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53年春天的三月三日,在东晋的大地上,一个叫做会稽的地方,正在举办一个盛大的patry。主持这场宴会的人,正是大书法家王羲之。

这一天,在那个朝代来说是一个重要的“修禊”之日,人们要临水洗濯,沐浴更衣,扫除不祥之气,为自己求个好兆头。

因为是节日的关系,王羲之的朋友们孙统、孙绰、谢安等人都来了,他的儿子们也参加了盛宴,场面好不热闹!人们赏游山水,饮酒赋诗,玩得好不痛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宴会进入尾声,大伙都为这次聚会赋诗尽兴,可光有诗不行,还得来个总结,于是,大伙都起哄,让王羲之来写一篇序。

半醉半醒的王羲之大笔一挥,一不小心写了个千古名篇叫做《兰亭集序》。

很多人都知道《兰亭集序》厉害,是因为王羲之的书法厉害,其实,他的这篇文章写得也不错。

王羲之是当时东晋四大家族琅琊王氏的后代,同时他也是太尉郗鉴的女婿,得益于家族,还有岳父家的实力,王羲之年纪轻轻就做到了“右军将军”。

但是,王羲之这个人啊生性自由浪漫,他厌倦官场,喜好山水。所以后来,他不想当官了,就借病辞退,隐居在浙江绍兴的金庭这个地方。不过,王羲之写《兰亭集序》的时候,还没有辞职。可是,他心里也挺矛盾的。就像陶渊明写《归去来兮辞》一样,其实他也在想到底是做官呢?还是放逐山水呢?人生白驹过隙啊,到底该怎么抉择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王羲之在《兰亭集序》里,也给我们抛出了一个永远都无法解决,但又不得不面对的人生难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的三月三日,王羲之和当时的社会名流一起举行了这次宴会,据说,这次宴会仿效了西晋时期石崇在金谷园搞得“金谷之会”。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这里有高俊的青山,茂密的竹林,还有清澈而急淌的流水,环绕四周。

这么美的景色,不好好娱乐一番,岂不是浪费了。于是,人们围坐在溪水边,玩起了“曲觞流水”的游戏。大伙将酒杯放入水流中,水杯随着流水往前划,停留在谁跟前,谁就得赋诗一首,写不出,就罚酒喝。

虽然这里没有音乐伴舞,但一杯酒一首诗的情致之间,也足以让人心旷神怡。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此时的王羲之,一想到自己坐在这山野之中,仰望浩瀚的神州大地,感叹万物的品类繁盛,抒发胸怀,心情实在是愉快呀!

这第一段,作者讲述了游玩的原因和过程,描写了周围景致的美好,笔调都是快乐的。然而,下一段作者转入内心想法的阐述之后,情感急转直下,悲凉之意油然而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王羲之说,人和人的相处,是多么短暂,一抬头一俯瞰之间,一世就过去了。有的人呢,愿意把自己的志向吐露在高堂之上,有的人呢,放荡不羁,更喜欢肆无拘束的生活。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虽然,每个人得到的和放弃的东西都不尽相同,每个人的性情和秉性也不尽相同,但是,当一个人面对自己喜欢的东西,心之神往时,感情都是一样的欢喜,可他们觉察不到的是,就在那享受的片刻,人生就过去了。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等到他们对喜欢之物感到厌倦时,境随事迁,心中的各诸情感也随之而来。即便你再喜欢的东西,你也不可能永远拥有,人的寿命哪就是如此短暂,这不得不让人叹息。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人说,生和死都是大事,没有人能够超越生死,也没有人能够改变这个规律,想到这里,不禁让人感叹,生命的意义究竟在何处呢?

即便是喜欢之物,也并非真正拥有,那到底有什么才真正属于自己呢?

在生死的问题面对,古人的感想应该和我们现在的想法是一致的吧,他们也一定产生过这样的疑问,也一定为此写过很多文章。

庄子在《齐物论》里提出“齐、齐论、齐生死”的观点,对造物主来说,生死有何不同,只不过是形态不同而已,可人不一样啊,人有七情六欲,怎么能这么简单就看做一样呢?

不过,你非要掰个对错的道理出来,谁也道不清,说不明啊。毕竟世界是如此之大,人是如此渺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王羲之而言,他也只能把今天游玩的场景记录下来,有感而发罢了。

所谓“死生亦大矣”在文人的眼中,他们对世界的看法总是带着那么一点点悲观,事实上这种悲观其实是他们眷恋人生,热爱生命的表现。

正因为爱,所以才会想得透彻。

从整体上来看,仔细阅读的话,其实能够感觉到王羲之的笔调是一气呵成的,从景致的引入到后期的议论,缠绵悱恻,低回婉转,直抒胸臆,又带点淡淡的苦涩味。

同样是写景,读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其实会让人想到苏轼的《赤壁赋》,不过苏轼笔下的意境,更为开阔高远。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从时代的角度来说,宋朝,佛教在中原大地已经有了很深的根基,苏轼便是精通儒释道的大家。

而晋代,佛教刚刚传入,其活动范围还仅限于北方,而此时的南方地区对佛教所知或许甚少。

再者,当时的人们钟情于清谈,对儒家的入世观念,还是对道家的尊重生命本来的价值意义争论不休,所以,王羲之的笔墨也只能点到为止。

不过不管怎么说,《兰亭集序》还是一篇自由缥缈的抒情散文,它的妙处,妙就妙在它抛出了一个人生哲学难题,却无法解答,而王羲之话锋一转,说到“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把问题抛给了后人。

既然无法解决,就随风而去吧,大概,也会有聪明的读者看到我的文字而有感而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