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提醒大家在消费过程中睁大眼睛,不要在想当然、没有仔细阅读条款的情况下使用航司APP购买升舱产品,以免被坑。

本文来自一读者ZZ的投稿,很感谢朋友的分享。

题归正文:

我有事去吉林,查到河北航空的机票比较划算,于是入手。

下单不久就收到竞拍升舱短信通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接点进去查看,默认升舱价格是323元。

注意,这时候的我只想到升舱到商务舱,自己想当然了,并且当时手中也有事情,没有仔细查看升舱是升级到前排经济舱。

犹豫片刻后,把价格调整到200元试试运气,看看能不能升级舱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般人会理解,升舱大概率是从经济舱到商务舱或者头等舱,也没有怎么看提示,点击同意升舱协议后就提交申请。

航班起飞前收到河北航空短信提示,被告知升舱成功,遂心中窃喜。

结果一上飞机就发现升级后的座位还是经济舱,只不过是第二排。

这架飞机上也都只有经济舱,没有商务舱,悲哀,花了200元买了一个前排经济舱,还不如东航的800里程选座位划算(东航允许经济舱旅客使用里程选座位,最好的前排和安全出口位置需要支付800里程),老司机就是这么翻车的。

一路在飞机上,我就在想:

教训:一定要注意看航空公司升舱的细则。

套路:短信中默认是323元价格升舱,其实200元也可以升,竞价玩法,航空公司先是用默认方式抬高价格,诱导消费者出高价。当然,有钱愿意升级到这种经济舱的土豪算我没说。

疑问:河北航空短信中“升舱”俩字是否属于严重误导消费者呢?

感谢朋友们的投稿,如果你在消费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不烦联系云游四海,与人分享是一种美德。

这是一篇翻车提醒文,毕竟也是“升舱”了,我也没有任何诉求,吐槽而已。

海哥说几句

某些航司航班上并不是两舱设计(公务舱和经济舱),像我之前搭乘过乌鲁木齐航空的航班,整架飞机都是经济舱,俗称大通舱,航空公司为了增加收入,往往把前排的经济舱美其名曰叫做各种好听的名字打包成“升舱”产品,通过各种诱导式的APP设计和术语加价卖给消费者,一不小心,消费者就会中圈套。

这里要呼吁民航局和消协:是否可以重新定义升舱这两个字?就好比之前航司把公务舱叫做头等舱售卖一样,是不是定义升舱只能理解成经济舱-公务舱-头等舱(豪华头等舱)?而不是让航司在这其中利用歧义的名字诱导消费花费更多银子,却享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升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