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中国自近代以来逐渐开始了对外部世界的探索之旅,这样的认知过程代表着中国已经从一个闭关锁国的、没有见识的井底之蛙迈向更成熟、更稳重的大国形象。近代各种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侵略和剥削,在人们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初印象,现在提起法国大多数人想到的都是浪漫、电影、文化、诗歌等等。

但是如今这么绅士的法国民众其实在近代早期并非如此,或者说中国人民看到的法国人并不是眼前这样的彬彬有礼。通过两个国家不断地进行交流和碰撞,人们对于外界、对法国的认识也越来越完善,这才形成了我们现在的法国印象。那么在那个战乱频繁的年代,法国人在中国民众心中到底是怎样的存在呢?

“妖魔化”是中国民众对法国的初印象,作为仅次于英国的侵略先锋,法国在中国的种种暴行让百姓难以忘记

近代是中国最悲惨、最黑暗的一段时期,这时候的国门还刚刚打开,没有来得及感受外界的空气和文化就被卷入一场场来自西方列强的争霸赛中,中国只能龟缩不前,在门缝里看这些外国人。“天朝上国”的荣誉感在英国军队进入中国领土的那一刻灰飞烟灭,长达百年的战争和炮火席卷整个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这些战争法国和英国都有参与,所以在人们心中,法国一点也不比英国逊色,他们都是“恶魔”。法国不像英国那样急功近利,他们在用武力解决问题的同时还关注用传教士传播法国的治理思想和宗教观念,这样一来民众和法国的接触就越来越多,所以相比于英国,他们更加憎恨法国人。

“共和之政,其为祸之烈至于斯欤?叛党恃其凶焰,敢于明目张胆而弑王,国法何在?天理安存?古今悖乱之事,固未有甚于此者也。”

通过这样的言论我们不难看出当时法国人在人们心中已经留下了凶残、暴力的刻板印象,很难想象是如何发展到现在这样的较为友好的关系的。当时光绪皇帝也受到了法国人的威胁,既然中国说出了这样的话,那么法国就借着这点开始威胁,比如对光绪皇帝说,当时在法国革命期间,血流成河,路易十六被送上了断头台,这样一个军队、这样的百姓,也能够把光绪送上断头台。

光绪皇帝听他说了当时战况的惨烈,早就已经非常恐慌,这样一来凶残的法国人的名号就实至名归了。其实法国人就是借助中国当时的设备短缺,不具备去考察法国历史的能力,所以凭空捏造了很多没有根据的事情,助长法国人的气焰。

普通人把这样的事迹十传百、百传千,使得法国人的故事个个都充满了血腥,就像是之前传播一些民间故事或者神话一样,把法国人彻底妖魔化,试问谁敢和这样的妖魔同处一室或者在阵前对抗呢?中国民众那时候就已经对法国人闻风丧胆,他们下意识躲避这样的灾难,把中国牢牢地拴在一个铁皮箱子里。

在这一时期过去之后,很多人再来回顾未免觉得可笑,活生生的法国军队被人们传成了妖怪、阴兵甚至是天兵,这都是中国百姓没有科学认识、盲目信任流言蜚语造成的。

“近代文明之特征,最足以变古之道,而使人心社会豁然一新者,厥有三事:一曰人权说,一曰生物进化论,一曰社会主义,是也……此近世三大文明,皆法兰西人之赐……”

从这里,中国对于法国的印象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认为其是带领中国学习先进文化、领悟先进思想的优秀人才。已经和之前的妖魔形象完全不一样了。

法国人逐渐变成引领中国进步、繁荣的优秀人物,不再是之前凶神恶煞的妖魔鬼怪,人们对于外界的认识更进一步

晚清有一位学者名叫辜鸿铭,他的学问在当时是数一数二的,不仅通古今,还知道一些国外的情况和史实。在他看来法国人是最能理解中国文明的,因为他觉得法国人有一种特殊的精神和特质能够和中国人连接起来,这才是两国能够变得友好相处的关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人虽然博大纯朴,但是其没有长时间的历史沉淀,所以缺少一种稳重、成熟的感觉,英国人则是没有博大的胸襟和长远的目光,不论他们谁和法国相比都是比不上的,这是这一时期国人对法国人民的高度赞誉。

