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台国产蒸汽机,第一艘国产蒸汽船 黄鹄号,第一艘国产军舰 恬吉号,第二艘国产军舰 操江号的创建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的成就,代表了洋务运动中,官办军事工业的高峰。他就是徐寿。

他是幸运的,在施以长技以制夷的时代浪潮下,得到了必要的财力支持,从而能够充分施展才能。但同时他也是不幸的,在那个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年代里,技术性人才想要施展心中所学,热忱报国,难如登天。

徐寿曾经上书曾国藩,建议朝廷着力发展四大事业。一开煤炼铁,二自造大炮,三操练水师,四翻译西书。但热心国事的徐寿没想到,四条建议都被曾国藩一一驳斥。先不论这四条建议,在当时时代背景下的可行性如何,就从曾国藩对这四条建议的态度来讲,与其说不赞同这四条建议,其实否定的更是徐寿这个人。按道理来说,徐寿对洋务运动做出了重大贡献,为何曾国藩却对他的建议如此冷淡呢?

原因很简单,也很可悲,那就是徐寿非科班出身。要知道曾国藩是,正儿八经的科举出身的传统士人。而反观徐寿,1818年出生在一个没落的望族。五岁丧父的他,在母亲的督促下,遵循传统士人的应科举求功名之路,但屡次应试,都没有结果。一直到母亲去世后,依然没有考中科举。无奈之下,决定放弃科举之路,专门研究格物致知之学。也正是因为没有功名在身,所以在曾国藩,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大臣心中,徐寿这样的近代工业领头人,也仅仅是一名工匠而已。他们可以对没有功名的工匠委以重任,但是,在价值观上却无法打磨发自内心的歧视和轻蔑。

徐寿对国事的热心,在一次次的挫折之后消磨殆尽。不过这也没能妨碍他对国事的牵挂,晚年的徐寿选择了另一种方式来推动近代工业的发展,就是翻译西书。曾经上书曾国藩被否决的这项建议,徐寿决定自己来完成。1868年,经过多方奔走,江南制造局成立了翻译馆,徐寿任馆长。这是近代中国第一家以翻译和引进西方科技类书籍为主的学术机构,到建馆43周年,共翻译了涉及军工,医学,矿业,农学,化学,算学,史志,船政,工程,电学,政治,商学,地理,天文,声学,光学等学科168种书籍。在译书过程中,徐寿还首创了用罗马名的首音或次音,对应汉语同音字,加上偏旁,作为化学元素的译名。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化学元素译名,大都出自他的翻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1874年,徐寿和傅兰雅还联手创办了中国第一所专门教授科学技术知识的学校,格致书院。1884年,66岁的徐寿在庆祝完格致书院十周年后不久,在学校里安详离世。在经历了100多年的风雨飘摇之后,格致书院非常幸运的被保留了下来,正是今天的上海格致中学。

纵观徐寿这一生,作为最早的睁眼看世界的一批人,把一生的时间精力,都用在了推动近代工业,自身却穷困潦倒。因为长和官员打交道,却又是一介白身的工匠,所以倍受歧视。在充满灰暗的时代里,正是有了徐寿这样的流星,划亮了天空。虽然很短暂,但很耀眼,照亮了灰色的时代,也照亮了后来者的心。

历 史 人 物 简 史

historical-fig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