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聊天哦!

凭着敏锐的目光,我们能在日常生活经验里发现许多相关的结构和模式。

在未来的日子里,你可以把找出这些有趣现象,当成一种美妙的智力冒险。

01

为何牛奶装在方盒子里,

可乐装在圆瓶子里卖?

几乎所有软性饮料瓶子,不管是玻璃瓶还是铝罐子,都是圆柱形的。

可牛奶盒子却似乎都是方的。方形容器能比圆柱形容器更经济地利用货架空间。

那么,为什么软性饮料生产商坚持使用圆柱形容器呢?

原因之一可能是,软性饮料大多是直接就着容器喝的。所以,由于圆柱形容器更称手,抵消了它所带来的额外存储成本。

而牛奶却不是这样,人们大多不会直接就着盒子喝牛奶。

如果牛奶容器是圆柱形的,我们就需要更大的冰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就算大多数人直接就着盒子喝牛奶,成本效益原则亦显示,它们不大可能装在圆柱形容器里贩卖。

不错,方形容器(不管容器里装什么东西)的确能节约货架空间,但牛奶一例中节约的空间,显然比软性饮料一例中来得更划算。

超市里大多数软性饮料都是放在开放式货架上的,这种架子便宜,平常也不存在运营成本。

但牛奶则需专门装在冰柜里,冰柜很贵,运营成本也高。

所以,冰柜里的存储空间相当宝贵,从而提高了用方形容器装牛奶的效益。

02

为何很多酒吧喝水要钱,

却又提供免费花生米?

有些酒吧一杯清水卖4块钱,但免费的咸花生却可随意索要。花生的生产成本肯定比水高,那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理解这种做法的关键在于,弄明白水和咸花生对这些酒吧的核心产品——酒精饮料的需求量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花生和酒是互补的。酒客花生吃得越多,要点的啤酒或白酒也就越多。

既然花生相对便宜,而每一种酒精饮料又都能带来相对可观的利润率,那么,免费供应花生就能提高酒吧的利润。

反之,水和酒是不相容的。酒客水喝得越多,点的酒自然也就越少了。

所以,即便水相对廉价,酒吧还是要给它定个高价,打消顾客的消费积极性。

03

为何下雨天

出租车司机却提前下班?

在大多数大城市,天气好的时候很容易就能找到空出租车。可要是碰上下雨天,想找空车可就难多了。

最明显的一个原因当然是,不少在天气好时愿意走路的人,碰上下雨天宁愿搭个出租车。

所以,下雨天时出租车更容易满载。

但一部分出租车司机在雨天会提前收工,造成出租车供应量较少,这也是一个原因。为什么有出租车司机提前收工呢?

根据一项调查来看,原因在于不少出租司机每天挣到了目标收入后,就不愿再干了。

在晴天,他们大半的时间都必须开着车到处寻找乘客,所以达到目标金额耗时更久。

可在雨天,由于出租车大多数时候都满载,他们能更快达到目标金额。

出租车司机在雨天早收工,从经济利益的角度来看是不划算的。毕竟在晴天早收工1小时的机会成本比雨天要小。

如果出租车司机们的目标是,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比方说一个月吧,工作时间尽量短,同时又让收入达到目标水平,那么应当在雨天尽量多干活,而在晴天多休息。

04

为何星巴克最小杯的咖啡

叫做“中杯”

星巴克是全世界最大的现磨现泡咖啡连锁店。

自1999年以来,该公司出售的咖啡都分为3种规格:中杯(容量12盎司),大杯(16盎司)和 超大杯(20盎司)。

但从技术上来说,普通的一杯咖啡,应该为8盎司,6盎司亦可。

连星巴克自己的泡咖啡说明书上也写着,“我们建议,每6盎司水冲兑两汤匙研磨咖啡。”

那么,为什么星巴克不卖标准杯咖啡呢?

实际上,星巴克是卖的。如果你找服务生要“小杯”,就能得到传统的8盎司杯装咖啡。但该店的售卖单上并未列出“小杯”,而知道这一点的顾客也很少。

“小杯”是该公司折扣最大的咖啡。小杯卡布其诺的售价比12盎司的高杯少30美分,但浓咖啡的量是一样的,又因为它包含的奶泡较少,味道更为浓烈,不少咖啡迷都喜欢。

星巴克营销“小杯”的秘密方式,使它成了一种歧视性门槛价格。阻止对价格不太敏感的顾客购买打折“小杯”咖啡的门槛,是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小杯”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大多数市场,为了发掘最划算的交易,对价格敏感的顾客会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努力。

如果你是个对价格敏感的购物者,很可能会碰到这样的情况:至少有一个朋友会发现星巴克“小杯”咖啡的秘密,并把它告诉你。

与此同时,对价格不那么敏感的顾客则继续安于享受20盎司的“超大杯”。

并不是所有价格歧视的例子都包含折扣门槛。

比方说,假设一家餐厅对65岁以上的就餐者提供半价晚餐,那么,35岁的就餐者就迈不过这道坎,达不到享受这一折扣的资格。

经济学家多把这一类的价格歧视视为单纯的细分市场,在此例中,划分原因在于:老年人的平均收入比其他成年人要低。

学会用经济学的方式去思考身边的事情,会使你更理性地生活。

不仅能帮助你在市场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之外,还有其他许多丰厚的回报。

《牛奶可乐经济学》

【美】罗伯特·弗兰克/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