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死亡,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界定,即便是医学,对于死亡的界定也是有争议的,比如:科学家就发现,人类的心脏停止跳动时,大脑还会继续运作。因此,目前比较主流的看法,死亡指的是脑死亡,也就是说,大脑停止了运作。惧怕“死亡”是生物的本能,所以怕死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人怕死其实有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不清楚人死到底会去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这个问题,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解释。这回我们主要聊一聊从科学上,应该如何看待这件事情?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人大概就是肉体+意识。有的文化认为是肉体+灵魂。当然,由于科学上无法证明灵魂是否存在(这里并不是说灵魂不存在,只是说我们没办法证明它存在)。因此,我们姑且就论证一下肉体和意识在死之后到底去了哪里?

人死后,肉体去哪儿?

如果我们从微观的角度看待人体,人体主要就是由原子构成的,其中氧的质量占比最高,其次是碳。这些原子会构成分子,比如:水分子,有机分子等。这些分子构成一些基础物质,比如:蛋白质,水,脂肪等等,这些物质最终构成了人,这是人的物质基础。在自然界中,各种生物都是如此。

在古代,主要是依靠土葬。依靠这种方式,那人体的肉体实际上是会被微生物所分解,最后留下一副骸骨。微生物分解后,原本的肉体会进入到大自然当中,碳原子和氧原子会参与到碳循环当中,当然也有一部分的氧原子会进入到水循环当中。最终,人死后的肉体实际上会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如果是依靠火化,实际上在火化的过程中,构成人体的碳原子就会直接进入到碳循环当中,这和土葬虽然过程不一样的,但结果是类似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能更多的人是好奇:意识(或者说是灵魂)到底去了哪里?

人死后,意识去哪儿?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科学家一直以来都在研究人的意识。科学家发现,如果我们让0~2岁的小孩子来照镜子,他们是很难区分出镜子中的是自己,意识不到“我”的存在,也就是说,他们很可能是没有自我意识的。

要知道,对于绝大多数成年人而言,认识到“我”的存在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而且科学家还发现,有一部分的自闭症患者是无法意识到“我”的存在,他们很难描述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情,很难使用“你我他”这样的人称代词。而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意识到“我”的存在,逐渐拥有自我意识。

类似的实验,科学家还在许多动物身上进行过。其中科学家戈登·盖洛普就曾经做过一个非常有名的“镜子实验”。他先对一个猩猩进行麻醉,然后在猩猩的脸上画了一些红点。然后他让猩猩醒来之后照镜子。结果,盖洛普就发现猩猩可以很快地意识到自己脸上出现了红点,并且试图去抹去。

类似的实验,许多科学家还在许多其他的动物身上实验过,结果,他们就发现绝大多数的动物是不具有自我意识。

比如:猕猴哪怕是照上好几天的镜子,也无法看出镜子里的是“自己”。常见的宠物,比如:猫和狗都无法意识到镜子里的“自己”,因此,它们其实也属于没有自我意识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科学家仅仅发现有10种左右的动物是能够意识到镜子的“自己”,比如:海豚。

那自我意识和什么有关呢?

科学家就发现,自我意识的物质基础很可能是镜像神经元。镜像神经元细胞大多分布在控制运动的控制区。正是因为它们的存在,我们才可以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不过,客观地说,目前科学家也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镜像神经元的工作原理。他们是通过检测动物在识别各种动作时大脑的电信号而得出的结论,目前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不过,这也是人类对于“意识”研究走得最远的一步。如果“自我意识”的物质基础真的是镜像神经元。

那么,当一个人死后,由于大脑已经停止工作,这也就意味着此时的人就不具有自我意识。也就是说,当人死后,意识就消失了,它并没有去哪,也不能独立于肉体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