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武次位面】作者:leon

要说最近中印边境局势的最大关注点,恐怕是在即将进入冬季后,印度在我们边境地区部署的重兵如何过冬的相关问题,毕竟现在已经9月份了,而且中印边境那一带高海拔地区的天气非常之恶劣,如果应对不及时,恐怕会对己方部队的综合战斗力带来很重大的影响。

所以,在这几天,我们确实经常能看到印度媒体在这后勤方面事宜的报道,毕竟对于印度而言,印度政府的高层几乎已经是筹集全国之力,将其国防力量的支柱部署在了中印边境那一块,所以对于后勤本来就不太发达的印度军队而言,在今年如何保证这些部队安全的过冬还真的对他们而言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高海拔地区严寒以及缺乏必要生活条件成为了印度军队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一旦其处理不好甚至会出现非战斗减员

但是,在这其中,有一个问题,非常值得我们关注,这个问题就是为何印度要在中印边境地区部署如此之多的防御力量呢?要知道,此次印度在中印边境地区几乎都把他们的国防体系"搬"过去了,除了印度引以为傲的山地部队外,像印度的国土防空系统,印度的精锐重装部队几乎都在边境地区凑齐了。

从表面上来看,印度此举貌似就是为了防御而设计的,毕竟论军备实力,无论是印度军队引以为傲的T-90S,还是印度从美国进口的具备所谓的山地机动能力M777超轻型火炮,即便是印度空军最新装备的"阵风"战斗机,都没法单方面改变目前在中印边境地区,印度的军备实力整体落后的现实。

▲我军的15式轻坦已被我们陆军普遍装备了

毕竟对于我们而言,我军的陆地火力支援体系确实在全世界可以称之为一流了,而且现在普遍大量装备的歼-16战机的雷达性能也比印度军队装备的苏-30MKI要先进许多,除了这些,像我军新列装的15式轻坦等重装甲部队的先进程度在全世界来看也是属于佼佼者的存在。

不过,作为这场争端的始作俑者,在印度政府内部运筹帷幄的政治精英们很有可能对此也是心知肚明的,但是,为了达成其政治目的,印度政府对此很有可能不会选择主动示弱,相反,为了达到其利益效果,印度政府在接下来的相关决策中,确实存在着做出铤而走险举动的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俄式外贸系武器一贯的"减配"传统,印度装备的T-90S的性能是很有可能是不如俄罗斯的自用版T-90的

因此,一旦印度政府决定了单方面挑起边境冲突,印度在边境地区派驻的重兵此时此刻就派上用场了,要知道,印度大概率知晓我们的战略重心不在我们西南边境方向,我们也不大可能只因为印度的单方面的举动来改变我们的国策,毕竟在大洋彼岸,有一个一直在和我们较劲的超级大国才是我们需要尽全力关注的对象。

所以在西南边境地区,我们虽说可以对此进入备战的状态,加强我们的军事戒备程度以及军队的规模,但是,我们不大可能会像印度一样派驻自己大部分的国防力量,毕竟一旦发生大规模的战事,这种大规模的驻防部队极有可能会成为我军以群攻为主的火箭弹的标靶。

▲在这一段时间频繁出镜的火箭炮演习项目的目的也很明确

但是,这种爆发超大规模边境战争的几率在现在来看是很低的,毕竟一旦爆发了像上个世纪那种拼个你死我活的全面性战争,两国的国力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耗,届时得益的估计只有坐收渔翁之利的第三方了,这样对印度而言也是不太换算的,不过,如果仅仅是爆发小规模的冲突,印度这种派驻大兵团的布置就能发挥出很大的作用了。

那么,这个显著的作用是什么呢?就是抽调部队非常方便快捷,要知道,在后勤运输保障方面,印度对于我们而言是处在弱势的,要不然印度军队在运送军备物资也不会使用骡马为主要交通工具之一了。

▲我军最近一段时间在内陆地区的演习也很有针对性

所以,一旦爆发小规模的冲突,印度可以就近调取大量的部队来对我们形成较大的攻击态势,也就是说,印度在边境地区存在着可以在第一时间调取优势兵力资源来对付我们的可能,这样印军就会在数量以及火力单元上拥有规模性的优势,从而可以达到其作战的目的。

由此可见,我们现在也不难理解为何近一段时间我们在西藏地区演习的主要科目,几乎都是以火箭炮这种群攻性武器为主了,毕竟我们也不会坐以待毙,面对印度的精心谋划的战局,我们有必要在一定程度上给予重视。

推荐阅读:

为什么印军宁愿花10分钟裹头巾,也不愿带钢盔?不怕爆头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印度人喜欢裹头巾?

由于最近中印在边境地区的争端,印度军人形象频繁出现在网络上,你一定见过一些印度军人裹头巾的照片。那这种情况在印度是常态吗?为什么他们非要裹头巾,难道不怕被爆头吗?

▲裹着头巾的印军,我感觉应该挺热的

所以才会做出头脑发热的举动

其实不是所有印度人都裹头巾,裹着头巾大多都是印度的锡克族人。锡克人占到印度总人口的2%,主要居住在印度北方的旁遮普邦,旁遮普邦与巴基斯坦和中国接壤,那为什么锡克人非要裹头巾?

