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次发表一篇道教题材的文章,总有人默默地在评论区写上一句:“道教和道家是两回事。”似乎道教全靠傍着道家的大腿,才能流传至今。事实真是这样吗?恰恰相反,没有道教,道家可能早就已经衰亡了。

道教与道家无疑是有差别的。道家以清静为宗,道法自然;顺应自然规律,无为而无不为。道教作为一个宗教,则认为世界由“神”主宰。道士修行以长生久视、肉体成仙为目标,这当然不是“法自然”了。但道士们认为,“无为”是本,“无不为”是用,道教的各种修行手段,本质上是符合清静无为的宗旨的。

道家的“道”是世界的本体,先天地而存在,“象帝之先”。道教中的道是指天神意志。所以道教中有“三清”,分别为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都是道的化身。太上老君被道教推为教祖。“三清”之下,才是代表“帝”的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代表行政权力,之下有南极长生大帝、东极青华太乙救苦天尊等六天帝君及三十二天帝。玉皇大帝在道教中的地位比三清低,但民间却不这么看。普通百姓一般认为玉皇大帝才是地位最高的神,这与人们的日常认识是相符的。

人间地位最高的也是帝王无疑。道家哲学再玄奥,也差点因为皇帝的一纸诏令而衰亡。汉朝的时候,武帝听从了儒学大师董仲舒的建议,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这个政策,影响了中国两千年。从墨家的发展轨迹,就可以看出这个政策的巨大威力。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墨号称显学。墨家的影响巨大,天下学术,不归于儒则归于墨。到了汉武帝时期,墨家发展到顶峰。司马迁在《史记》中专门为“侠客”作传。这些侠客,基本都是受到墨家影响。但国家机器推行以儒为本,墨家之徒往往是“侠以武犯禁”,再也没有了生存空间。墨家逐渐消亡,时至今日,墨家仅仅只是个别专家的研究对象。

其他的所谓“九流”之学,命运大抵如此。唯有道家例外,在独尊儒术的前提下,仍能够“明儒暗道”,取得与儒家比肩的地位。这实在离不开道教对道家学术的支撑。

汉武帝的治国方略,由黄老之学转向儒法相杂的王霸之道,对道家的打压是不遗余力的。幸好道教标榜道家,以老子为教祖,认为是道家的传承,这才使得道家学说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老子》作为一本伟大的哲学著作,由于有了无数道教中人作注解和传播,才使得其影响力扩大到全社会。否则,薄薄五千字的册子,只怕与《韩非子》等命运一样。没有道教,至少不能取得现在这样的地位。

道教发展的黄金年代更促进道家理论的发展和传播。唐朝的时候,李唐王室以太上老君为始祖,将道教列为国教。唐玄宗更在科举考试中列道举,以《老子》、《庄子》、《列子》、《尹文子》、《庚桑子》为考试内容。这样,道家的影响力和生命力,因为道教而再一次提升。唐代宗时的宰相元载,屡次参加科举不中。后来由于参加道举而中进士,终成一代名相。

上清派道士成玄英、李荣等人,依据《道德经》“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发展出道教“重玄”学说,成为道教哲学的新高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道家为道教提供了基础理论,道教又弘扬发展了这些理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正是由于道教的发展,才使得道家学说的影响深入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没有道教,可能道家学说和其他诸子百家学说一般,早已经走向衰亡,只留在了历史记忆的最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