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这一天

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

因此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阴阳相半

昼夜均分

所以,我们把这一天叫做

【秋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秋分之后,昼短夜长,天气逐渐转凉,气温逐渐下降,雨水越来越少,河流水位下降,秋燥将越来越明显,也会从温燥逐渐进入凉燥阶段。

这种阴阳寒热的变化对孩子的影响是特别明显的。过敏、感冒、咳嗽、嘴唇干、皮肤干燥等等的问题接下来都会很高发。

所以秋分也是调理孩子体质的一个重要节点。家长更要懂得根据气候的变化,合理安排饮食,合理调养,孩子就能少生很多病,体质也会有所改善。

秋分到,秋风起,我们该如何安排孩子的饮食呢?如何养生呢?一起来看看吧!

梨,绝对是秋天最喜欢的亲密爱人,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等功效,可以蒸食、煮汤,还可以捣泥做成梨膏,对肺热、咳嗽、咽喉肿痛效果极佳。

不过,梨性寒凉,寒咳、体质虚寒的人不宜生吃梨。此类人群如果想吃梨,可将其与冰糖煮水或隔水蒸后食用。

银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银耳自古以来就是深受国人喜爱的滋补佳品,素有“菌中之冠”的美称。因其口感、功效与燕窝接近,而价格却很亲民,所以又被称为“平民燕窝”。

银耳性平,味甘淡,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膳食纤维、银耳多糖等营养成分,有润肺、滋阴、润肠、嫩肤的功效。中医认为,银耳润而不寒,甘而不腻,是秋冬润肺滋阴要品。

莲藕

“荷莲一身宝,秋藕最养人”。藕生吃或榨汁饮用,可以滋阴润肺、生津止渴、清热凉血,对秋燥引起的口干、流鼻血、咳嗽等症有作用。

将莲藕做熟,性由凉变温,虽失去了清热凉血的功效,但对脾胃有好处,可以健脾开胃、止泻固精、养阴润燥,是妇孺老少皆宜的滋补养生好菜。

鸭肉

秋分时节,天气凉爽,人们的食欲也渐渐变好,肉类也就成为餐桌上的常客。而燥热的秋季则适合吃鸭肉。

鸭肉性寒凉,味甘,能够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虚利水,养胃生津,对阴虚失眠、肺热咳嗽、大便干燥、小便不利等症有利。

并且每到秋天,新鸭最为肥壮肉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等,易消化,是秋季食疗首选肉类。

山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药不仅是食材,在中医上也是一味中药。《本草求真》中这样记载山药:入滋阴药中宜生用,入补脾肺药宜炒黄用。

秋季容易皮肤干燥,头发枯燥,肌肤暗沉,而山药能生津润肺、降燥润肤、滋养毛发,是这个时节润肺去燥的绝佳食品。

柑橘

秋季是吃橘子的大好季节,这时的橘子不仅新鲜、可口、有营养,而且食用可以抵御秋季干燥的气候。

石榴

颗粒饱满的石榴口感酸甜,性温,具有生津液、止烦渴作用。津液不足、咽干的人,可以把石榴作为食疗佳品。

柿子

柿子性寒,味甘、涩,鲜柿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及矿物质,仅次于柑橘。

萝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萝卜性凉,味辛、甘,有健胃消食、止咳化痰、顺气利尿和清热解毒之效。

苹果

苹果性平、味甘,是健脾开胃的良品。粗纤维含量高的苹果含有苹果酸和鞣酸等,有收敛止泻的作用。

秋分,我们还能为孩子做这些

除了注意孩子的饮食,秋分过后,我们还要注意以下这几点。

1.秋分后穿衣要注意“三暖”

俗语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让宝宝秋冻,并不是说天气转凉也不要穿衣服,儿科医生建议,秋分过后孩子穿衣一般保证“三暖”即可。

第一暖是“肚子暖”,孩子由于肠胃功能发育不完全,如果着凉容易导致脾胃虚弱,容易导致孩子食欲不振,甚至肚子痛,极易导致疾病发生。

第二暖是“手脚暖”,手脚的皮肤神经末梢丰富,是对外界最为敏感的地方,孩子的手脚保持温暖,才能保证身体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

第三暖是“背部暖”,背部适当温暖可以可以预防疾病,减少感冒的机会,但背部不可过暖,否则容易出汗,更容易因背湿着凉感冒。

2.秋分后补水要及时

秋季的空气湿度虽然并没有冬季低,但因为气温相对偏高,人体的代谢相对旺盛,出汗多一些,孩子更容易感觉到鼻腔和皮肤的干燥,因此要及时补充水分。

多喝水可以保持粘膜湿润,成为抵挡细菌的重要防线。为了确保健康,应该教会孩子养成多喝水的习惯,上学、外出让都应携带水壶,随时补水,不能等渴了才来喝水,让喝水成为一个好习惯。

3.秋分后运动要适量

如果孩子秋燥表现明显,说明孩子的体质较弱,对自然节气变化的调节能力不足。更要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适应气候变化。

秋高气爽,非常适合一些户外活动,入慢跑、散步、球类运动等。

这些户外运动不仅能够呼吸新鲜空气,也能够增强身体抵抗力,加速身体新陈代谢。

多带孩子户外活动,适当的体力消耗,利于刺激孩子食欲的增加,也会适当提高睡眠质量和时间。

但要注意,不建议孩子跑到满头大汗,而是以微微出汗为最佳。秋天干燥,大量排汗很可能导致孩子出现短暂性的“阴虚”问题,也不利于秋天的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