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平儿,我不是《红楼梦》里的平儿,我是聊历史的平儿。若要转载,请联系我授权哦~~~

辛弃疾写过非常多首《鹧鸪天》。

其中,有写相思之情的,如《鹧鸪天·代人赋》中的"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有写闲居生活的,如《鹧鸪天·代人赋》中的"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有写游宦生活的,如《鹧鸪天·离豫章别司马汉章大监》中的"聚散匆匆不偶然。二年遍历楚山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介绍辛弃疾一首很悲伤的《鹧鸪天》,可以说是令人百读不厌。最后2句更是过于真实,直击人心,充满哲理趣味,令人回味无穷。

鹧鸪天·送人
宋代: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从题目《鹧鸪天·送人》中的"送人"二字可知,这是辛弃疾在送别时写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基调十分悲伤,但是我们在解读的时候还是可以乐观一些的。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已经唱响了阳关曲,但是眼泪却还没有干,功名不过是多余的事,不如多多吃饭。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水天相接,无穷无尽的树木都向远处延伸;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厚重的乌云闷闷地压下来,好像将山的上半部分都埋住了。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古往今来的遗憾之事,是数也数不清的,难道只有离别才是悲伤之事,团聚才是欢乐之事吗?

辛弃疾的这首《鹧鸪天·送人》有两个版本,两个版本的不同之处,正在于"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这句话。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是如今的通行版本。

另外一个版本,则是来源于《四印斋所刻词》,仅仅跟通行版本有一字之差,为"今古恨,几千般,只今离合是悲欢"。

因此,若是大家看到"只今"版本,也不要诧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句词中,辛弃疾认为,古往今来的恨事太多了,不只有悲欢离合。

看前半句"今古恨,几千般"很消极,好像人生在世就会有无穷无尽的烦恼;但是,后半句"只应离合是悲欢"其实可以有更加积极的解读,那就是,糟糕的事情那么多,相比之下,离别也没那么悲伤了

当我们遇到失业、离婚等打击时,想一想"今古恨,几千般",可能就会觉得"只应失业是悲欢?",或是"只因离婚是悲欢?"了。

古往今来的憾事那么多,又怎么能沉溺在失业、离婚的悲伤中无法自拔呢?不如调整心态,为美好的明天奋斗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不要再说江头的风浪险恶了,另外还有人间的路途更加艰难呢!

辛弃疾的这最后两句,过于真实。乍一听十分消极,令读者觉得人生险恶,行路艰难。

但是,我觉得正确的理解方式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这个世界上,是会存在一些坏人坏事,我们必须接受和面对这个现实,而不是一厢情愿地认为世界很美好,心大到太平洋里去。

心态上,接纳了这个现实之后,在注意保护好自己的同时,仍然要好好热爱这个世界,好好享受生活。

因为,好和坏是相对的,有好才有坏。我们尽量避开险恶,拥抱美好,一样能收获幸福的人生。

切忌太过悲观,悲观是一种负能量,很容易吸引到一些不好的人和事。

这首词写于1178年,而辛弃疾出生于1140年,因此,写作此词的时候,辛弃疾38岁,处于中年。

那么,从出生到38岁,辛弃疾究竟经历了什么,让他发出"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的感叹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想,这可能是因为辛弃疾从28岁开始就漂泊各地做官目睹了百姓疾苦,但是自己的理想抱负却又久久难以实现吧!

《宋史·辛弃疾传》记载:"乾道四年(1168年),通判建康府……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迁仓部郎官、提点江西刑狱……调京西转运判官,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迁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1177年)……出为湖北转运副使,改湖南……"

在这期间,辛弃疾还呕心沥血创作了《美芹十论》《九议》这样的指导抗金之作,但是却没有得到皇帝的重视

皇帝见辛弃疾有才干,就调任他在全国多地轮流做官,哪里的贼寇最难治理,就派辛弃疾去哪里。其实,很多贼寇都是百姓受不了贪官污吏的压榨,才落草为寇的。

辛弃疾虽然在地方当官时,政绩出色,治理了不少贪官污吏,改善了百姓的生活境况,得到不少赞誉。但是,他想实现北伐抗金、收复失地的理想,却是遥遥无期的。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既是辛弃疾的心声,也是辛弃疾为官各地时,目睹的那些身处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的心声吧!

本文配图来源于网络,如果侵权,请联系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