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九百多年前的北宋年间,一位胸怀天下的巴蜀少年沿长江顺流而下,又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中原腹地,黄河之滨的都城汴京。当时的东京汴梁人口逾百万,物华集南北,城垣宏大,人才广硕。在这里,他被主考官欧阳修笔锋一转,点为天下第二才子。昔日的追梦少年历经了宦海浮沉,经历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写下了数千篇流传千古的诗词名文,堪称豪放词作一派大家,他就是宋代大文豪苏轼苏东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我们远望东去的流水时,不禁会吟诵“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每逢明月东升,思念至亲之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总会脱口而出;生活中不如意时,“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句子常常能给我们慰藉。

千百年来,苏轼的诗词已经融入到百姓的血肉之中,成为人们思想情感的丰厚养料。

苏轼是诗人、词人、画家、散文家、书法家也是美食家和佛教徒,那么他是如何少年成名的?进入仕途后会一帆风顺吗?他又有着怎样的儿女情长呢?一个个谜一样的问题构成了苏轼传奇的一生。

经长江逆流而上,穿过风光旖旎的三峡,便进入了中国西南的一个大省—四川。

在四川眉州的眉山城,一个杰出的文学世家让这座小城闻名天下,这便是苏家。

北宋时期的苏家诞生了名震天下的“三苏”,父亲苏洵、长子苏轼、次子苏辙,也就是这父子三人占了唐宋八大家中的三席之地。

眉山古为蜀国之地,公元496年正式建县,北宋太平兴国元年改名眉山县。

蜀中多才子,三苏天下奇。以三苏为代表的眉山县历来人才辈出,仅北宋、南宋320年间,嘉州、眉州一带(即今天乐山市范围)共考中进士1100余人,眉山就有886人。

《宋史》为四川文人立传的有158人,眉山占26人,可谓巴蜀人文第一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这是过去在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三字经》中的一则故事,讲的就是苏轼的父亲苏洵。

苏洵年轻时不好读书,喜欢游玩,二十七岁时在夫人程氏的劝导鼓励下,才从此闭门谢客,日夜攻读,表现出惊人的毅力和远大抱负。

但苏洵两次赴京应试均名落孙山,又目睹朝政败坏,决心不再走科举进仕之途,愤然烧掉过去数百篇文稿,集中精力研究诸子百家学说,探索历代兴亡原因,悉心教导儿子苏轼和苏辙,寄希望于后人。

他的散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串璀璨夺目的明珠,他的文章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言语锋利。

《机策》、《权书》、《衡论》、《史论》都是其成名代表之作,《六国论》一文仅用六百字总结了战国末年六国败亡的历史教训。

在这样的人文环境和家庭氛围中成长起来的苏轼,自小聪慧过人。

他六岁入学,不久就能将一百卷共约75万字的汉书抄写三遍,有人从其中随意举出一字,他便可由此字开始一直背诵下去,没有一字差错,其扎实的基础令人叹为观止。

十岁时,苏轼已经写出瑰丽的词句,可谓才华横溢。

父亲苏洵对两个儿子要求严格,寄予厚望,他经常隔窗聆听孩子们背诵古今经典名著,及时纠正他们的读音之误。

在苏轼六十多岁被贬居海南儋州时,有一天晚上还做了梦,梦到自己儿时在父亲的监督下课书写字,醒来之后他写下诗句:夜梦嬉游童子如,父师检责惊走书。——《夜梦》节选。足见父亲对他要求之严格,影响之深远。

相传苏宅古井旁有一棵黄荆树,就是苏洵为了约束自己,激励苏轼、苏辙兄弟俩勤奋攻读而亲手栽植的,俗语云:“黄荆条子下出好人”。

有这样的一个父亲,有这么严格的家教,苏氏兄弟的成才也就是必然的了。

苏轼的母亲程氏也出身名门,自幼熟读诗书,深知礼仪,成为两个儿子的启蒙老师,她从小教育两个儿子学古圣贤,读书重在修身、治世,特别注意培养品德,要为人正直无私。

程氏夫人去世后,司马光为她写《墓志铭》说:贫不以污其夫之名,富不以为其子之累,知力学,可以显其门,而直道,可以荣于世,勉夫教子,不愧为古代一贤母。

在眉州三苏祠中,还有一个苏轼与乳母任采莲的蜡像,据说苏东坡出生后母乳不足,家人就请了农家妇女任采莲给他当奶妈。

任采莲一生工巧勤俭,至老不衰,她身体硬朗,一心一意抚养苏轼从幼至长,并且还照顾了苏轼的三个儿子。

老人七十二岁时在黄州去世,苏轼特地为乳母撰写了一篇《乳母任氏墓志铭》,由此可见乳母在苏轼心中的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腹有诗书气自华。自小苏轼家中就有各种书籍插列满架,他与弟弟饱读诗书,在熟记经史、书法习字的功夫上已经胜过其父,如此良好的家庭教育造就了才华横溢、自如洒脱的苏轼。

宋仁宗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五月,少有志操的苏轼、苏辙兄弟跟随父亲来到都城汴梁,等待着秋季的考试。

这对于父子三人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父亲苦心孤诣的教育会是什么效果,两个儿子的十载寒窗又能否取得相应的回报,这场至关重要的科举考试是否会改变苏轼的人生命运呢?

