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犸新闻·东方今报首席记者 吴净净

上映34天的电影《八佰》成绩依旧能打,全国票房达29.31亿元,登顶2020年度票房全球冠军。相比上映一个多月票房仍高居不下的《八佰》,另一部曾被给予厚望的“救市之作”《花木兰》,上映13天,截至23日13时票房为2.58亿,而豆瓣评分仅4.9分——口碑到票房双双失利已成定局。这样一部中国观众关注度期待值极高、演员阵容又极为强大的迪士尼大制作,在国内票房扑得这么惨,也是极为少见。猛犸记者采访了几位院线负责人、电影制作人以及影迷,请他们分析这部大片的失败原因。在他们看来,这部电影从内容到宣发,每个环节都充满了槽点,特别是宣发可以列为电影史上一次失败的经典案例了,而它的失败,短期间也影响着古装战争题材电影的市场份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步

中国元素一锅炖

前期“服道化”槽点最赶客

用影迷小琪的话说,当初对《花木兰》有多期待,看到成片后就有多失望,她很喜欢刘亦非,当时听说刘亦非确定出演《花木兰》,她还发了朋友圈“懂英语、又有舞蹈功底,年龄合适,重要的是美,没有比刘亦非更适合的花木兰了”。她看过1998年的动画版《花木兰》,“总体不错,因为是动画片嘛,所以故事改编有趣能自圆其说就行,主要是女主角的样子太不‘可’”,对中国观众来说,《花木兰》绝对是一个大IP,这个人物家喻户晓,她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流传甚广,虽说花木兰的姓氏、籍贯等史书并无确载,但这也给创作者们留下了很多发挥空间,电影、电视剧、豫剧等艺术形式都讲过她的故事。但不论细节如何变动,忠孝仁义的人物内核没有变过,这也是大众对这一人物形象的普遍认知,包括22年前迪士尼动画《花木兰》,虽然故事颠覆性很大,但忠勇孝没改。

这一次迪士尼真人电影《花木兰》,就是根据1998年的同名动画片改编。由妮基·卡罗执导,刘亦菲、甄子丹领衔主演,巩俐、李连杰特别出演……“这个阵容相当期待了”,只是当看到第一支预告片后,小琪就“有点不详的预感”,惊悚的“妆容”,五颜六色闪花眼的衣服,还有花木兰和村民们住的福建土楼……从预告片开始,吐槽就伴随着《花木兰》“一路前行”。等看了正片,这方面的槽点就更多了,宫女和官员撑着洋伞在皇宫里散步,春联上写“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望世间眷属全是有情人”每一条都会引发大量吐槽。豆瓣评分,一路跌到了4.9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真有这么差吗?一位院线相关负责人屈峰涛坦言“电影质量的确非常平庸,导演的掌控能力非常差,想要表达的很多,出来的效果却不尽人意”,但他也表示,影片虽然一般,但也是传统迪士尼公主影片,“6分左右还是有的,因为里面的中国元素,我们可能会更苛刻一点”。同样,奥斯卡大上海国际影城副经理陈道丽也有同样看法,不过,她个人觉得,《花木兰》这部影片还是值得看一看,“至少我们通过这部影片可以了解到,迪斯尼和外国人眼中的花木兰是什么样子的”。

第二步

讲故事水平劝退

用中国元素讲了一个西式的故事

因为疫情原因,《花木兰》的档期一改再改,但每一次都会引发极大关注,可见从院线到影迷,对这部电影还是抱有很大期待。“我们之前也希望通过它,来拉起疫情之后的电影市场,也希望它能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走进影院观影。”陈道丽介绍,最初在排片上给了《花木兰》最大的空间,“排片占比至少有40%~45%”。同样,以为《花木兰》可以接棒《八佰》拉动市场、期待它是一部“救市之作”的屈峰涛,所在的影院也给了《花木兰》最多的排片,“但从上映前开始,观众对影片的评价几乎全部为负面,正式上映后,上座率也是断崖式下跌,从9月5号开始,我们对影片的期待就逐步在降低,上映前的预售就可以很明显看到这部片子票房要扑了。”上映十多天,票房没有过三亿,在业内人士看来,《花木兰》不仅没有达到拉起整个电影市场热度的预期,票房也是赔得很惨。

