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不仅仅是学术

作者:思想地图

来源:思想地图,已获授权。

最近20年来,整体上看,农村一年比一年凋敝、破败、衰落,学术界和舆论界讨论了至少不下20年,很多人想了很多办法比如“乡村振兴”等试图去拯救农村,试图重现改革开放前的繁荣时期。但这是个伪命题。

振兴乡村像以前一样,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改革开放后的农业技术、农村组织结构与之前的小农经济,是彻底的颠覆,过去肯定是回不去了,农村也不可能再次一模一样的繁荣,而是现代化的“繁荣形式”,这是现实,也是未来。未来的农村和过去肯定是完全不同的。

现在各界出谋划策,千百种方法要振兴乡村,而几乎所有振兴乡村的方法都落入了一个最大的误区:仅仅就乡村谈乡村振兴。绝大多数在乡村的圈圈里绕来绕去,是振兴不了乡村的,这样搞,那样搞,基本上都是白搞。即使有点效果,振兴的效率也是极其低下的。

我们先一起分析下乡村为什么不能振兴。

什么是振兴?我的理解就是能赚钱、收入高。人均收入3000元肯定不是振兴,人均收入30000元应该就是振兴了(世界银行中等收入标准最低线是2.5万)。所以乡村振兴的唯一标准,就是农民人均收入的提高。

1.为什么现在提高农民收入很难?

这个和农业的2个特点有关:

农业的第一个特点:耕地有限。 农业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耕地,这是限制农业产值的天花板,而耕地面积是死的。我国18亿亩耕地,人均一亩三分地,现在农村常驻人口大约是6亿,农村人均3亩耕地。那么,这3亩地种什么致富?答案是种什么都不能致富。种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3亩耕地每年收入很难超过2000元。有人说,可以种经济作物啊?

这就牵涉到农业第二个特点:农产品消费市场有限。 人一天就只能吃那么多东西,这个是固定死的。主食、蔬菜、肉、水果,胃就那么多,吃了这个就吃不了那个,吃来吃去就这么多。而且现在很多人开始注重健康,节食。现在吃饭贵,贵的不是食材,而是加工、服务和地租。

而经济作物大部分最后还是吃的,消费市场也有限。也遵从供给需求平衡,种多了,就是“谷贱伤农”、“果贱伤农”、“菜贱伤农”。

比如搞产业扶贫,大家一窝蜂的种某一种作物,结果就是种什么,什么便宜。近年大家经常看到什么什么农产品滞销,要网友一起买。比如0.2元一斤的西瓜,0.2元一斤的橘子,白送的大白菜,还有滞销的枣子、苹果、土豆、大蒜、莲藕、花菜等等,蓝莓刚开始一小盒20元,结果一窝蜂的种蓝莓,最便宜的时候买过5元3盒。

多种并不一定多挣钱,就是受固定的需求所限制。 所以欧美很多国家的农业是,农民一起规划种植面积,很多耕地宁愿休耕,也不种植,甚至政府还给不种的地发补贴。通过垄断和计划性地减少供给,维持农产品价格。目的就是防止大家种多了,供给大于需求,价格下跌,大家都赚不到钱;防止“谷贱伤农”、“果贱伤农”、“菜贱伤农”。

现在世界银行的贫困线是每天2美元,每年730美元,合4964人民币;中等收入的标准是日人均收入10-50美元,合2.5-12.5万人民币。2019年中国农业产值70467亿元,6亿农民,人均11745元(包括成本),按成本占50%算,农业人均净利润5900元(亩均2000元,现实很难这么高),刚好比世界银行贫困线高一点。所以,仅仅靠务农,只能刚刚在贫困线上下。世界银行的贫困线,是有充分现实依据的。

2017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59元,已达到世界银行中等收入标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21元(包括农业和打工收入),达到世界银行中等收入标准,还要增长50%。

