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剑圣喵大师

>>>01<<<

今天在知乎上看见了这么一个问题:

“打了婆婆后,老公要我净身出户,该怎么办?”

问题的描述是这样的:

结婚之后一直单独在一边,一直就是逢年过节在一起,因为老公是独生子,我还有哥哥弟弟,所以过年都是在婆家,其实我心里是不舒服的。9月份婆婆过来我们城市玩,就住在我们小家,前几天周末老公加班,就我和婆婆在家里,头天我因为工作原因烦心的很。忙到很晚。

第二天8点多,婆婆就喊我起床吃早餐,我不情不愿的起来了,然后吃饭的时候婆婆嘴巴一直不停的啊,一会儿家里太不整洁了,一会你们年轻也不要老是在外面吃。不安全啊,浪费钱啊之类的巴拉巴拉。我本来心里就有火。就和她吵起来了,然后吵着吵着我火起来了就打了她一巴掌。

她也懵逼了,大概没想到我这么不好欺负,也就没说话了,下午自己就走了。其实我也后悔,下午专门去菜市场买了好多她喜欢的菜,准备好好道歉取得原谅,但是晚上就没回来,老公也没回来,电话也打不通。我也很慌。给他朋友打电话都说不知道。

2天后,老公带着我爸我妈回家了。拿出了一份伤情鉴定表,轻伤。我一直练跆拳道的,但是也没想到打得那么重。然后老公说。二选一,要么我净身出户滚蛋,要么报警,我这是故意伤害罪。让我去蹲几年牢。任凭我怎么哭怎么求情都不松口。对我爸妈也不尊重了。直呼我妈名字说,我打你一巴掌,你觉得这种女婿还能要吗。

我该怎么办啊?我真的不是故意打他妈的,就是一时上头了,在说离婚我凭什么净身出户啊,家里我也付出了很多啊。他如果报警,我真的会坐牢吗?分割线一

吵翻了,我爸说他这是诈骗,说这个鉴定是假的,他骂我爸有其父必有其女,上梁不正下梁歪,还说我不知悔改,我们一家都不是好东西,直接让婆婆报警,并申请派出所直接指定鉴定机构进行二次鉴定伤情。

老人身体真的脆,不能碰,一巴掌而已,竟然唇裂,掉三颗牙齿,半边脸浮肿,老不死的真会折腾人,律师说多半是轻伤鉴定,如果诉讼,我大概率会面临三年以下牢狱之灾。我想我会认怂吧,三年牢狱,真的不敢想。只是一巴掌。以后不再更新了。

另外劝各位姐妹不要和婆婆有任何来往,老死不相往来最好了。

其实,类似的心理咨询我已经接待过不少了。

可以说,因为冲动导致的人际冲突,这类咨询几乎已经占到了总咨询数的一半。有家庭冲突,也有情侣冲突、同事冲突。

他们大多数会这么问我:“冲动是魔鬼啊,情绪上脑时,我该怎么克制自己呢?”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控制情绪这件事,从来都不是在事情发生的那一刻开始,而是从一个人基本的底层认知就开始的。

当你已经情绪上脑时,情绪控制就已经失败了,当时唯一能做的事就是,避免因为极端情绪让你做出一些事后后悔的事情。

我的一个经验就是,当你情绪出现想打人时,立即大声吼叫快速释放攻击情绪。

当然,最好的情绪克制,是让情绪根本就不会产生。

在“冲动打人”这件事上,我总结有三种“基层认知错误”

首先是“大反派思维”,即我的行为是“正义的,我之所以打你是因为要伸张正义”。

原谅我直说,用自以为是的“正义”,为自己自私冲动的行为辩解,这几乎是我见过所有的电视剧大反派的基本套路了。

在知乎案例里,提问者就这么描述自己动手。

“大概没有想到我这么不好欺负。”

我真的不懂,到底什么事情欺负她了。

做早点欺负了她,还是老年人日常唠叨欺负了她,又或者是不准吃外卖欺负了,还是过年住在了婆家欺负了她。

因为日常琐事发生争吵,这是难以避免的。

但我真的不建议大家在生活中频繁使用“欺负”二字。

怎么说,这么词太笼统,似乎完全是一个人的主观感受,即“我觉得自己被攻击了”。

但善于沟通的人,因为更加能用准确的词来形容自己遇到的问题。

比如,我被家庭冷暴力了,被职场PUA了,被博导学术剥削了。当然,有时候这些词也在被滥用。

听到这样的事,无论旁观者还是自己都能更加了解自己目前的立场,更能对症下药的解决问题。

如果不能清晰描述自己的处境,总把“我被欺负了”挂在嘴边,这样的思维只会伤人伤己。

用一个大家熟悉的词,那就叫“任性”。

轻易把自己定义在“被欺负者”的立场里,于是就好像自己得到了道德和舆论的加持,干什么都行了。

我建议大家尽量把自己当做“参与者”,因为人总是习惯性维护自己,老是把自己当做“受害者”,会让你忽视一些自己真正能改变命运的细节,却把改变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这是很不理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第二种错误思维就是“超价观念”,即把自己优势,或者占理的一方,无限放大化,继而贬低对方,忽视对方的付出,压制对方正常的需求。

