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场到处肆虐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把很多本就处在寒冬的企业,逼到了生死临界点。而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我国互联网医疗迎来发展契机,多家医院上限互联网医院咨询诊疗服务,互联网医疗对接医保支付政策开启试点。

9月9日,国家卫健委表示,互联网+医疗健康”具有突破时空的便捷特点;国家卫健委将进一步发挥“互联网+”优势,支撑常态化疫情防控,着力深化便民惠民服务,提高老百姓看病就医的满意度。

如今,互联网医疗市场超千亿,运营分成有望达百亿量级,围绕“医药险”展开“互联网+”服务,总规模超千亿元。

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此之前,我国互联网医疗发展至今走过了十五年的时间。随着企业发展,烧钱继续,但大量活跃的医生和患者难以变现,资本退出承压,互联网企业开始逐渐转变商业模式,积极探索变现模式,资本对于互联网医疗企业的热情也趋于理性。互联网医疗三起三下。

数据显示,两三年时间国内移动医疗公司一度发展到了5000家。而随着资本的冷静,2017年仅注销的移动医疗公司就达1000余家,截至目前,还在真正运营的已经不足50家。

目前移动医疗行业不能算是风口,还在沼泽中艰难前行,在互联网技术+医疗行业 的领域,最大的问题还是商业模式的问题,技术、环境都不是瓶颈,政策目前的走向是OK的,就看怎么探索出来商业模式了。

2011年行业出现了第一批互联网医疗企业,2014-2015年,伴随着资本的推动和政策的导向,成就了互联网医疗发展的第一波高峰,体现在涌现出一波获得高额融资的企业;但随着企业发展,烧钱继续,但大量活跃的医生和患者难以变现,资本退出承压,互联网企业开始逐渐转变商业模式,积极探索变现模式,资本对于互联网医疗企业的热情也趋于理性。

医药B2C和互联网医院都已经站在发展的第二波高峰上。行业未来发展的底层逻辑依然是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提供全产业链的解决方案。从供需来看,医疗领域仍有较多的痛点和需求未被满足,行业发展的天花板远远没有达到。

线上医疗app的使用体验不尽然相同,这和产品本身的用户体验设计相关。但从总体上看,线上医疗体验和线下医疗相比,仍然是有较大的差异。

线上医疗有许多线下医疗不具备的优点,最直接和显著的优势是用户在问诊阶段所用时间远小于线下问诊。原因是线下医疗问诊所需时间=路程+挂号+排队+问诊,而线上医疗可以把前面三个最花费时间的步骤省略掉,通过手机操作即可。

还有一个明显优势是问诊时间比较灵活。用户选择去线下医院基本上会挑工作日的时间去,因为专家门诊基本上只会在工作日的时间段。用户出于对专家的信任和自身健康的负责,往往优先选择专家门诊,产生的结果就是必须请假才可以享受专家门诊的服务,对用户的工作会有一定的影响。使用线上医疗用户可以自由的选择问诊时间,不需要请假也能够在线上享受专家门诊的服务。

在优点明显的同时,线上医疗也有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最难以克服的地方是大病、疑病和急病就必须要选择线下医疗,需要医生面对面的问诊并使用专业的医疗设备,甚至是需要医生会诊。而线上医疗不能满足这类用户的需求,我猜想可能未来智慧医疗可能会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从目前运营方式来看,互联网医疗模式分为自建自营模式和共建合营模式。医院模式是大型医院建设自己的互联网医院,为患者提供线上健康咨询、线上复诊、慢病处方延展等,为其他医疗机构提供远程诊疗等服务,区域模式通常以市或区县为单位,整合区域内各类医疗机构,构建区域互联网医疗生态体系,为居民提供线上健康咨询、线上复诊、慢病处方延展、网约护士等服务,为医疗机构间提供分级诊疗技术支撑。

总之,互联网医疗发展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与患者需求、医院处方外流大趋势、慢病管理等相结合的医药电商B2C模式及背后的互联网医院模式值得研究。

互联网医疗行业,互联网是工具,医疗是主体,行业玩家始终围绕“患者、医生、医院、商保、药企“五个玩家发展,从行业角度和企业角度,最终做大做强,实现价值都要落脚到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