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1644年32岁的吴三桂,拥有超过二十万兵力,中国的历史必将改写。

清军入关的时候,多尔衮如果全军总动员的话,至少可以发动人数超十万规模的部队,但是由于李自成打进北京太唐突,多尔衮情急之下只动员了六万左右的军队。

按理来说,吴三桂至少要凑够十二万人才能够与清军一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山海关大战之前,吴三桂的兵力一直是一个谜,有人认为吴三桂有十万兵力,其实就是扯淡,经过近代以来历史学者的研究,吴三桂的兵力不过超过六万,大概人数在三五万人左右,经常变动。

为什么吴三桂的兵力飘忽不定呢?

其实吴三桂原来并不是驻守在山海关的将领,而是驻守在宁远抗金前线的军队,崇祯号召吴三桂入关勤王的时候,吴三桂的部队已经很久没有发军饷,溃逃的士兵很多。

等到他开进山海关后,得知李自成已经攻破北京,本来是要投降李自成的,结果因为种种原因,后来又不投降李自成了,于是率军夺了山海关。

这个时候,吴三桂的军队结构发生了变化,根据《三垣笔纪》记载吴三桂曾“募兵七千”,而根据《庭闻录》记载吴三桂收降包括唐通兵“约2万人”的溃兵。

也就在这一前一后的过程中,吴三桂的兵力流动性很大,而且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大换血。

这样的军队,究竟有什么样的战斗力不得而知了。

至于很多人吹嘘的三万关宁铁骑,其实已经有一定程度上的“神话”性质了,据说此军团驰骋沙场几十年,所向无敌,斩杀过蒙古名王,打败过八旗护军,刺杀过多尔衮,追杀过李自成,围剿过张献忠。吴三桂未死之前,就连清军都不敢一战,康熙曾一度禁止八旗与其进行野战。

这种话术,估计玄幻小说都不敢这么写!事实上,关宁铁骑不过是袁崇焕在辽东招募的士兵,有一定的作战实力,但是参加的宁锦之战、己巳之变、大凌河之战、松锦大战等战役,从明军败多胜少的情况来看,也不是很乐观。

如果关宁铁骑真的能与八旗打野战硬拼,袁崇焕何必要花大价钱修关宁防线,用红衣大炮来防后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综合来说,山海关大战之前,吴三桂也就三五万人,由于长时间不发军饷,又有段时间内招募或者收编的军队,所以战斗力并不强。

这一点在山海关大战中亦能佐证。

在山海关大战中,李自成开往山海关的军队人数虽然也虚无缥缈,号称四十万,也考证二十万,还有十万的,实际上以当时李自成拉开的战线来看,最后能够投入到山海关大战的兵力只有六万多人,至少李自成直接指挥控制的军队在六万人左右。

面对明末最有实力的一支军队,李自成为何猖狂到只带六万多人就敢来扣关,原因还不是没有把吴三桂那点人放到眼里。

1644年四月二十一日,李自成抵达山海关下,随即,李自成向吴三桂最后下达逼降通牒,遭到拒绝后,开始对其进行攻击。

李自成率六万主力猛攻西罗、北翼、东罗三个城池,并且让唐通在一片石切断吴三桂退路。

在大顺农民军与吴三桂展开激烈混战中,起先吴三桂部略占优势,但是晚上的时候,就已经不敌李自成,到四月二十二日清晨,东罗、北翼二城相继被攻破。

随后,大顺军与吴三桂部在城外展开野战,双方一直血拼到中午,吴三桂几乎败局已定的情况下,清军才出兵冲击大顺军,一举击溃李自成。

应该来说,吴三桂实力并不强,根本不像很多人认为的能够左右当时的时局,甚至说与李自成、多尔衮成三足鼎立之势。

明末以来,崇祯尤其重视辽东边防,花费无数,但是当时养兵成本特别高,根本不是说想要养多少兵就养多少兵。

明军最后的辉煌其实是在1642年的松锦大战中,当时明廷主帅洪承畴率领明朝九边精锐约十三万,在宁锦防线与清军展开战略决战,结果损失大半,只有吴三桂部三万人左右成建制突围。

虽然说吴三桂也是人中龙凤,是明末时期少见的将领,但是时局如此,吴三桂也没有改变时局的能力。

相对来说,吴三桂的所有行为,虽然看似复杂多变,难以理解,其实都可以理解为给自己寻找退路,自私是吴三桂的最大底色。

比如崇祯召其入关的时候,吴三桂如果快马加鞭,完全可以赶到李自成之前到达北京,但是吴三桂就是行军缓慢。

等到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自杀后,吴三桂的第一反应不是替“君父”报仇,而是向李自成投降。

李自成随即给吴三桂部发了四万两白银,让吴三桂救救急,也算是有情有义了,随后吴三桂降而复叛,一直是历来争议最大的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多数的史学学者都喜欢拿陈圆圆做文章,说是李自成的大将刘宗敏抢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致使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愤而领清军入关。

实际上,李自成在向北京运动的时候,清军也在紧急向北京集结并运动,在四月初九出发,等到四月二十日的时候,清军不是一个传送飞到山海关大战战场上的,而是早就快马加鞭,飞奔赶来的。

吴三桂常年与清军作战,对于农民军与清军的实力应该有一个浅显的了解,最终投降清军,实际上就是一场政治投机,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一旦失败就将万劫不复。

事实上,即使不出于上述完全理性的分析,但凡吴三桂有点气概也不会真正投降李自成,因为李自成是逼死崇祯的反贼,与整个明朝旧部来说,都是同仇敌忾的人物,相比之下,清军虽然是宿敌,至少没有逼死皇帝。

最终打着替“君父”报仇,引清军入关进攻吴三桂,是有着广泛的民众基础的。

总结,假如吴三桂真的有实力与李自成或者多尔衮叫板,最后却选择了投降,那绝对是假酒喝多了,分不清东西南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