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了《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下简称《抑郁症防治方案》),提出了四个重点任务:对于抑郁症,必须加强防治知识宣教、开展筛查评估、提高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能力、加大重点人群干预力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具体来说,到2022年:

- 公众对抑郁症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要达到80%;

- 学生对抑郁症防治知识知晓率达85%;

- 抑郁症就诊率在现有基础上提升50%,治疗率提高30%,年复发率降低30%;

- 非精神专科医院的医师对抑郁症的识别率在现有基础上提升50%,规范治疗率在现有基础上提升20%。

-各类体检中心在体检项目中应纳入情绪状态评估,供体检人员选用。

相信这样的消息令国内每一位精神心理障碍诊疗从业人员都备受鼓舞!抑郁症是最常见、危害也是最大精神心理障碍之一,终于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进一步重视。

直到现在,很多人仍对抑郁症抱有误解,对患者及其家庭带有歧视眼光,患者及其家人的病耻感仍比较强烈。

而且抑郁症的自杀率极高,每年经媒体报道的、因抑郁症而自杀的事件只是冰山一角。患者的死亡给家庭、亲朋好友带来巨大的痛苦,也给社会带来了损失。

在刚过去的9·10“世界预防自杀日”中,已有不少分析抑郁症自杀的文章引起大众重视。(回看点击:世界预防自杀日:父母要了解自杀背后的真相,才能真正地预防)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抑郁症防治方案》的出台是意义重大的。其尤其强调了大众对抑郁症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并要求绝大部分非精神科医生也要懂得识别抑郁症的专业知识,将这视为临床基本技能。可想而知抑郁症的患病率有多高。

到底该如何防范抑郁症呢?医学中有一级、二级、三级预防的概念。

一级预防指的是病因预防,在疾病发生之前重视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措施。

二级预防指的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在疾病的形成初期及时干预,控制疾病的发展。

三级预防指的是对已患病者采取有效的治疗,防止恶化和伤残。

对于抑郁症的一级预防,目前仍不太成熟。

主流精神科一般认为抑郁症与大脑组织和结构异常、遗传等生物学层面的因素有关;另外也有心理社会因素,但处于次要关系。

那具体病因到底是什么?主流精神科认为涉及的因素太多,目前没有明确的答案,那么一级预防也无从谈起。

当然,我们根据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尤其是基于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TPMIH)技术,发现抑郁症的主要病因是心理社会因素,具体来说是遭受叠加性心理创伤。若要有效地防治抑郁症,父母、老师必须注意教育方式,尽量少地对孩子造成叠加性的心理创伤。

可是,目前我们的临床心理干预技术难以普及,临床规模小,所发出的声音和见解也比较微弱,暂时未能形成较大的影响力。这也是我们后续需不断努力的方向。

所以,基于以上的现实情况,抑郁症二级预防是目前最迫切、最重要的。也就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更有可能高效化地康复。这对青少年群体为重要。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加强对各类人群的常规心理体检和筛查。这就是《抑郁症防治方案》中要求各体检中心要增加情绪状态评估的主要原因。

换言之,以后的入职体检、员工体检、学生体检、儿童保健体检等项目中,除了已有的躯体检查之外,很可能还会有心理体检,识别个体是否有罹患抑郁症的迹象。

据报道,浙江省在去年年底已经把心理健康纳入了体检项目,率先走在全国前列。《浙江省精神卫生条例》第13条中明确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将心理健康评估纳入居民健康体检项目范围,城乡居民参加常规健康体检,可以自愿选择进行心理健康评估。

毫无疑问,这是一项重大的、体现社会进步的民生措施,不但有助于提高大众对抑郁症的认知,还推动了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抑郁症防治工作。

如果能通过体检尽早识别抑郁症患者,尽快提供专业干预,抑郁症的预后就越良好。这对任何一种疾病都是如此。

当越来越多抑郁症轻症患者被发现、被治愈,“抑郁症难以治愈、转归不良”这样的错误认知也就会不攻自破,抑郁症不再令人谈之色变,患者的心理压力会大大降低。

不过,“心理体检”这项措施在推进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细节问题,对患者造成一定隐患。以下结合我们在临床中总结的经验提供一些个人看法:

第一,若通过心理体检筛查出抑郁症、双相障碍等疾病,一定要引导患者理性、正确对待,消除病耻感,缓解心理压力。

目前,国内外主流的精神医学界认为抑郁症的病因尚未明确,研究焦点仍停留在神经递质、大脑海马、炎症因子、遗传等生物学因素上。比如临床指南指出,“双相障碍遗传度高达80%”、“抑郁症遗传度40%”。

