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田宜龙 通讯员 李艳 李秀一

河流蜿蜒着穿过一座座山谷,两岸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山林与庭院相间分布,山林环抱着庭院,庭院修饰着山林,宛如世外桃源,却又不失人间烟火。

山缓、林茂、水清、沟秀、石奇、景美,伊水栾山间,四方宾客纷沓而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庙子镇庄子村焕然一新 曾宪平 摄

现如今的栾川,贫困山村变成了美丽乡村,贫困群众变成了旅游从业者,农产品变成了旅游商品……重塑了栾川山村的“颜值”和“气质”,这一切离不开栾川沟域经济的蓬勃发展。

又到核桃丰收时 刘冰 摄

发展沟域经济是推进乡村振兴、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补齐经济短板的有效途径,利用生态环境优势发展沟域经济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题中之义。

多年来,栾川县充分发挥生态优势,统筹资源要素,激发沟域活力,全力打造“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栾川样板,探索出了多种产业融合发展的沟域经济发展新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鸟瞰协心村 常世峰 摄

因地制宜 荒山沟打开“新天地”

在栾川县石庙镇有一道普普通通的山沟,从山谷口至山巅南北绵延近20公里,落差超过千米。曾几何时,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老百姓坐拥绿水青山,端着“穷饭碗”,是它的真实写照。

现在这里很富。经过山、水、林、田、路、村和产业整体开发,这个森林覆盖率达90%的山沟沟成了一个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目前,该区域有家庭宾馆60余家,旅游综合年收入3600多万元,沟域年总产值5000多万元。这道当地村民昔日眼中的穷山沟,如今成了一处人人称羡的“金银川”。

农户喜笑颜开 曾宪平 摄

这道沟就是栾川县石庙镇七姑沟,七姑沟能够“破茧成蝶”,源于沟域经济。

以沟域支撑流域,化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沟域经济”这个发展理念的提出,是破解山区发展,推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在洛阳市大力发展沟域经济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观摩推进会上,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李亚说:大力发展沟域经济,是洛阳遵循规律、因地制宜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和实际行动。要坚持高站位,统一思想、主动作为,着力在以沟域经济为抓手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上奋勇争先、竞相出彩,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气象万千山川美 曾宪平 摄

栾川县把沟域经济发展同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相结合,立足高起点谋划布局,结合每条沟域的资源特色、发展基础、区位条件等,对65条资源禀赋较好的沟域进行重点谋划。将沟域发展规划与产业、国土空间、村庄建设等规划有机衔接,推动“多规合一”“多规融合”。将沟域经济发展作为“书记工程”来抓,县委主要领导亲自研究、亲自推动,县乡村三级协调联动、齐抓共建,推动“沟域经济示范区”重大专项稳步有序实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游山玩水忆乡愁 王东惠 摄

这些年,栾川县累计投资了64.3亿元,打造了龙峪湾康养小镇、七姑沟、伊源康养谷、大红川、荷香湾、天河康养旅游度假区、高山水镇7条市级沟域经济示范带,全县沟域年产值达到23亿元,辐射带动4.6万人实现增收致富。

厚植生态 农业高质量蹚出“新路子”

栾川的美在山水,生态环境优势明显。在推进沟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栾川坚持把“生态保护”放在第一位,守护好绿水青山,化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让绿色成为沟域最动人的色彩。

在发展过程中,栾川县持续做好“绿”的文章,规划见绿、见缝插绿、提质优绿、协力植绿,先后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13个,打造森林村庄、森林人家173个,成功创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投资实施伊河县城区18公里的水生态建设工程,打造“山水相映、城水相拥、人水相依、文水相辉”的水生态景观轴带,组织各乡镇、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点,依山就势建设滨水步道、亲水平台、湖心小岛等各具特色的水系景观130余处,构成乡村旅游和美丽村建设的靓丽一景。

山水田园美如画(资料图片)

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林则林,栾川县将沟域经济发展确定为“景区带动、休闲康养、特色产业、文旅融合”四种类型,因沟制宜发展农业、运动、养生、旅游等多种业态,构建了“旅游+”“生态+”等独具栾川特色的沟域产业发展新格局。

家在陶湾镇伊河源头的冯建新经营着一家农家宾馆,这一季虽然受到了疫情影响,不过收入三四万元不成问题。“沟里美了,来的人多,生活彻底改变了。”冯建新笑着说。

冯建新家对面,是一处由5座院落构成的精品民宿,是由协心村、西沟村、张盘村、常湾、村唐家庄村联合建设的。这个民宿的5个小院产权分属5个村集体,采取统一对外承包的方式,引入专业公司经营运作,每年每村分红8万元,还会根据市场发展趋势逐年递增。

生态美景 邓新会 摄

短短几年,桃、李、杏、荷等遍植伊河两岸,骑行道、登山道、滨水步道、伊河漂流等相继投用,南沟展露新颜。春江水暖,山林复苏,农家宾馆如雨后春笋,“凉资源”火了起来。

沟沟坎坎、山山水水,正是良好生态所在,也是发展特色产业、建设美丽乡村的独特资源。综观栾川沟域经济的生动实践,“一沟一产业,一域一特色”的发展路线逐渐清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

点绿成金 泥腿子吃上“旅游饭”

好山水引来高人气,好生态聚起旺财气。保护生态,发展沟域经济,就是要让生活在沟域里的老百姓变得更富裕。

来到拨云岭,青山层层环绕,伊河蜿蜒而过,豫西特色民居散落山间。曾经这里山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这些年,当地大力发展核桃种植,并探索牡丹间作模式,不仅增加了种植收益,还保持了水土,一举多得。现在,这里的传统村落成了乡村旅游的新样板,就连妇女手中的手擀面,都变成了口袋里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陶湾镇五村联建民宿(资料图片)

再来看看庙子镇卡房、庄子、蒿坪这三个村,依托沟域内景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特色发展旅游接待业,发展家庭宾馆200余户,全年游客接待量稳定在50万人次以上,年旅游接待收入2000万元。此外,三个村还建立了以山茱萸为主的经济林产业,共栽植山茱萸800余亩,年产值200万元以上。

“通过以上项目带动增收,这三个村年人均纯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日子越过越红火了!”庙子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乡村旅游如火如荼(资料图片)

一项项优惠政策倾斜,群众们充分享受生态旅游红利。对贫困群众开办农家宾馆且达到规定要求和标准的,授予“旅游扶贫重点户”,一次性给予3000元补贴奖励。对旅游企业吸纳贫困群众稳定就业的,按每户800元标准给予企业一次性奖励。目前,全县有13万群众直接或间接参与到旅游发展中来,带动1.2万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与此同时,栾川依托沟域发展乡村旅游也是如火如荼。筹资4.7亿元,用三年时间实施了11道沟45个村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项目,给予每村680万元—1300万元资金扶持,推动农业产业、运动产业、养生产业、旅游产业多业态融合发展。

映日荷花别样红 王文 摄

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富山,守住绿水青山,就守住了最好的资源,沟域经济的勃兴,蹚出了乡村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栾川将继续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路子,以“山更青、水更绿”的生态美景,让美丽乡村流金淌银!

编辑:洛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