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自古以来都有阖家团圆的情怀,所以每到亲友该当团圆的时候,文人墨客总少不了吟诗填词歌咏之。像重阳佳节“独在异乡为异客”的王维就曾写下“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热闹非凡的元宵之夜欧阳修也曾戚戚然写下“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在众多节日中,要说被文人墨客描写最多的,当属中秋节。毕竟自古以来中秋都被视为团圆的节日,月圆人团圆,天上地下皆美满。写中秋的古诗词更是数不胜数,很多都是流传千古的佳作,就像苏轼的《水调歌头》,其中那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是脍炙人口,还有王建的《十五夜望月》,最后两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至今读之依旧让人心有所感。

我们品读这些中秋诗词,会很容易发现他们在作品中都有对于圆月的描写,似乎没有圆月便不成中秋。那如果中秋节当天因为天气原因,没有月儿陪伴,那古代文人又该从何落笔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辛弃疾的这首任性中秋词。

《好事近·中秋席上和王路钤》
明月到今宵,长是不如人约。想见广寒宫殿,正云梳风掠。
夜深休更唤笙歌,檐头雨声恶。不是小山词就,这一场寥索。

辛弃疾创作这首词的时候虽然是中秋节,但他身在异乡并未能和家人团聚,而是朋友请客设宴招待他。这首词也是在这场中秋宴会上唱和另一位友人的词作所写就,从标题中我们就能一窥端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首词上阕起首两句就交代了,好不容易到了中秋之夜,这个时候本来应该是赏月的好时候,但是明月却失约于人,并没有出现在天边。这两句开门见山地写出了这一年的中秋没有明月,同时也暗含着词人对于中秋无月的失望和不满。在笔者看来,其实这里词人应该也有对于和家人不能团圆的失望之情,有着失约于家人的无奈。

紧接着两句则是词人的想象。今夜为什么没有月亮呢?词人在这里并没有直接描写,而是自己脑补想象了一下,想来此时的广寒宫殿之中,月女嫦娥正在“云梳风掠”,所以才让月儿失约未能出现在天边。

下阕起首两句则是描写的今夜为何没有月亮的现实原因。原来今夜无月,是因为外面大雨磅礴,乌云满天自然是遮住了明月。没有办法赏月本来已经让词人的心情很糟糕,但噼里啪啦的雨声更是恼人,词人和友人宴会听歌看舞想来也是极好的,奈何这雨声让听歌都成了一种煎熬。

在我看来,这里的雨声也是词人思念的具象化,绵绵不绝,虽然此刻的词人是在宴会,本应欢乐,但是对于亲友的思念却让他没有享受这欢乐的心境,再加上这不绝的秋雨敲打着词人的内心,词人此时的心情可想而知有多恶劣。

结尾两句则是描写词人的萧瑟寂寞。这样风雨交加的中秋之夜本就让人难耐,好在还有好友能填词唱和,这对于词人来说也是不多的慰藉,似乎能够让词人的心绪能够平静一些。但是最后一句“这一场寥索”又是绕回了原题,兜兜转转,词人的心绪最终还是归于空虚、寂寞之中。对于今年的中秋,词人的失望之情已然是溢于言表。

辛弃疾这首词写得不可谓不任性。要知道他写这首词的场合是朋友请客吃饭,按理来说在这样的场合即便是逢场作戏也要强颜欢笑才算不失礼,但是辛弃疾从头到尾表现出的状态就是“我不开心,我不开心,我很不开心”。这个关系一般的人身上恐怕早就要翻脸了,甚至动手打人都有可能,想来这位请客之人该是辛弃疾的挚友,只有如此才能这般畅所欲言,坦然自己的情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辛弃疾这首中秋词,虽无一悲字,却写出了悲的至高境界。中秋佳节,本应一家团圆,但他只能客居异乡,如此也就罢了,倘若有明月还能“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但奈何老天爷便连这样的机会也用一场风雨夺去。这样的悲愁苦闷,即便我们不能感同身受,但品读词人的文字也能感受到他满溢的悲伤。

对于辛弃疾这首中秋词,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