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末的日子总是短暂,明天就是周一。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篇文章,一个留学生的励志之路,或许目前的形势对留学生来说有些“残酷”,但相信阳光就在不远的将来。

从10年到现在,已经在香港漂了10年。

经历了这些年的风风雨雨,自己仿佛又获得了“重生”,比起20岁的自己,我更喜欢现在。

虽然容颜不再是18岁的光鲜亮丽,但整个人却变得更加独立、豁达,对自己的人生方向也有了新的掌控。

或许这样的改变,即使呆在国内,经历过更为漫长的岁月打磨,也终会发生,可我觉得,只有以出国的方式,才会来得迅猛、彻底。

圆自己一个留学梦

在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开始安排我的未来:

好好学习、品学兼优、读好的大学、弄个研究生、找到好工作、找到好的另一半、生个聪明灵力、听话懂事的孩子...

那时候的我既没有小孩子的反骨,也没有认为父母的安排有什么错,相反在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下,让父母满意可能就是儿女最好的选择。

真正让我打开世界观大门的时候则是到了我读大学。

按照父母的心愿,应该读完本科争取报送研究生,然后去事业单位找个工作。

可我发现,在我的身边还有另一种选择——他们想要出国留学

从大一开始他们就在讨论各种语言成绩,均分、论文实验...那时的我则对这些完全没有概念。

人生也许有多个转机,而我的转机发生在我最好的朋友身上。

我的朋友问我了个哲学性质的问题:“你将来想做什么?真的希望听爸妈的话,完成你都不知道将来做什么的考研梦?”

我使劲想了想才发现,我真的不知道我该做什么?甚至我都不知道自己可以把什么做好?什么真的适合自己?

看到我迷茫的表情,朋友和我说:“试试留学吧,走远一点,或许回头能更加看清楚自己想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的留学之路其实蛮不顺利的。比如语言考试,从复习到拜神,我什么都做了,可结果什么都不是...

爸妈那时候可没和我同甘共苦:“收收心吧!抓紧时间把研究生考了,你看看xxx家的孩子...”

父母的态度让那时候的我非常伤心,但也激发了我的努力小宇宙,更让我明白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和态度。

虽然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但有时候为了他们的面子,为了让孩子遵守他们的意志,他们观察到子女和自己的期望有所不同时就会出现这一幕。

那次之后,我想清楚了,必须要改变自己。

留学,我这一辈子,都要生活在他们的掌控下,我不是我自己,我是他们的扯线木偶,是他们期望的投影。

所以我比我上大学的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地渴望留学。

最后我幸运地如愿了。

毕业回家的时候,手里已经拿到了香港高校的offer.

我念了研究生,回归了父亲的计划,父亲也就无话可说。

自己的人生

需要自己面对

2010年,当我第一次踏足香港这片土地,行走在繁华与破败交织的街头,听着当时听不太懂的粤语,无比地喜悦。

我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从此以后,我的人生就属于我自己了!

香港的这几年,我经济和生活完全独立。

学校的宿舍位紧张,我一直在校外租房子,计算自己衣食住行的开销,维系家庭卫生和家电状况;我学会了做饭,用劳动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

我与父亲的对话中,不会再出现他每月该给我多少生活费的问题,我的学费也不用他操心——如果我不去留学,金钱就是我对他最直接的依赖。

国际电话、赴港签证为父母对我的掌控设置了第二道屏障。

他们没办法一天打七八个电话来找我,为经济考虑,电话里大家都要控制情绪。

“空降”这样的事情自然也不会发生,任何到访需要提前告知我,以安排他们的食宿。

人出生时,要被剪掉连接母亲的脐带,才会成为一条独立的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我家一样的中国式家庭,不论子女多大,父母始终觉得子女还是孩子,规划、操持子女的人生是一种责任,也是表达父爱、母爱的方式。

我父亲生气时的口头禅是“反正你现在也不用我管”,殊不知一个独立个体的生活,本就不该别人来管。

父母通过对成年子女经济或社会资源上的帮助,掌握了干涉子女人生的话语权,如果子女不得已需要依赖父母经济、社会资源上的支持,就会产生一条精神上连接子女的脐带。

子女如能甘之如饴,自是皆大欢喜;如果子女苦不堪言,这样一条脐带,还是早日剪断为佳。

当我离开香港时,我拥有PhD学位,会说流利的粤语,有一笔可以应付失业一年的存款。

我懂得什么叫做critical thinking和终身学习,更重要的是,我懂得自己的人生,需要自己面对。

留学后视野更开阔了

2010年如果我不留学,我的人生将大不相同。

我会按照父亲计划的那样,读书只为挤入北上杭深;

我会嫁给另一个人,也许已经生了孩子,还把父母接过来照顾孩子;

面对一线城市的高房价和同龄人攀比,即使每个月拿着五位数的薪水,也活得战战兢兢;

同时必须应付与家长同住的矛盾,为了生活上的琐事或单位上的人事斗争伤脑筋。

这两年我在美国,接触到更多不同教育程度、国家、种族的人群,视野进一步开阔。

我最开始接受的观点是,努力做一个别人说“好”的人,生活就会“好”。

可我现在越来越相信,一个人过得“好”不“好”,只关乎于自己。

是否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事业?

是不是和自己喜爱的人在一起?

有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

我的这些思想上的改变,可能令我与父母、原生家庭渐行渐远,但我深信,这才是积极的、正常的改变——如果没有变化,又谈何进化呢?

回望十七八岁或二十刚出头的自己,只觉得:

悟已往之不谏,觉今是而昨非。

封面图及部分内容参考: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