家庭暴力男,总用这样的事情为自己辩解。

“还不是我的钱养活了这个家。”

贪官也总是这样对面纪检人员。

“你知道我为这个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多少贡献吗?”

明星被曝光丑闻后,粉丝说道。

“你们知道他多么努力,多么阳光吗?”

父母在虐待孩子后。

“要不是为了你,我们早就离婚了!”

在本案例里,提问者就这么怼过网友

“他妈不就掉三颗牙吗?老都老了,迟早要掉了。我给他睡了几年,难道半睡了吗?非要把媳妇往死里整!”

她一方面把自己的恶劣行为淡化,另外一方面又把别人的行为夸大描述。

“他对我爸妈也不尊重了,直呼我妈名字说,我打你一巴掌,你觉得这种女婿还能要吗?”

的确,直呼长辈名字确实不尊重,但是比起直接动手打人,那还是轻微多了。

而且这种“超价观念”,连她爸爸都有。

她爸爸直接就说是诈骗,然后说伤情鉴定师假的。

“否认自己对别人的伤害,夸大别人对自己的攻击”,这往往是暴力者经常使用的内心借口。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里,都是有一把锁的。

“不伤害别人”这个观念实际上是刻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的。

那为什么有些人还这么残忍呢?

那就是因为他们的观念扭曲了,在他们的观念里:我并没有伤害人。

那些在网上抓住商家漏洞,集体“蓐羊毛”继而把商家搞垮的微博大V们,都不断向粉丝灌输这种观念。

“资本家都是邪恶的,他们身家百亿,我们只不过拿回了自己的东西。”

而侵略者也往往喜欢解释自己根本没有侵略,是来拯救你们,建立共荣圈的。为什么我们要这么做呢?是因为我们的一个士兵被你们伤害了!

在这些人的眼中,他们伤害了你,他只需要说句“对不起”,你就必须“没关系”。

而你要敢冒犯了他,你就会遭到毒打。

>>>03<<<

第三种观念错误叫做“过度概括化”。

有些矛盾,确实可以归结到两个群体之间的冲突。

比如婆媳关系,是在网上讨论非常热烈的,也是非常难处理的一种关系。

之所以难处理,最关键的地方在于,婆婆对孩子的控制,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妈宝男”。

但在这个案例里,并不存在“妈宝男”现象。

首先,婆婆并没有和夫妻双方一起住,也没有对夫妻家庭财产进行控制,也没有出现被为大家所诟病的“逼生孩子”现象。

在提问者回答网友的描述中,我们甚至看到,这位婆婆不仅没有介意女方二婚,甚至还有一点想息事宁人的意思,主要是丈夫无法接受。

简单的把这件事归结到“婆媳矛盾”,就是一种“过度概括化”。

所以在知乎四千个回答下,无论男性女性,包括女权大V,都对这位提问者提出了强烈了批评。

“我们不敢做你的姐妹,因为我们真的不知道,什么时候你一言不合,就要把我的牙打掉”。

“过度概括化”往往喜欢把一件事归结于社会或者时代的背景,而此时个人就会对另外的群体产生攻击。

可怕的是,人数一多,甚至会推举出极端偏激的领袖,最终爆发人类灾难。

有时我看到某国人民的“我们之所以没有工作,是因为中国人抢了我们饭碗”这类的言论,以及迎合这类言论的大统领,我的后背都会发毛。

最后,我真心想回答这位提问者。

“你到底该怎么做?”

确实,这件事的结果非常的糟糕。

但这件事也是有积极的一面的。

我们必须在冲突中发现一些我们以前没有意识到的东西。

虽然这件事错了,但是我们用一个可能很小也可能很严重的后果,换来以后每次都能避免问题。

那只要你的生命没有结束,那多大的灾难后果,都有好的意义。

只可惜当代人在“重建自己”上是非常难的。

所以各种媒体上才有各种意见领袖,他们一味告诉你,你没有错,对方错了。

而系统的算法推荐加上各种同类处境的人聚在一起,有的真委屈,有的自以为委屈。

你有时候真的找不到正确给你意见的人。

这才是这个时代真正的悲哀。

相信我,这个世界上任何一种代价,都没有“看不见”要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