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多数朋友都知道唐宋八大家,因为中学语文、历史课本里都出现过,记忆力更好点的应该还是知道他们发起过一个古文运动;同时我也相信有不少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韩愈柳宗元他们为啥要发起这个运动?是喜欢复古风么?

借着这个问题,打算和大家分享一下传统文学的一个大致脉络;还是老规矩,这么宏大的命题,几千字、一篇文肯定说出清楚;混沌只是想用大白话,以普通人的视角,非常粗略地描绘一个外在的、概念性框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韵文、散文、骈(读pian音)体文

通常来说,文学的发达,韵文必先早于散文,中国古代同样如此。

韵文,即词句整齐且讲究韵律,甚至大多数句子结尾都要使用同样的韵母,以求押韵。广泛的来讲,《诗经》《楚辞》以及后来诗词曲都可以叫韵文。

散文,在本文并不是指的和说明文、议论文等并列的现代散文体裁,而是和韵文对应,不太讲究韵律而层次不齐的文体。通俗的来说,不押韵、不注重排偶的散体文章都可以叫散文,包括经传史书等,如《论语》《孟子》《史记》等都属于散文。

东周时代,散文逐步兴盛起来;西汉时代,散文发展到了顶峰,如《史记》,被鲁迅先生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然而从西汉末年开始,文章逐渐开始追求一种“美感”,用词尽量华丽,语句太长太短都不行,且尽量用双句,最终形成汉魏体的骈文。

骈文,又叫骈体文、骈俪文、骈偶文,通常两两相对而成,因为常用四字句、六字句,也被称为四六文,或骈四俪六,讲究对仗工整、辞藻华丽。

知名的骈文有《哀江南赋序》、《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等,大家可以自行去感受一下。

汉魏时代的骈文,“症状”还算轻,到了南北朝,已经“病入膏肓”:为了华丽而华丽,为了对仗而对仗,通篇都是华丽辞藻、排偶语句的堆砌,而实际上不知其所云、空洞无物。

二、古文运动

骈文在两晋南北朝的逐渐“极端化”,终究会引起反弹。所谓物极必反,中唐时代,文学家、思想家韩愈率先把先秦及汉代的散文称为“古文”,并倡导发起古文运动。主张摒弃骈文华而不实的作风,追求质朴自由、言之有物的文风,得到了柳宗元的响应和支持。

当然了,古文运动也不仅仅是文学革命,也有借助先秦两汉的文风进而复兴儒学的意思(儒学的复兴,即宋学或理学的诞生,见拙作《读过《爱莲说》,知道作者么?北宋五子恐怕会超出你的知识范围》)。

古文运动分为两波,唐代韩愈柳宗元为第一波,到晚唐时代趋于衰落;宋代,以欧阳修为代表的一批文人,继续推行古文运动,使散文走上了平实通畅、反映现实的道路。

后人把两次参与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尊称为唐宋八大家;两次古文运动合称为唐宋古文运动。

补充一点,古文运动之后,骈文也并没有消失,只是不再具有主流影响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唐诗、宋词、元曲

文章是来源于语言,那么诗是源自于歌谣。

先秦时代的诗,如《诗经》《楚辞》,基本上是可以唱出来的。

到了汉代,流行风尚变了,人们不再喜好先秦时代的雅乐;汉武帝时代,设立新乐府,采集民间音乐,配上词句,就是汉
代可以唱出来的诗——汉乐府诗;先秦时代的诗渐渐演变成不再能歌唱的五言诗。

隋唐时代,五言、七言诗大放异彩,称之为唐诗;然而汉乐府又渐渐的不再流行,人们又开始喜欢胡人的燕乐;开始安装燕乐的调子去填词——就是宋词的前身。

到了两宋时代,宋词大放异彩,此时,词还是可以合乐唱出来的。

元代,大概是人们又喜新厌旧了(像极了渣男),词也不会唱了;而元曲成为新的可唱的体裁。

到了清代,大部分元曲也都不会唱了……

不能唱之后,唐诗宋词元曲也只能成为文学的一部分,相信大家对于它们都非常熟悉,就不再单独举例了。

合理怀疑,若干年后,后人拿到现代的流行歌曲的歌词,也会发出感慨:这玩意儿也能唱?

文由混沌减压机原创,为读史笔记系列第二十三篇;从三皇五帝到唐宋元明清,咱们慢慢聊。如若喜欢,欢迎关注、点赞、转发、评论,您的支持是我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