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书在讲述商鞅这个人物的时候,着重划出了他的重要治国方略“重农抑商”,有进步性也有局限性,但这项策略随着我们学识的高深,就越发意识历史书上讲述的某些史实是片面的、阶段性的,初中的商鞅只会重农抑商,大学的商鞅实行的变法多种多样,非常符合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值得肯定。所以重农抑商的黑锅,商鞅不背!

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商鞅颁布的法律法规被集合成一部书籍,叫《商君书》,从农业、商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将商鞅在秦国准备实行的变法用文字的形式表述出来,所谓的“重农抑商”不过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内容。当时的秦国统治者是秦孝公,在斗败其他学者后采取的商鞅的变法形式,秦国从此也走上了富裕、富强的正确道路。

而未变法前的秦国,其实是落后于其他六国的,因为早在商鞅提出他的政策时,已有能人志士劝服六国统治者进行变法改制,为统一天下的霸业做准备。秦国井田制瓦解的速度慢,起点就落后其余国家,为了避免国家被大国吞并,秦孝公连忙广纳英雄豪杰,许给他们丰厚的报酬,商鞅就是那时候找上门来的。

分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重农抑商的标准是什么时候开始被制定的?应该是从商鞅开始,提出了这个概念,后世逐步沿袭、发展。即便在《商君书》中农商也只占据一小部分,在垦令这一部分中,介绍了商鞅的农业政策与商业政策,他提出因为劳动生产工具方面的不足,我国农业产量较低,百姓们连吃顿饭都成问题。既然吃饭吃不起,又哪里来的物物交换,哪里来的商业行动呢?所以要想提高秦国的实力,先得解决温饱问题。

后世在农业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加大了发展商业的比例,中国是农耕大国,长期偏重农业肯定会使商业发展缓慢。没有良好充足的发展基础和氛围,后世人责怪前世,前世人的行动方针是由国家管控的,商鞅就是管理阶级,与其说商鞅的重农抑商是阻碍后人商业发展的行动,倒不如说他在提前做准备,为了保证秦国的发展。被冤枉了两千多年的商鞅,终于沉冤得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