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日本作家,你会想到谁?是“情爱大师”渡边淳一,是推理“三冠王”东野圭吾,还是荣获奥斯卡金像奖终身成就奖的宫崎骏?

于我而言,有一位老者,首先会出现在我的脑海。他的诸多作品,不会过分追求文学造诣、艺术手法,而是结合亲身经历,将自己想要传达的思想、感悟向读者娓娓道来。他,就是被誉为日本“经营四圣”之一的稻盛和夫先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稻盛先生的《活法》一书自2004年出版以来,已经成为百万畅销书,特别是在我们中国,其发行量超过了400万册,同时还被翻译成15种语言在全球发行。它主要讲述了稻盛先生的人生观:

人生的目的就是不断提高心性,磨练自己的灵魂。

作为《活法》的续篇——《心》,于2019年在日本发行,是稻盛先生回顾一生八十余载的生活、历经五十多年的经营之道总结得来的。他写《心》的主要目的,就是用自己的实践哲学来启示我们:

以“心”为本,提高心性,满怀“利他之心”,方能成就自己的光辉人生。

读完《心》这本书,我们可以领会稻盛先生的处世哲学有哪些?

一、抓住机遇,直面失意,跨越求学坎坷

1932年,稻盛先生出生于鹿儿岛市,父母经营一家印刷作坊,过着朴素的日子。而在“二战”后,家中的房子、作坊变成了一片废墟,父亲丧志,母亲挑起了大梁,依靠变卖衣物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稻盛和夫的学生时代,遭遇过一连串的打击。

上小学时,他就患上肺浸润(肺结核初期症状);学习不用功,成绩平平,小升初考试两次败北,自己和父母都彻底失去了信心,这一生似乎与读书无缘了;后来家中陷入贫困,他只好打算高三毕业就去找工作,以减轻家里的负担,而不敢奢望能够读大学。

然而,这一切的转机,要从恩师不断鼓励他开始。尤其是小学班主任老师,先后两次家访,说服稻盛先生的父母,让他坚决要上中学。兴许是被老师的热情打动了,稻盛先生第三次终于考上一所私立中学,而后进入高中,再后来又上了本地的一所普通大学。

就这样,稻盛先生的人生导师,在他灰心丧气时又拉了他一把。珍视读书机会,是稻盛先生改变命运的前奏。

进入大学后,稻盛和夫不再虚度光阴,而是刻苦学习,成为同学心中的“学霸”,毕业时获得导师的帮助,进入一家绝缘瓷瓶公司从事研发工作。这为他后来提升科研能力、改变思维方式和丰富经营理念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每个人遇到挫折,或许也会和稻盛先生一样,心情沉重、郁闷,甚至还会觉得自己很倒霉,就像被戏弄的小丑,总会被嘲笑、讽刺而无所适从。但是当机遇来临时,我们需要好好把握它,把心沉静下来,进行自我救赎。

二、坚持利他,永不放弃,成就辉煌事业

越过崎岖的学习之路,稻盛先生转而又掉进了工作的大坑中。京都的这家瓷瓶公司经营困难,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而员工待遇得不到保障,工作不积极,甚至搞罢工,百般阻挠生产和销售过程,许多同期入职的同事对公司不抱有任何希望,就陆续递交了辞呈,最后只留下稻盛先生一人苦苦硬撑。

“既来之,则安之”,他从失落中走出来,改变了心态和思维方式,克服恶劣的工作环境,埋头钻研,创造出领先于世界先进技术的新型陶瓷材料,帮助公司渡过了难关。但好景不长,一向坚持正道、一心为公司发展着想的他,免不了与道德素质低下的工会成员发生冲突,特别是经常批评那些煽动员工罢工的工会干部。由于遭到嫉恨,稻盛先生曾经被工会成员偷袭围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年后,27岁的稻盛先生,创立了京瓷,担任社长、会长。公司成立之初,稻盛先生与相信他、追随他的7位伙伴一起辛苦打拼,多次登门拜访,向每一位客户耐心讲述京瓷产品的特色,让一家很不起眼的街道工厂,逐渐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实现了质的飞跃。

