的,更不必限于所谓的“台海中线”。傅前哨说,克拉奇访台,属于严重踩踏“中国对台湾拥有主权”红线的事件,恐怕大陆会把军演甚至训练常态化,以表明解放军捍卫国家领土、维护国家统一的信心和决心。

媒体未捕捉到克拉奇表态

据民进党公布的克拉奇18日访问行程:上午在台北万豪酒店与“行政院副院长”沈荣津、“经济部长”王美花等,针对台美经贸议题进行讨论,为未来的经济高阶对话先展开“前期对话”。中午宴请科技业者,讨论半导体、信息通信技术供应链课题。下午进行“民主对话”,美方由国务院民主人权暨劳工局助卿戴斯卓、国务院全球妇女议题无任所大使柯莉代表,台湾方面则由“外交部长”吴钊燮等出席。晚上参加蔡英文官邸晚宴,讨论印太区域安全问题。

据香港中评社报道,吴钊燮18日下午4时在台北宾馆会见克拉奇一行。下午5时15分,克拉奇在吴钊燮、美在台协会办事处处长郦英杰的陪同下,与“行政院长”苏贞昌在“行政院”见面。

奇怪的是,克拉奇会见台湾官员说了啥,台湾媒体直到18日晚间都没有捕捉到这位主角的一句原话。台湾“外交部”18日傍晚发布新闻稿称,克拉奇传递了美国政府一贯支持“民主台湾”的立场,台方由衷感谢美国政府及克拉奇对台湾的鼎力支持;台湾是美国在印太地区的紧密伙伴,将持续深化台美全球合作伙伴关系。

据英国广播公司18日报道,蔡英文为克拉奇举办的是闭门晚宴,预料两人不会有任何公开谈话。

18日,在与克拉奇共进晚餐之前,蔡英文还会见了当天下午率团抵达台湾访问的日本前首相森喜朗。19日,克拉奇将在出席李登辉追思告别礼拜后返美,而森喜朗一行也将在19日出席李登辉追思告别礼拜。8月9日,森喜朗已经抱病来台吊唁过李登辉一次了。此次来台前,83岁高龄的森喜朗又跌倒受伤,目前手臂仍挂着吊带。

据日媒报道,此前一直被民进党寄予厚望的“友台人士”、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胞弟岸信夫,原本也将随森喜朗访台,因为入阁担任防卫大臣取消了访问。在18日的记者会上,岸信夫在被问及日本与台湾的防卫交流时表达了慎重立场,“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防卫大臣将遵守这一立场妥善应对”。他同时表示,台湾是“拥有共同基本价值的非常重要伙伴,宝贵的朋友”,而日本与台湾将“保持非政府间实务关系”。

台民众拒绝充当美“印太战略”棋子

关于前一天路透社报道的美国准备售台七项武器的消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8日证实说,一名“国会助理”告诉CNN,美国正准备向台湾出售七项主要武器系统,不清楚国会何时会正式获得军售通知。另一位美国官员表示,美国政府将很快正式批准MQ-9B“死神”无人机的大笔出售案,这种无人机与相关设备和计划支持的金额估计约为6亿美元。

“对台七军售,特朗普急了”,台湾中时电子报18日发表署名评论称,美计划对台湾出售七项主要武器系统,配合克拉奇访台,从时间点上分析,明眼人一看就清楚,完全是为了选举。“军购预算暴增,钱哪里来?”《中国时报》发表社论,对民进党政府依附美国“印太战略”充当棋子表示不满,称台湾几乎所有国防采购都是美国军售,对GDP没有什么贡献。文章呼吁,切莫走上“穷兵黩武”之路,葬送台湾的繁荣和幸福。

“原来蔡英文沾李登辉的光”,台湾《联合报》讽刺说,8月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部长阿扎来台,台湾民众期盼的是疫苗合作,但阿扎带来的“伴手礼”是军售4架无人机,这回克拉奇来台,没想到带来更大“伴手礼”:扩大对台军售七项武器。评论称,蔡政府的“大内宣”,见鸡可以说成凤凰来仪,闻猫则仿若虎啸撼山,遇蛇更形容为飞龙在天,只刻意操作克拉奇访台的政治意义。

《纽约时报》18日引用台北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荣誉教授赵春山的话说:“台湾完全要靠美国。很多人讲,这个情况让台湾变成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但特朗普政府的“台湾牌”是越打越欢。据新加坡《联合早报》18日报道,美国联邦众议员蒂法尼提出“共同决议案”,呼吁美国“恢复与台湾正式邦交关系”,终结过时的一中政策:“现在是美国停止像鹦鹉般复诵北京‘一中’幻想,并令美国政策反映台湾作为自由、民主与独立国家事实的时刻了。”报道称,“共同决议案”是一种美国国会表态形式,仅需国会两院通过,无须美国总统签字生效,故不具法律约束力。

台湾世新大学兼任副教授桂宏诚18日在中时电子报发文称,美国国务院高层官员来台访问,显然是为升高对大陆的刺激。美国看准了民进党可制造“反中”和“抗中”的氛围,还能利用台湾站在“新冷战”的最前线,成为其对抗大陆的代理人,同时又可用些名目向台湾索取保护费或“回馈金”。从这个角度看,美国对民进党的“统战”工作是成功的,民进党也得到了政治利益,但台湾人民所得到的,却只是进口瘦肉精美猪和台海危机吗?

(来源: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