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周晓宇 统筹/王梅梅】滕代远,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工农红军的早期创始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领导者之一,也是新中国人民铁路事业的奠基人。近日,红船编辑部采访到了应邀出席”红色基因在民营企业中传承”论坛的滕代远之子、海军西沙部队原后勤部部长滕飞,听他讲述他与父亲经历的那些峥嵘岁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滕飞在论坛中讲话

谈起父亲滕代远,滕飞总是有讲不完的话。

父亲与彭德怀是老战友,多次并肩作战

1928年7月22日,国民党军湖南省独立第五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于湖南省平江县举行武装起义,成为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后的又一著名起义。这次起义的领导人中,便有滕代远和彭德怀。

滕飞说,平江起义前,滕代远已是一名入党三年的老党员,又是湘鄂赣边特委书记,在党务政治工作上经验十足,而彭德怀虽然具有丰富的战斗经验,此时还是一个入党几个月的新党员。

这并没有妨碍两人在革命工作中形成战斗默契,“一老一新”两名党员在党务、军务上互相协作,彼此配合,于1928年7月22日成功组织发动了平江起义,粉碎了平江的反动武装,成立了工农红军第五军和平江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创建和发展了湘鄂赣苏区。

平江起义成功后,滕代远与彭德怀率领红五军向井冈山转移,与红四军会师。在井冈山,两人的革命默契再一次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保卫和巩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滕代远(图片来源于网络)

井冈山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彭德怀与滕代远率领红五军与红四军会师后,蒋介石调集了湘赣两省18个团约三万人的兵力,兵分5路对井冈山进行第三次“会剿”,企图一举摧毁这块红色根据地,井冈山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1929年1月4日,毛泽东在宁冈县柏路村召开红四军前委、湘赣边界党和团特委、红四军和红五军军委以及边界各县县委联席会议。

会上决定,红四军主力向赣南进军,发展新的游击根据地,红五军部队再加上红四军第三十二团王佐部队100多人和各县地方武装担任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任务。但这项决定在红五军的内部产生了两种意见。

“绝大部分红五军同志认为,我们是来会师与革命根据地取得联络,现在任务已完成,应立即回到湘鄂赣边区,为什么要让我们守山,红四军下山?”滕飞说,只有少部分人认为应该接受会议指示。

这少部分人里,就有滕代远与彭德怀。二人决定,去做通红五军战士的思想工作,保卫井冈山后方,使红四军主力安全脱离敌军包围,发展新的游击根据地。

这场仗打了三天三夜,红五军最终还是撤离了井冈山。尽管如此,滕飞说:“他们二人这次思想行动上的高度统一,为日后他们率红五军打回井冈山立下了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井冈山资料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抗战时期,两位领导了平江起义的老战友又一次走到了一起。

1942年5月,八路军前方指挥部参谋长左权在日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发动的大“扫荡”中不幸牺牲。关键时刻,滕代远临危受命,接任八路军前方指挥部参谋长职务。

滕飞介绍,对于接任者,当时的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提出了三个人选,分别是林彪、叶剑英和滕代远。

当时,林彪正在养伤,叶剑英则在延安主持军委工作。滕飞说:“只有我父亲身在前线,又是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的副校长,因此中央军委最终决定由他来接任,与彭德怀搭档指挥华北战线。”

抗日战争胜利后,滕代远任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常委。参与指挥上党战役和平汉战役,解放了大片地区。期间还参加了国共两党和平谈判。

新中国铁路事业奠基人

在解放战争飞速推进的时候,滕代远放弃了原先熟悉的军旅生涯,转到铁道部工作。

1948年11月,滕代远任中国工农革命军事委员会铁道部部长;1949年兼任中央军委铁道兵团司令员、政治委员。新中国成立后,滕代远任第一任铁道部部长,并主持了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让“天堑变通途”,为新中国的铁路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当时全国的铁路交通线遭到了很大的破坏,支援解放战争取得最后胜利,部署全国范围的铁道抢修任务刻不容缓,”说起父亲与中国铁路的故事,滕飞眼中满是对父亲的敬佩。“他当时提出‘解放军打到哪里,铁路就修到哪里’,带领着解放军战士克服各种艰难险阻修建桥梁、铁路。”

滕飞接受红船专访

1949年,人民解放军兵临长江,准备发动渡江战役和渡江作战。抢修津浦铁路是支援渡江战役和渡江作战的当务之急。滕代远命令铁道纵队不惜一切代价,抢修好铁路。铁路抢修好后,滕代远给铁道纵队发去贺电说:“这一任务的完成,对解放全中国,接通津浦线,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军事意义”。