在电影人邱国钦看来,《花木兰》惨败的根本原因,并不是简单的服道化等细节不符历史,而是压根没讲好一个故事。《木兰诗》之所以被人们千年传唱,与其对花木兰形象的成功塑造有关,诗中塑造了一个不朽的女性形象,她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机敏娇美的女儿,忠君爱国也热爱亲人,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自由的生活,这样一个有魅力的人物,本身改编影视作品就很有看点。1998年的动画片中,花木兰是一个带有强烈个人主义色彩的美国英雄,而真人版《花木兰》在此基础上,又结合当下西方主流社会的女权主义思想进行改编,电影也试图从花木兰身上“忠,勇,真,孝”等中国传统美德的“真”字延伸出去,让花木兰真实、诚实地面对并认可自己作为女性的力量。

主题很好,可惜没有表现好,没有用故事和情节来展示,只是不断用剑上的几个字来强化主题就显得空洞,有点粉丝心态的小琪坦言,如果一部电影故事好看,角色动人,服道化的槽点可以忽略,“这是一部迪士尼童话电影,不是历史大片。”但可惜的是,从剧情到人物塑造都让人不太满意,“特别是人物成长、心路历程刻画的很潦草,既不热血,又不感人。”

电影中有不少战场和打斗场面,原以为有李连杰、甄子丹这样的功夫巨星坐阵,会“打得漂亮”,结果呈现效果有点“小儿科”,西方观众或许觉得还挺花哨,但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武打设计过时又老套,没有美感也没有记忆点,大场面也没有惊心动魄的紧张感,陈道丽说,“我想它最失败的点应该就是,拍了一部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故事,但是又不是中国人的故事,或者说,是借助中国元素,讲述了一个西方观众爱看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步

片方及时止损

放弃口碑维护让影片“裸发”

看过《花木兰》之后,不少失望的观众认为它的失败恰好体现了好莱坞的傲慢和敷衍,“假若对中国市场有充分的调研,对中国观众的审美和口味有一定的了解和尊重,电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不过,电影业内人士有不同意见,“其实制片方从这个片子的立项到后期拍摄,以及到后期宣传发行,都是奔着成功的目的,目前的情况肯定是有多方面原因的,也是他们始料未及的。”屈峰涛提到,现在美国的制片方都很重视中国电影市场,并且会极力迎合,所以不存在傲慢与偏见。

同样,电影人邱国钦也认为这并非好莱坞的傲慢,“根本上讲,是没有充分理解中国厚重的历史文化,对现代题材来讲,或许国外导演对中国市场有所理解,但对于更古老的南北朝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故事,他们或许是仅仅了解一些皮毛而已,他们想用现代的手法,表达一个流传与民间,根植于中国观众内心深处的故事,这个我认为是很难的。在我们中国,有很多历史学家,终其一生研究的内容,一个外来者短短几年就想讲的很好,这不太现实,这也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之处”。

但这些都是失败的部分原因,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宣发,陈道丽谈到,出于对品质和IP的自信,进口片在宣发上投入资源有限,但即便如此,以往一般也不会放任口碑坏掉,只是疫情打乱了《花木兰》的宣发节奏,“其实《花木兰》从开始拍摄的时候热度非常高,全球选角也是全球瞩目,大家都期待看到一部大制作的《花木兰》,但是没有想到这部影片到后面出现了种种问题。”补拍传出消息后,就有人不太看好,后来又临时撤档,国外流媒体付费点播,之后国内出现盗版资源,看完盗版之后的口碑开始一边倒……每一个环节都指向了失败。

“《花木兰》在全球只有少数几个市场是走影院上映的,就连前期很重视的日本市场也是线上发行。”屈峰涛提到,影片的宣发就没有针对大陆市场做出有效的发行方案,“就是让影片自然发行,俗称‘裸发’,因为他们也意识到影片可能会票房收不回成本,所以说就不再投入费用给宣发了。”按惯例,前期负面评价出现后,肯定是要做各种引导的,“但是他们没有宣发费用,只能是放任自流了。”至于后来被网友吐槽像90年代DVD封面的海报,也许就是“破罐子破摔”的产物,还有网友拿出2009年赵薇版的《花木兰》海报做对比,又引发新一轮的群嘲。

事实上,《花木兰》的失败,对于国内电影人来说,是一个可以反复研究的案例,但同时对于国内电影市场来说,也有不小的影响。屈峰涛分析,这可能会造就以后古装战争题材的电影会在这个市场上越来越少,“因为几乎都在赔钱”。而邱国钦则认为,这也体现出中国电影市场更加成熟,观众消费更加理性了,“换句话说,中国电影离世界电影第一大国更进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