1984年,稻盛先生成立第二电电通信公司。同年他以个人名义出资设立稻盛财团,创设国际奖项“京都奖”,于每年11月表彰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士。此外,他还创建盛和塾,无偿传达自己的实践哲学,帮助中国、日本、美国、韩国等国家的中小企业主提高心性、开拓经营。

2010年,稻盛先生应邀担任会长,重建、拯救破产的日本航空公司。仅用了两年半时间,日航的股票再次成功上市,稻盛先生用必胜的决心,打破了日航破产无疑是铁定事实的僵局。

从最初从事一家绝缘瓷瓶公司的研发工作开始,到创立京瓷、第二电电、稻盛财团、盛和塾,再到帮助日航成功“翻身”的诸多经历,稻盛先生遭受的苦难不胜枚举,为何他总能化险为夷,成就“不败神话”?明明是一手烂牌、无人敢接的烂摊子,他为何能够打得如此漂亮?

答案就是,“一切成功都归结于利他之心。”

稻盛先生心系民众,把自己和员工同公司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坚持以为人民、社会和国家做出应有贡献为目标,强调以“作为人,何谓正确”当作经营判断的基本法则,不断激励自己和员工永不放弃,战胜千难万险。

在职场上,面对领导的顽固、同事的排挤、繁重的任务等等,我们难免会有失意的时候,特别是自己付出许多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而其他人凭借投机取巧的方式却能够收获颇丰。为此,我们很可能会自怨自艾而又满腹牢骚,认为自己遭受了不公正的对待。

然而,如果我们过分纠结于这些外在问题,就会闷闷不乐,甚至愤世嫉俗,无暇关注如何提高心性、提升内在修为,就会让我们身陷囹圄、沦为我们讨厌的他们,这不利于我们的身心发展。

人生由“心”造,眼前发生的一切,痛苦或失败,喜悦或成功,都是自己内心吸引而来的。坚守正道的人,始终是要吃苦的,然而这是对自己心性的磨练,是为了让自己内心变得更加强大、意志更加坚定!

三、心怀良善,不忘感谢,拥抱幸福人生

《心》的精髓不仅体现于“利他之心”,而且还表现在“感谢之心”上。

从《心》中我们知道,稻盛先生几乎将人生的大部分心血、精力全都倾注于工作之中,忙于研发技术,学习经营之道,并时刻关注日本乃至全球人民的祈求,告诉我们如何实现人生的目的、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回忆过去八十多年的生活,稻盛先生要感谢的人、事和物实在是数不胜数。其中,最重要的是一直默默支持他、陪伴着他的妻子。

在瓷瓶制造公司里,稻盛先生和妻子还只是同事关系。从担心他饮食不健康给他坚持每天送盒饭起、帮助他把生产好的产品交付给客户,到后来追随他创业、嫁给一贫如洗的他,再到对三个女儿的家庭、学校教育,妻子都没有让他操心,却独自扛下了所有事务,让他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相守相伴长达半个多世纪,稻盛先生对妻子是有些愧疚的,因为他很少也实在没有时间陪伴妻子和女儿享受天伦之乐。但是我想,她能够理解、体谅丈夫的难处:创业的艰苦,就像巨大的山峦压在他的肩上,对于家里的事,他可能真的无暇顾及了。

正如书中写道:“爸爸只有偶尔才能与我们同桌吃饭,因为机会珍贵,我们就会使劲跟爸爸讲学校的事情,但爸爸总是心不在焉,一定因为脑子里全都装着工作,所以我们就什么都不再说了。”

从女儿的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能够遇到如此贤良淑德、相夫教女的妻子,是稻盛先生一辈子的幸福。因此,他对妻子真挚而深切的感激,一定溢满了他的心头。这是守护他一生的温情和爱意。

写在最后

稻盛先生之所以能够享誉全球,归根结底是因为他始终保持一颗正直善良的心,以“利他之心”、“感谢之心”立足于世界之林,这在《心》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本好的作品,总是可以引发读者思考,就像甘醇的美酒,令人回味无穷。我们可以仔细品读,领悟稻盛先生的人生智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世间的一切始于心,成长于心,最终又归于心。

愿我们都能给心灵留下一片净土,培育良善心根,追求美丽人生。

-The end-

/网络(侵删)

文/冰川林青——202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