在滕飞的记忆中,父亲虽然是新中国首任铁道部部长,却从来没有“部长”作风。

“建国初期,二连浩特的铁路成功修成通车,父亲带着部里的局长干部去参加通车典礼,结果来接他们出发的车在半路上出事,来不了了,”滕飞说,“父亲索性步行前往典礼现场。当时天寒地冻,现场的干部群众都以为他不会来了,看到他冒着寒风来了是既高兴又感动。”

作为新中国首任铁道部部长,滕代远经常需要出访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去考察学习他们优秀的铁路管理体制。

“在国外考察学习时,只有他会卷起起袖子帮铁道工人抬铁轨,在一众西装革履的外国部长面前,显得格格不入。”滕飞说,父亲这种亲力亲为、吃苦实干的精神一直延续到了对孩子的家风教育中。

男孩子要学会吃苦,滕飞入伍谨记父亲教诲

滕代远规定,凡是填报个人档案资料,在家庭出身一栏,自己家的孩子只能填写“职员”。他认为,从国家主席到总理,从部长、省委书记到科长都是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人员,也就是职员。

“他常说我们不能有任何特殊感,工人、农民的孩子和我们一个样,甚至许多地方比我们还强,我们要好好向工农子弟学习。”滕飞说,父亲对自己交代最多的,是“男孩子要学会吃苦,哪里艰苦去哪里,哪里危险去哪里,哪里困难去哪里。”

1968年,滕飞参军入伍后,滕代远便给滕飞写了一封信,信中他对滕飞提出了一个严格要求:“随时准备和敌人拼刺刀。”

腾飞也一直谨遵父亲教诲,入伍后便一直向上级领导请求能够到前线,到最接近打仗的地方和单位去。他说:“父亲对我的严格要求,是我不断要求上前线,到一线作战部队的思想动机与动力源泉。”

滕飞与夫人

1970年,滕飞在执行一次公务时不幸身负重伤,造成左肩骨折,右肩后扁骨粉碎性骨折,一度病危,昏迷二十多天后才脱险苏醒;1983年滕飞来到广西边防前线,并参加了收复靠矛山的战斗;1985年,滕飞从野战军部队调到海军南海舰队,先后在529舰和503舰上服役。在此期间,随舰队成功打击了南海周边国家企图侵占我国岛礁的嚣张气焰。

滕飞说,在海军服役时的一些细节经历,他至今难忘。

1987年年初,由502舰与503舰组成的海军873编队执行联合国决议,赴南海海域巡逻。回忆起这段往事,滕飞表示,虽然条件艰苦,但战士们无不充满着激昂的斗志。他说:“我们都做好了一切战斗准备,坚决打击侵占我国南海主权的外国舰队。”

有一次,503舰政委邀请滕飞给舰上战士做动员报告,滕飞通过军舰内舱扩音器给大家讲话,分析此次南海巡航任务的重要意义,介绍南海周边国家侵占中国岛礁的严峻形势,鼓舞战士们要战胜一切困难保家卫国。听了滕飞的动员讲话后,战士们斗志昂扬,在舰上唱响了《我爱祖国的蓝天》与《人民海军向前进》的雄伟歌声。

从1968年入伍开始,不管是当普通士兵,还是后来当师政委,滕飞都在条件艰苦的边疆海岛,他始终没有忘记父亲滕代远的那句“哪里艰苦去哪里,哪里危险去哪里,哪里困难去哪里”。

滕飞,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1968年参军,历任班、排、连、营、团长、师政委。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海军舰艇学院、国防大学战役指挥系,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和南海捍卫主权对越作战等战役,立三等功两次,被国防科工委、海军授予“优秀军官”称号,受到过老一辈革命家朱德、邓小平、罗瑞卿、张爱萍的接见。

滕飞父亲滕代远,湖南麻阳县人,1937年任中央军委参谋长,1942年任八路军参谋长并参与北方局工作,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奠基人。母亲林一,河北武邑县人,1935年参加革命,莫斯科东方大学战略情报系的高材生。1937年后在延安情报中署中共中央社会部担任科长、社会部秘书长等职。后带领战略情报分队步行一个月,到达抗日最前线开展情报工作,被左权等首长和战友们称赞为“美女特工”。

滕代远与林一共有5个儿子,分别是长子滕久翔、二子滕久光、三子滕久明、四子滕飞、五子滕久昕,除长子外其他4个儿子先后参军。【本文根据滕飞先生专访,结合相关资料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