患者和家属可能从互联网、医生、护士口中得知这些信息,并且往往会灾难化思维,担心疾病遗传给下一代,部分患者还会责怪是父母害了自己,恶化亲子关系。

关于这个遗传的问题,我们已经多次解释过。常见精神心理障碍的“遗传度”来源于家系调查,只能表明“家族聚集度”,而并不是我们大众所说的基因遗传。

已经证实,抑郁症并非单基因遗传疾病;多基因遗传的假说目前未被证实。越来越多学者认为抑郁症是靠表观遗传学机制进行遗传的,也就是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的共同作用所致。

另外,国内多个权威精神科专家已经公开表示,经过规范的、专业的治疗,抑郁症可以治愈;双相障碍也并非不治之症,不一定需要终身服药。

- 回龙观杨甫德教授:抑郁症经过正规治疗可完全痊愈,这个概念一定要有!

- 北大六院马燕桃:双相障碍可化解,并非需要终身服药

所以,基层医生、非精神科医生、体检中心保健人员等相关人士一定要注意学习先进的、与时俱进的、科学的精神心理知识,并向大众普及。

若在体检时识别出抑郁症、双相障碍患者,应客观地向他们解释疾病特点,切勿向他们传递该病无法治愈、遗传率高等错误的、消极的信息。这会增大患者群体压力,毫不利于康复,勿将早识别、早干预变成了传播焦虑甚至恐慌。

第二,应注意保护体检者的疾病和隐私信息,以免给患者求职、求学带来不便。

若心理体检得以普及,很可能会成为员工、学生体检中的常规项目。在抑郁症仍未得到大众理性对待的背景下,体检中心和相关知情人员一定要对体检结果严格保密。

目前,部分大众、尤其是中老年人群对抑郁症、双相障碍没有正确的认知,认为这类患者“脑子有病”,担心他们情绪失控时会作出极端行为,伤及无辜,因此避而远之。部分青少年、儿童在这类家长的影响下,也会形成错误认知,对身边的抑郁症同龄人患者指指点点,甚至嘲笑、捉弄。

另一方面,绝大部分抑郁症、双相障碍患者非常敏感,他们会敏锐地感觉到外界的异样目光。甚至有可能别人只是表达关心,不敢刺激他们,他们也会将此理解为蔑视和揶揄。

总之,这些都可能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容易形成二次伤害。尤其对于青少年患者而言,他们的情感需求更加强烈,长期在学校遭受到同学们的冷落、歧视,很容易令病情恶化,学习障碍进一步加重,形成恶性循环。

而对于成年人而言,一张不完美的心理体检报告,很可能成为职场的绊脚石,部分缺乏人文关怀的企业可能会拒收精神心理问题的人员。

因此,心理健康列入体检项目后,保密工作一定要做得细致,保护体检者的隐私,让他们得到应有的尊重。

第三,患者父母要加强对精神心理知识的学习,免于恐惧,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帮助孩子加快康复。

很多青少年、儿童在初中、甚至小学已露出心理问题端倪,但父母浑然不觉,直到高中、大学,孩子出现自残、自杀或拒绝上学时,父母才后知后觉。

所以,如果心理体检纳入学生体检中,被检出有严重心理问题甚至抑郁症的青少年、儿童患者可能会激增。

随之而来的便是他们父母的焦虑和彷徨,他们也成了半个精神心理障碍的病人。

父母们通常对科学心理学知识了解甚少,缺乏对抑郁症的正确认知。而国内优质的医疗资源又十分匮乏,父母在病急之下带着孩子乱投医,很容易会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孩子变得抗拒治疗,自暴自弃,康复信心越来越弱。

如果要避免这种情况,父母一定要掌握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在家庭教育中加强应用,引导孩子心身健康地成长,防患于未然。

即使孩子在体检中被发现可能已经罹患了精神心理障碍,即使后续被精神科大夫确诊,父母也不用感到绝望。学习永远不会迟,父母若能具备自我反省和学习的意识,这就是一大进步,也给孩子的康复带来了希望。

只要父母后续加强自我反省、改变及提升,意识到孩子患病背后根源是遭受大量叠加性心理创伤,并有意识地改善亲子关系及家庭关系,耐心地引导,往往可以实现加快康复,并预防复发。父母甚至可以利用这次机会培养孩子的逆商,令孩子更加心身健康地成长。

在某个角度来看,儿童、青少年的心理体检也是对于他们父母的一次“家庭教育体检”。心身健康的孩子,背后离不开父母的努力和智慧;而心身出现健康隐患的孩子,其背后也有父母不当的家庭教育。

希望广大父母能积极面对,积极应对,在有条件的前提下带孩子定期接受心理体检,甚至自己也可接受定期心理体检,加强自我觉察和心理保健,像重视身体健康一样地重视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