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更多国家将重心放在月球探索上,美国更是与苏联在冷战时期展开一系列太空竞赛,而随着技术越来越先进,人们试图寻找一个同地球一样更适合生活的星球,最终经过各种测试后,将目光投放在火星上,由此,以日本发射的第一个火星探测器作为开始,各国也相继展开同台竞技。目前,除了日本成功完成火星探测器的任务后,我国也紧随其后发射了“天问一号”,一起来了解一下当它发射后会发生些什么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天问一号已完成飞行1.55亿千米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我国航天局传出消息,截至当前,“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飞行航程已经达到1.55亿千米,距离地球超过1530万千米,目前整体运行相当稳定,按照先前制定的飞行计划来看,“天问一号”已经飞行了三分之一的总路程,在此期间,飞行轨道进行过4次修正和一次升空机动修正,等到了后期,对我们的轨控能力也将是一大考验。

02.中科院院士欧阳自远:将完成6个科学目标

我们知道,当年美国宇航局曾在世界面前宣布:在火星上发现了少量的流动水,几年后,再一次公布发现了盐水湖的存在痕迹,因此,火星究竟适不适合人类生存成了各国科学家们关注的一大问题。今年,我国正式开始了火星自主探测计划,将先后完成环绕、着陆、巡视三大任务,并把从中探测到的重要科学数据传回地球,中科院院士欧阳自远透露,此次我国“天问一号”升空还将承载着6个科学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欧阳自远院士的讲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天问一号”是由两大部分组成,也就是轨道飞行器和火星车,其中,在轨道飞行器上安置有7台仪器,届时可以用来探测火星地形地貌、气候、岩石分布等,而火星车上的6台仪器则是用来探索土壤分布、成分以及地下水等相关情况,可以说,这13台仪器在登陆火星的那一刻开始,将各司其职,完成不同方面的探测任务。

因此,根据以上的任务可以将其归纳为6个科学目标:第一个便是对火星地形、地貌的探索;第二个任务是对火星磁场的探索;第三个是对地下水的探索;第四个是对重点地区的详细探查;第五个是对土壤成分、分布的探索,最后一个目标是对大气层以及气候变化的探索。当“天问一号”探测器上13个仪器将这6个目标完成后,再过几年,最迟2030年前后,我国便可以进行采样带回,而最重要的是,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完成采样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