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浙大应有忆,映日荷花别样红

河流镇学区杨强强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炎炎盛夏,酷暑七月,带着些许期待,我们阳信县“名校长”及教育干部培训班在西子湖畔、浙江大学开班了。短短几天时间里,专家的报告、学员的研讨、现场的教学,掌声不断,异彩纷呈,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心田,醍醐灌顶,耳目一新,令我对校长办学和管理学校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一、学生素养与教师素养并重,校长应更多关注教师素养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目前,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话题越来越多。我想,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就必须关注教师的核心素养,没有高素养的教师怎能培养出高素养的学生?因此,我们在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必须高度关注教师的核心素养,而且要千方百计,采取一切措施来提高教师的核心素养。

教师的核心(职业)素养是:师德好,业务精。教师的核心素养是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最基本保证。教师的人格魅力、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对学生、对教育效果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授业、解惑的能力,就是对教师应该具有的核心素养的高度凝练。当然,教师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信息技术能力、阅读能力也是必不可缺的。具备良好核心素养的教师,才能在工作中展现自己的才华,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学生;才能记得来路,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习总书记已经为我们明确了前进的方向,我们要努力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从几位专家的报告中,我们找出了答案:学生、教师、学校核心素养应当一脉相传。有学校、教师核心素养的支撑才谈得上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教育的发展对学校、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脚踏实地、勇于担当,明确自身所应具备的职业素养,通过学校、教师核心素养的提升带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为花季学生护航

周仁娣教授是专注于青春健康教育的。她告诉我们:作为教师,更应该做到“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为花季的青少年学生护航。她在这次研修班的教学活动中谈这样一个主题,主要是出于一个目的:就是要我们重视“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学校的领导、老师必须了解孩子,了解学生的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才能有效地管理、引导、教育孩子。

周教授告诉我们: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是以青少年的发展为主体的,教育的全部价值都应归结到青少年身上。提升青少年的生活品质,让他们健康的成长、幸福的生活是当代教育所要关注和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教育的真正核心所在。关注青少年的生命成长是关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之一。

周教授告诉我们教育要提前介入:是源头植树保护环境还是到下游抗洪抢险?教育要有前瞻性,要潜移默化的进行,不能等情况发生后才想对策;做人比读书更重要,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一样重要。我们学校要指导家长开展家庭青春教育,因为家长是孩子最直接、最安全、最适宜的青春健康教师。

我们学校的校长、德育主任,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必须面对选择、学会生存;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要能够承受挫折、坚忍不拔;要学会在竞争中不断充实自我,争取发展机会;要通过自身的健康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去感染和影响学生,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各种问题。克服自身发展中的各种困难,以获得个性的健全发展。

三、弘扬国学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浙江大学计翔翔教授的专题讲座高屋建瓴,引起了全体学员的共鸣。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所以党的十九大主要精神之一就是“四个自信",尤其是文化自信;而真正做到文化自信,必须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我们中小学的文化自信要建立在国学的生命底色上。“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国学是生命之学,是修心之学。通过“修心",可以提升生命境界,重塑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道德信仰。但是国学要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从中提炼出“优秀"的文化基因、文化要素、文化精神,才能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

我们坚持文化自信,首先要将国学的优秀文化精神根植于学生的生命中,落实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之中去,恢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进而对民族与国家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领悟到国学才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文化源泉。“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我们校长、教师要引导中小学生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扣好人生道路“第一粒扣子"。

文化自信建立在国学的生命底色上的方式方法,我们要变“教''为“育"。注重国学经典的体验与实践教育,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且要知行合一。将国学经典通识教育融入家庭、学校与社会,在行住坐卧的日常生活中,在对待父母、师长和同学的态度言行上加以应用实践,不断提高国学精神教育塑造灵魂、培育人格和启迪智慧的教学效果。

历时一周的培训匆匆而过,历经洗礼的心灵久久不能平息。浙大培训是一次文化的研学,是一次专业的成长,更是提升自我的一个新起点,培训的结束意味着新的开始,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相信有领导的关怀,专家的引领,同伴的互助,师生的奋进,我们阳信教育一定会走出一番“别样"美好的天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