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抑郁症”泛滥网络,不是孩子太脆弱。

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深有感触。挫折教育似乎成了中国教育的主流,父母和孩子之间永远隔了一道叫做“阶级”的大河,我们可以仰慕父母,却无法接近他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挫折教育就是那把最伤人的利器,让无数孩子陷入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

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童年的阴影是一辈子都无法修复的,你的无意间一句话、严苛的教育方式,会给孩子造成终生的伤害,“抑郁”只不过是一个小表现罢了。

一位已经确诊抑郁症的孩子,医生站在孩子病床前,家长还是不忘贬低打击自己的孩子,他们不知道为何孩子会得病,也从不反思自己。

如果世界上有这样一种方式,可以把孩子培养成你理想的样子,你会愿意去尝试吗?

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曾经信誓旦旦:通过把孩子当成训练对象的方式来减轻他们对父母的依赖,可以把他们训练成任何你想要的样子。

这个观点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受到了广大家长的追捧,然而结果却让人胆颤:这位心理学家自己的三个孩子,全部患上了抑郁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大拼命读书,想要依靠自己解决心理问题,最终发现始终无法摆脱阴影,自杀身亡;

老二终生酗酒,无数次自杀被救回,一生艰难无比,孩子也患上了抑郁症;

老三没有自杀,但是没有过正经工作,一辈子靠政府救济过活。

这个结果有多讽刺?

你以为孩子最不需要父母的爱,但是正因为他们失去了父母的爱,才变得抑郁终生。

是给孩子定的目标有问题吗?不是,是教育方式出了错

著名导演姜文曾在节目中说,自己到成年为止,都是个没有自信的人,因为母亲奉行“打击教育”,从来都只有斥责没有鼓励。

考上中戏的时候 ,姜文第一反应就是和妈妈分享喜悦,结果妈妈冷淡的说了句“你衣服还没洗,别说这个了。

后来赚了钱,姜文第一件事就是给妈妈买房子,结果妈妈也没有很开心

姜文说,一直到母亲去世,他都没有等来任何一句夸赞和认可。

我想姜文妈妈的内心一定是很自豪的,只不过她怕自己的孩子太骄傲了,不懂得谦虚,因此没有把情绪表露出来。

但是她却忽略了孩子的情绪,哪个孩子不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和爱呢?父母的肯定,才是他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给孩子提供无条件的爱,真的很难吗?

如同姜文的妈妈和这位教育专家一般,很多家长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挫折教育出人才”,但是不断的贬低和否认孩子的努力,像机器人一样冷酷无情的对待孩子,并不能让他们成功。

今年一位名叫赵启琛的考生走红了网络:高一开学时,他全班倒数第一,高考时,他705份进入清华。

在最开始的时间,他每每压力大到失眠,成绩越来越惨淡,最终能够挺过去,完全是因为他有强大的后盾:“父母从来没有责怪过我,甚至一句重话都没有说。相反,每次考砸等来的都是妈妈的拥抱和爱的鼓励,我的信心,也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终身成长》中说,每个人都有两种思维模式:固定型和成长型。不同的思维模式让你在应对成功与挫折时产生不同的心态。

“机械式教育”和“挫折教育”会让孩子形成固定性思维,如果孩子达不到父母设下的预期目标,就会认为自己要失去父母的爱,变得抑郁、自暴自弃。

只有放开手给孩子无限的爱、合理的爱,才能让他们养成成长性思维,在成长的路上走的更远。

“生病的孩子,首先是有个生病的家”。

所有心灵伤痕的治愈,都离不开爱。如何用爱来无条件的接纳、陪伴孩子的成长,是为人父母应该学习的第一课。

你支持“挫折教育”管教孩子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我们分享你的育儿经验。

更多您想知道的育儿母婴知识、心理健康、成长发育都在这里。关注@群美育儿,让我们用最好的方式陪孩子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