当时的北宋文坛代表人物是欧阳修,欧阳修是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赵宋开国,统治者沉浸在暂时的承平安乐的环境里,文坛上盛行一种内容空泛、形式华美、堆砌雕琢的西昆体,同时,四六骈文泛滥,而且特别盛行于科场。

这种文风导致了社会广泛的反对,如柳开,石介,梅尧臣等都相继提出了革弊复古的主张,欧阳修则是这一运动的代表。

他以自己旗帜鲜明的诗文革新理论和丰富的艺术实践,团结影响了一大批作家,共同把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推向了高潮。

宋朝科举制度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解试,是由各州府举行的;第二个阶段是礼部试,也叫省试;第三个阶段是殿试。

首场考试,苏家兄弟两人都轻松过关,而在最关键的第二场礼部考试中,本来可以稳拿第一名的苏轼却出乎意料的获得了第二名,这又是为什么呢?

苏东坡参加举人考试的时候,当时的主考官欧阳修看到他的这篇文章后非常赞赏,想定为第一,但是又害怕是自己的学生曾巩所写,为了避嫌就把苏轼写的这篇文章暂时放到了第二名。

苏轼就这样错过了一个做天下第一的机会,这可以算一个美丽的误会。

然而,九百多年后我们再回头去看,这个当年的第一名与第二名于苏轼在后人心中的地位来讲又有什么差别呢。

三场考试下来,苏家两兄弟凭借着出色的成绩被授予进士及第,此时的苏轼刚满22岁,苏辙仅仅19岁。

欧阳修对同僚说:“老夫当退让此人,使之出人头地。”他说三十年之后将再无人记得欧阳修。

就欧阳修的政治地位和文坛领袖的身份,对苏轼如此之高的评价,足以使他一举成名,天下皆知。

在这次科举考试中,欧阳修还选拔了曾巩等一大批才华横溢的考生,又通过苏轼兄弟结识了其父苏洵,而在此之前,他还通过曾巩认识了王安石。

从此,六大家共同崛起于北宋文坛,开创了宋代古文创作的新局面,他们对平淡古朴、内容充实的诗文的提倡也彻底改变了五代以来泛滥于文坛的颓败之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仁宗嘉佑二年,苏轼的母亲程氏不幸去世,苏轼只得返回家乡服丧。

三年后,当苏家父子三人再度来到开封的时候,北宋最高级别的科举考试—制举考试即将举行。

不负重望,宋仁宗嘉佑六年八月,苏轼以所作五十篇策论,顺利通过制举考试,同时还取得了此前一百年间制举考试最优等级,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百年第一。

一鸣惊人的苏轼顺利踏入仕途,前途一片光明。

长路漫漫,锋芒毕露的苏轼又将在以后的人生中经历怎样的大喜大悲、大起大落呢?

谁使爱官轻去国,此身无计老渔樵。——《题宝鸡县斯飞阁》

苏轼一生担任的第一个官职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也就是协助凤翔府知州办理公务。

凤翔位于陕西西部,苏轼刚上任便遇到了一位为政的劲敌,那就是他的上司太守陈公弼。

苏轼上任之后,当地的同僚都知道贤良方正,能言直谏,于是都叫他“苏贤良”。

陈太守认为苏轼太年轻,要做好本职工作,对他写的好多文章也是经常修改,而苏东坡心里很不高兴。

后来等到苏轼成熟后,他才慢慢体会到陈太守的良苦用心,太守是担心苏轼年轻气盛、恃才傲物,影响了前程,所以才对他来了个下马威。

苏轼一生只写过七篇墓志铭,其中就包括陈太守,除了司马光的,这是最长的一篇铭。后来,苏轼更与陈太守的儿子陈慥成为了终生好友。

在凤翔任期三年之后,三十岁的苏轼被调往朝廷任职。

然而意想不到的是,初出茅庐的他竟与当朝宰相王安石发生了严重的政治冲突,几乎使他命丧黄泉。

参考资料:《宋史》、《苏东坡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