辜鸿铭生活于传统中国向现代过渡的关键阶段,所以对外国的了解程度比较深,相比于早期人们的观点,他更加成熟、科学。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逐渐兴起,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注意。当时各类革命、改革充斥了整个社会,看上去要实现焕然一新的发展局面,此时法国的启蒙运动像灯塔一样照进了中国黑暗的社会,“民主”、“科学”的旗帜走向中国大街小巷。

因为摆脱了之前的殖民统治和压迫局面,所以人们大胆地向西方国家学习政治、思想、文化等领域的知识,此时法国是最好的榜样,是最能理解、最能帮到中国的国家。

“我们拉丁人不善于治理国家,我们觉得很难在秩序与自由之间保持平衡。我们好走极端——过于讲秩序而不讲自由,或者过于讲自由而不讲秩序。”

当时法国正是面临这样的窘迫局面,虽然他们也没有很好的道路可供选择和借鉴,但是相似的历史背景使得中国民众对法国寄予了很大希望,法国革命和中国革命的兴起是相互促进和发展的。

美国学者经常会把中国、俄国、法国这三者合并来研究,其实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有人认为中国的革命是对法国的亦步亦趋,这样的说法就大错特错了。中国和法国虽然革命的时间很接近,但是法国面对的是一个比较独立的“空的世界”,而中国则是“满的世界”。法国没有什么特别的选择,只能在革命中不断探索新路,而中国是因为外部的选择太多,所以用革命的方式解决选择哪条路的问题。

远离了近代的焦灼和革命史,我们迎来了对法国全新的认识,一个浪漫、温婉、散发着香气的国家步入人们视野

法兰西民族的浪漫和香水、鲜花一样,经久不散,他们有着非常精致的生活品味和对舒适生活的不断追求和探索的精神,很多人都沉溺于法国的浪漫世界中无法自拔,也有不少人用法国情怀写下了诗篇。

“西班牙,我之所爱。因为只有所爱之人,才为之歌颂。”

这是法国一位学者写给西班牙的赞歌,当时非常流行这样的表达情感的方式,充满了浓浓的法式味道。当然,法国出现的杰出人才也不少,比如孟德斯鸠、莫奈、雨果、伏尔泰等等,他们不管是在政治、哲学还是文学领域都是世界顶尖的。正是因为这一点,中国人民对于法国的好奇程度越来越深。

最让人意外的不是其近乎慵懒颓废的生活状态,而是在这样洒脱、舒适的环境下也能孕育出铁骨铮铮的力量。在近代早期,他们可以安排军队勇往直前,到了现代,国家科技发展与日俱增,保持着长久的发展势头,成为世界领先的国家。

那样舒适慵懒的生活没有把法国人完全溺在蜜罐里,让人们对他刮目相看。从晚清对法国的片面认识,传播出一个吃人的妖怪的形象,到近代革命依赖于法国的思想文化,法国作为一个冲锋在前的将军为中国革命创造机会和学习条件,人们对于法国的认识越来越全面,已经能够说是从害怕到友好的转变了。

工业革命中的法国进步之快也是让很多发达国家望尘莫及的,他们保持着自己积极乐观又满怀浪漫的心态迎接着新世界的种种挑战,为中国再一次做了榜样。我们不断修改着自己对法国的看法,加深对他的认识,海明威在法国居住的那段时间,也写出了不朽的《流动的盛宴》,用来表达对法国浪漫情怀和丰富文化内涵的爱意。

中法两国是一个相互接受的交流史,法国文学和中国传统的碰撞为这样的交流带去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这才是两国逐渐交好的根本原因,文字的力量是强大的,能够穿透海洋、高山、人们的内心防线,直至到达灵魂深处。

参考文献:

《战争回忆录》

《大国文化心态》

《法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