▲旁遮普地区具体位置

想了解锡克人,必须先了解锡克教。锡克教是16世纪左右在旁遮普地区形成的一种宗教,到现在在印度已经发展成了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之后的第四大宗教。其中“锡克”一词来自梵文的Sikha,意思是门徒,也就是说锡克人都是锡克教的门徒。

▲1944年在缅甸作战的英属印度锡克士兵

锡克教认为在神的面前人人平等,比如印度教的种姓制度就是锡克教坚决反对的。锡克还倡导不要发表无谓的言论、不要沉迷物质、不要说谎、不要盲目精神崇拜等。

这些严格的规定使得锡克人几乎都具备严于律己、自尊心强、倔强高傲、不苟言笑的品格,在印度人稀松懒散的性格下,锡克人简直就是极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锡克成年男子还必须佩刀

锡克男性还必须终生恪守五条原则:蓄长发、佩刀、加发梳、穿短裤、带手镯。其中蓄长发是最重要的一条,因为锡克教认为人的整个身体都是神赐予的,人不能剃掉任何毛发,蓄发象征着人的精神境界,所以现在看到的锡克人都是蓄发蓄胡的。

▲在美军中服役的锡克兵留着大胡子,

带着数码迷彩头巾

一开始,锡克人为了让长长的头发看起来更为美观又不碍事,逐渐开始流行用头巾把头发包起来。他们发现用头巾裹头还带来了第二个好处:高耸的头巾就像是皇冠一般,显得很高贵。慢慢地裹头巾也变成了锡克男人必须遵守的习惯。

▲裹头发的方式有很多种

裹头巾逐渐发展出了很多规矩,比如光是头巾的包法就有十几种。而且头巾缠多厚也有规定,不能仗着你头铁就缠成头比身子还大的“干物妹”,头巾越大说明身份越高贵,只有锡克族德高望重人才有资格获此殊荣。

▲头巾越大身份越尊贵,上图是锡克长老

(我觉得锡克族老人颈椎应该都好不了)

锡克男人一年365天都要裹头巾,一般人的头巾即使没有长老那么大,但也有足足几米长,锡克男人每天要花十几分钟才能把头巾打理到位。

▲锡克族中最普遍的头巾缠法

你如果有兴趣可以试试

尽管头巾给锡克人的生活增添了一些烦恼,但一点都不影响锡克人的战斗力,锡克人在印度人口中占2%,但在印军中锡克人占到了15%,毫不夸张地说锡克人是印度的“战斗民族”。

▲印军中有数量庞大的锡克士兵

16世纪中期到18世纪中期,蒙古人的一支从阿富汗南下侵入印度,建立了莫卧儿帝国。由于锡克教徒不断增加,引起了莫卧儿帝国大汗的不满,开始对锡克人进行武装镇压。在长年累月对抗蒙古人镇压过程中,锡克教逐渐变成了一个拥有武装力量的宗教,所有锡克教徒都倔强而尚武。

▲锡克人打架拿弯刀互砍

尽管锡克人数量不多,但势力慢慢大了起来,不仅没有被剿灭,甚至在1765年在旁遮普地区成立了一个锡克国家,到了1849年才被后来的英国人消灭吞并,但是锡克人保留了其勇猛好斗的特点。

▲一战中为英国而战的锡克士兵

英国人来到印度后,发现锡克人严于律己,战斗力还不错,比其他印度人好用多了,于是很多锡克人被征召到英属殖民地军队中服役,变成了英国人的打手。

▲这张照片中间就有一个锡克人

代表八国联军侵华时的英国军队

而我们现在对印度的蔑称“阿三”也和锡克人有关系。民国时期,在上海的租界里有英国人也征召了很多锡克人当巡捕(警察)。由于在英国习惯把警察称为Sir,上海人又喜欢在单音节词前加一个“阿”,阿SIr就慢慢变成了阿三,而当时锡克人又喜欢用红色头巾裹头,在上海的印度巡捕就有了“红头阿三”的绰号。

▲当年在上海的红头巾锡克人

时间来到二战结束,英国人决定离开南亚次大陆,锡克人并不认同自己是印度人的一份子。锡克人见到穆斯林提出建立巴基斯坦国的构想,自己也提出想建立锡克人的国家:“自由的旁遮普”。但锡克族人数太少,在印巴分治时锡克人居住的旁遮普地区被硬分成两个部分,一块归巴基斯坦一块归印度。

▲巴基斯坦也有锡克人分布

此后锡克人独立的声音一直存在,和印度政府的关系一度势同水火。直到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和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印度政府开始拉拢能征善战的锡克人,不过锡克教和印度教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就此平息,暴力冲突时不时上演,印度前总理甘地就是被锡克士兵刺杀身亡的,咱们先按下不说。

▲1962年对印反击自卫作战时

印方的锡克士兵与普通印度士兵

回到之前的问题,既然锡克士兵裹上了头巾还怎么戴钢盔?印度还真有一款专门为锡克士兵打造的防弹头盔叫做“Patka”头盔:

▲戴着Patka头盔的印度士兵

Patka头盔能保证锡克人裹头巾的情况下还能带上,据印度所说,这种头盔还能兼容望远镜、测距仪、夜视设备等,真实情况就不得而知了。而且这种头盔四周的防护能力是不一样的,前面号称能防AK发射的7.62毫米中间威力步枪弹,而后面只能防御9毫米手枪弹,而顶部只有一层布,防御能力聊胜于无。

▲内部结构长这个样子,就是个圆圈套头上

顶上没有任何防御

这种形似“桶”的头盔防弹性能肯定不如传统半圆形钢盔好,但是要头巾还是钢盔?显然锡克人选了全都要,那就只能用这种拉胯货了,总比没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