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朋友问,房价会降吗?

关于房价,任泽平说: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其实这句话改一改放在股市也合适:长期看业绩,中期看资金,短期看情绪。

也就是说,长期看,未来人口蜂拥而至的城市,房价是看涨的;短期看,金融活跃的情况下,房价也能涨一涨。

很多城市化率比较高的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缓慢,甚至出现净流失,房价就会面临下滑以至于崩盘的风险。比如,城市化率高达82%的鹤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8年以来,随着"房住不炒"概念的推行,金融对房价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了。房地产公司都是高杠杆运营,资金成本非常高昂,一旦拿不到贷款,资金链就濒临断裂。

2020年,据报道,有望出台房地产三道红线,这三道红线,基本上宣判了大部分中小房地产公司的死刑。

2020 年上半年整体宏观金融政策支持以保障流动性宽松, 对于房地产行业,仍持续以往的政策未见放松,仍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和稳定性。

重复介绍下,所谓房地产三大红线:

1. 剔除预收账款的资产负债率不得大于70%;

2. 净负债率不得大于100%;

3. 现金短债比不得小于1倍

根据"三道红线"的触线情况,将房企分为"红、橙、黄、绿"四挡。

红色档:如果三条红线都触碰到了,则不得新增有息负债;

橙色档:如果碰到两条线,负债年增速不得超过5%;

黄色档:碰到一条线,负债年增速不得超过10%;

绿色档:三条线都未碰到,负债年增速不得超过15%。

老规矩,先看看这几家房地产公司的上榜情况:

一、后王石时代的万科

星空君翻了好几年万科的财报,感叹良久。

如果王石还在的话,万科铁定进不了红线。

早在2013年,在王石的带领下,万科开始了"轻资产重运营"运动。现在很多央企混改,也吸收了其中的精髓,通过资本运作,卸下了沉重的资产包袱。

什么叫做轻资产重运营?

很多财务专家学者从各方面对万科的模式进行过解读,其实揭开层层面纱,就是把房地产资产投资,改为资本投资。

实际操作模式,是万科开发楼盘的时候,和当地中小房地产商合资成立新的房地产公司,但万科不控股。

体现在财报上,这些资产收入不并表,只通过权益法核算计提投资收益。

举个例子,万科和A公司合资成立了一家房地产公司B公司,建设某小区,整个项目实现了10亿的销售收入和1亿的净利润。

按照传统模式,万科控股B公司(假设51%),利润表增加营收10亿,归母净利润增加5100万;按照轻资产模式,万科参股B公司(假设49%),利润表不增加营收,投资收益增加4900万,归母净利润增加4900万(忽略所得税影响,简化计算)。

不仅如此,由于资产负债表也不用并表,万科的资产仅增加了长期投资,不需要体现固定资产在建工程以及贷款等项目,公司的资产负债构成也会比较优秀。

这种模式的优点显而易见,基本不影响净利润的情况下,大幅提高净资产收益率,提升营收质量,规避投资风险。

但是,有一个唯一的缺点:营收规模不大。

中国的房地产公司,不要只通过营收来判断规模大小。其实,用营收排名比较虚。

王石离开万科后,为了追求营收规模,万科很快抛弃了轻资产重运营的思路,顺利走上了攀比营收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据来源:iFind,制图:星空数据

结合王石2017年离开万科,后来的营收规模增速意味深长。

二、蓝光发展的脱缰之旅

对于房地产公司来说,如果不看营业收入来判断规模,那应该看什么呢?

主要有两点,一是看当期的销售额,因为房地产是预售制,这部分销售额不会进入营业收入,而是进入合同负债;二是看销售面积,销售面积才是硬实力。

蓝光发展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58.04 亿元,同比增长 8.72%;实现利润总额 20.50亿元,同比增长 0.1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3.62 亿元,同比增长 7.45%。

看起来是增长的,但是公司的销售额和销售面积都有较大幅度下滑。

衡量房地产公司经营健康与否的重要指标,是现金流,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是历年同期最差。

主要原因,是公司冒着风险大规模拿地。

半年报显示:2020 年上半年,公司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 新增项目 36个,总建筑面积约 588.52 万平方米, 其中 76%分布于华东和华中地区。

所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比较高也就可以理解了。

三、中南建设红线全中

中南建设是一家伪装成建筑公司的房地产公司,公司名字里有建设,但是超9成业务是房地产。

半年报显示,中南建设房地产业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 813.9 亿元, 同比增长 0.2%, 销售面积 609.1 万平方米, 同比减少 5.7%。

中南建设的净负债率高达202.8%,这意味着,理论上把公司值钱的资产卖了还债都不够。

2020年半年报显示,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量流出史上最高,说明公司拿地最积极。

而拿地的背后,是高昂的融资成本,截止2020年6月底,公司需要偿还的贷款和债券,超过781亿元,比2019年全年营收都要高。

为了拓展融资渠道,公司甚至破天荒的搞起了所谓员工入股的方式。这层层包装的入股跟投,算不算实质上的非法集资呢?

这么多欠款,什么时候能还完?

三道红线统统踏破。

四、华发股份有多缺钱?

华发股份的借款更为离谱,账面显示,公司长短期借款和债券达到了1075亿元,差不多是2019年全年营收的三倍多。

在如此严峻的融资压力下,公司还在半年报振振有词: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拓宽融资渠道,综合运用多种融资手段,成功发行公司债、抗疫债、超短融等融资产品。

资产负债率一塌糊涂,破了三道红线也就可以理解了。

五、红线的意义

话又说回来,为什么要给房地产企业设置红线?

其实本质上是为了保护房地产企业的健康发展,房价的暴涨暴跌都是不健康的,全国在册登记的房地产公司9万多家,这也是不正常的。

星空君说过,作为传统基建行业的带头大哥,房地产行业不能倒,但房地产公司可以倒。

如何促进房地产公司优胜劣汰?

从已经公布的数据看,房地产投资的资金并没有想象中的完全断流,而是改为大池子每年基本固定,定向精准投放,防止虹吸效应影响其他行业。

把有限的资金放给有能力的优质公司,从而让高杠杆运营的中小房地产公司主动退出或者被兼并,从而确保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这才是红线的意义。

有些投资者认为房地产的发展就一定要依赖高杠杆和大量资金,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狂奔了30多年的房地产市场有经验也有教训,并不见得一些事实存在的现象就是正确的。

无论什么时候,资产负债结构优质、现金流健康的房地产公司,才是值得投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