那么用什么方法才能把中国农民的年收入增长50%?从耕地有限、消费有限这两个农业特点来看,靠种地是绝对不可能翻一翻的。唯一的路径就是只能靠打工。

所以,现在仅仅就乡村谈乡村振兴是乡村振兴最大的误区。

2.农村的核心问题是城市

农业的蛋糕是固定的,做大农业蛋糕几乎是不可能的或者说难度极大,所以只能减少分蛋糕的人。农民离开城市,不再分农业的蛋糕,去吃工业和服务业的蛋糕。离开的农民不再吃农业蛋糕,剩下的农民就能分到更多农业蛋糕。无论是离开还是留下的都吃到了更多蛋糕。

乡村振兴的有效药方是城市,民营企业,是教育,是城镇化。 民营企业提高打工收入;教育提高人力资本,提高生产力。民企和教育一起让农民离开农村,也就是城镇化。

只有大量农民离开乡村,乡村才能振兴。如果4亿农民离开农村,那么留下的2亿农民人均耕地面积就是9亩,收入能涨3倍,这就是世界银行的中等收入水平。

纵观1978年以来中国的新一轮现代化史,是一个实现孙中山先生在1894年上书李鸿章时提出的“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局面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三农的遗留问题,其实就是对这四者不能有效回应的结果。背后的力量还是两个字——市场,市场会选择人,选择地,选择物,以及选择性地安排交通运输。

而在城市找不到工作、离不开农村的老弱病残幼,或者其他因为特殊原因无法融入现代社会分工体系的人。这些群体,就是“现代化的尾巴”。而依托于市场化的现代化,总是会留下尾巴的,市场解决不了没有效率的领域的问题。那么面对这条尾巴,要把它彻底割掉,就只能依靠政府发挥作用。那就是加强农村或者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

所以乡村振兴,真正迫切的是让更多农民定居城市。城市要提供给农民更好的定居环境,就业、教育、医疗等,要做好迎接农民的准备和保障,要让农民更容易在城市生活下去。农民有钱了,消费市场也扩大了,消费更多就需要生产更多,就业更多,经济良性循环。

从世界各国看,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农业人口减少的过程,也是城镇化逐渐提高的过程。城镇化高是经济发达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同时,农村人少了,留下的农民人均耕地多了,乡村振兴才有可能。

所以,如果真正的关心乡村振兴,就应该更多关注民企、农村教育、城镇化。改善民企营商环境;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建议政府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农村生均教育经费应该达到百强县平均水平的50%》;积极引导农民进城定居。

当下,很多人给乡村振兴出“歪招”,要吸引更多的人回到农村去,这是开倒车。20年前的农村,是多数人生活工作的中心,也是很多人的青春和记忆,而人们总是喜欢怀念自己的青春,如果可能,甚至会试图去重现自己的青春景象,这是感叹农村破败声音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种真诚的人文主义、人道主义的拯救农村,试图把农民束缚在农村土地上的努力,农民是不领情的。乡村传统的消失是现代化的必然结果。一切在时代背景下丧失了生命力的东西都会自然消亡,不足惜,惜也无益。相反,农村过去的传统大多依赖于过去的经济社会基础,并且与贫困并生,从人文角度留恋过去,在实际中往往是不人道的。

1978年,中国农村的贫困发生率是97.5%,而到2019年,这一比率变为0.6%,有8亿多人摆脱了贫困。我们当然可以就具体标准提出讨论,但温饱问题趋于解决,这是个不争的事实。解决温饱,不是因为同情、怜悯的真诚泛滥,归根到底是因为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现代化。

我们关注的重点不应该是整体的农村、农业,而应该更多关注个体的农民。抽象的农村并不会感受到贫穷,只有个体农民会。无论这些农民生活在农村还是城市,生活的地点并不重要,生活的品质才重要。

所以,农村核心问题的解决方案在教育,在城市,在企业,这都不是农村自己可以解决的。乡村振兴在乡村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