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在南阳医圣祠的陈列室中,有一块珍贵的晋代石碑,碑的正面刻有“东汉长沙太守医圣张仲景先生之墓”,碑基后面则刻着“咸和五年”字样。作为南阳医圣祠的镇馆之宝,这块石碑出土的背后也有着一个传奇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史书记载,张仲景曾经担任过长沙太守,对于这件事,长久以来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而这块石碑的出土也为张仲景曾做过长沙太守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尽管张仲景从小就厌恶官场,轻视仕途,但由于他父亲曾在朝廷做过官,对参加考试以谋得一官半职很是看重,就要张仲景参加官员选拔考试。

古人以不忠不孝为最大耻辱,尽管张仲景很不情愿,但也不愿违背父命,落一个不孝之子的名声。

因此,在汉灵帝时他被州郡举为孝廉,在建安年间被朝廷派到长沙做太守。

虽然做了太守,但是张仲景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医学事业。

在封建时代,做官的不能随便进入民宅,接近百姓,但是不接触百姓就不能为他们治疗,自己的医术就不能长进。

于是张仲景想了一个办法,择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大开衙门,不问政事,让有病的百姓进来,他端端正正地坐在大堂上仔细为群众诊治,他让衙役贴出安民告示,告诉百姓这一消息。

他的举动在当地产生了强烈的震动,老百姓无不拍手称快,对张仲景更加拥戴,时间久了便形成惯例。

每逢农历初一和十五的日子,他的衙门前便聚集了来自各方求医看病的群众,甚至有些人带着行李远道而来。

后来,人们就把坐在药铺里给人看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医生”,如今中医的药店大多都称为“堂”,这也是对于张仲景的最好的纪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仲景除了在诊治病患上很有建树外,在食疗养生、防病保健方面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我国一直都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习俗正是从张仲景开始的。

当时张仲景从长沙任上回来,正好赶上数九隆冬,张仲景看到地方有很多老百姓面黄肌瘦,耳朵都被冻坏了。

于是他就在南阳白河边上,让徒弟搭上棚子,然后支起大锅,为穷人舍药治病,舍的药就是“祛寒娇耳汤”。

祛寒娇耳汤就是把羊肉和一些祛寒的药物放在锅里煮,熟了以后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的样子,再下锅,用原汤再将包好馅料的面皮煮熟。

结果有很多老百姓吃了张仲景的“祛寒娇耳汤”后,浑身发暖,两耳发热,被冻伤的耳朵就治好了。因为张仲景舍药的这一天正是冬至,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在冬至这一天吃饺子。

经过岁月的轮回,大家在冬至这天吃饺子的习俗流传了下来,并且饺子的种类和形状也有了很大改进。

现在,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饺子,饺子也成了阖家团圆的象征,但他的创始人张仲景的名字却很少有人提到了。

虽然张仲景的医术非常高超,但有些病他也不能医治。

俗话说“大兵之后,必有灾年”。东汉末年战乱频繁,不断的战争导致瘟疫流行,其中尤以死于伤寒病的人最多。一些庸医便趁火打劫,不给病人认真诊脉,“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和病人相对片刻便开方抓药,只知道赚昧心钱。

更多的人虽师承名医,却不思进取,因循守旧,不精心研究医方医术以解救百姓的病痛,而是竞相追逐权势荣耀,忘记了自己的本分。

张仲景对这些人非常气愤,痛加斥责,他决心要控制瘟疫的流行,根治伤寒病。

从此以后,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刻苦研读《素问》、《灵枢》、《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古代医书,继承《内经》等古典医籍的基本理论,广泛借鉴其他医家的治疗方法,结合个人临床诊断经验,研究治疗伤寒杂病的方法,并于建安十年(公元205年)开始着手撰写《伤寒杂病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时候,东汉王朝四分五裂,张仲景便辞官来到岭南隐居,专心研究医学,撰写医书,到建安十五年,终于写成了划时代的临床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共十六卷,经后人整理成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

《伤寒杂病论》系统地概括了辨证施治的理论,为我国中医病因学说和方剂学说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后来该书被奉为方书之祖,张仲景也被誉为经方大师。

《伤寒杂病论》共十六卷,一部名为《伤寒论》共十卷,二十二篇,选取了一百一十二个药方,三百九十七条治疗原则,是阐述外感热病的辨证施治的专书。

另一部称《金匮要略》,是《伤寒杂病论》中的杂病部分,共六卷,二十五篇,载方二百六十二个,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兼述外科、妇科疾患等。

书中记载四十余种疾病,据病辨证,阐述各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方药,书中列药达二百一十四种,反映出当时的方剂学已具有相当高的成就。

《伤寒论》中伤寒也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伤寒是对当时外感热生病的总称,包括有狭义伤寒、中风、中寒、风温、温病、奔豚、阴阳易、霍乱等,在六经辨证的原则下,对每一病部提出了具体的理法方药。

《伤寒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继承了《内经》以正气为本的思想,他强调:

“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腑脏,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

发病后,正气的强弱可决定伤寒的发展转归,影响治疗的效果,因此在治疗中他极其重视“顾护正气”。

对于伤寒的病因,张仲景仍从《内经》、《难经》以外感风寒立论,但对感邪之后的变化却分析得十分细致,自成体系。

此外,散在于《内经》、《难经》中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辨证及各种治法在《伤寒论》中也得到了比较集中、全面、系统的体现。

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

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在此之后,该书逐渐在民间流传,并受到医家推崇。

南北朝名医陶弘景曾说:“惟张仲景一部,最为众方之祖。”可以想象,这部奠基性高峰性的著作让人认识了它的著作者。

《伤寒杂病论》序中有这样一段话:“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生长全,以养其身之。”

表现了张仲景作为医学大家的仁心仁德,后人尊称他为“医宗之圣”。

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后仍专心研究医学,直到公元219年与世长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晋武帝司马炎统一天下后的公元285年,张仲景的遗体才被后人运回故乡安葬,并在南阳修建了医圣祠和仲景墓。

张仲景墓为圆锥形,高3米多,方圆10余米,墓前立有清朝顺治十三年的墓碑,上刻有“万代医圣东汉长沙太守医圣张仲景先生之墓”。在漂泊了数十年后,张仲景终于回到了故乡。

如今,在张仲景当年采药的伏牛山,人们专门修建了一座医圣园,18米高的仲景雕像矗立在高高的医圣山上,他面向东方,手拿山茱萸,腰系药葫芦,宛如正在伏牛群山中采药行医。

每年正月十八是张仲景的诞辰,在这里将举行医圣的祭拜大典,很多人不远万里来到这里祭拜医圣,祈求平安。

虽然已经离去了千年,但是一代医圣张仲景却被人们千秋万世所瞻仰。

那么《伤寒杂病论》到底都讲了些什么,为什么会成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经典著作呢,张仲景又为什么会被称为医圣的呢?

参考资料:《张仲景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