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可以说是各方各面都有顾及到,学习成绩、技能特长、心理健康等等。不过除了这些能够观测到的外在特质外,还有一些思维模式上的教育内容很容易被忽略,例如孩子的时间观念

不少孩子因为没有时间观念,经常被父母责骂:平时上学迟到不积极、看电视没节制作业都不写、玩游戏就像上瘾一样。这些情况让父母很头痛。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为什么孩子老是没有时间观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熊孩子总是拖拉不守时,背后原因值得深思

公开频道节目报道过一个真实情况。有一个叫刘刘子川的男孩就很没有时间观念。去写字班学习时是慢悠悠地去,还在路上玩矿泉水瓶。到了之后磨蹭不上楼,就在楼下玩,一直到九点半才到写字班。

老师问他怎么现在才来,他说刚吃完早饭。大家都认真学习的时候,他一个人在发呆,老师发现他没带笔没文具盒,他说他没有。

别人都在写字,他没吃早饭所以惦记偷偷吃零食,吃得嘎嘣响,声音打扰到同学结果被告老师。老师无语了,直接打电话叫家长把人领回去。

这个孩子很顽皮,而且很多细节体现出他没有时间观念。他的父母说陪伴少教育孩子很少,可能正因为如此,孩子的心理素质教育不到位,其中就包括了时间观念。

比如很多孩子玩游戏看电视的时候很投入,但是一旦不看了就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了,也不会再去想。其实孩子没有时间观念不一定是性格顽劣,多数还是因为一些其它的原因。

孩子玩游戏看电视超时,一定是有瘾吗?

1、 孩子可能处于"心流"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心流这个词最初由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提起。专业术语上解释为:一个人在完全沉浸在某项活动中时会将自己的精神力完全投入,同时会产生兴奋和充实的感觉。

具体表现为做事的时候不愿意被打扰,又被称为抗拒中断。孩子在专注一件事情的时候,不愿意被打扰,叫他吃饭也不答应,家长可能就会很生气,说不定还把娃打一顿。其实孩子可能就处于心流的状态中。

2、 没有时间概念

好多娃没有时间概念,比如说好了几点去写作业,在这之前完全没有一点要行动的预兆,甚至定好七点写作业,到了七点十分还不想写,就决定七点半写,然后拖拖拉拉到八点还不写。

因为他们意识不到,"到了时间该干什么"这个行为的重要性和责任义务,总是会出现拖延、迟到的情况。这种情况其实也被称为"时间知觉"落后

"时间知觉"是什么?

时间知觉也是一种心理学概念,解释成大白话就是人对时间的知觉。我们摸到光滑的大理石、或者粗糙的砂纸,会给我们不同的触觉体验;刺眼的亮红红色和温和的鹅黄色也会让人有不同的视觉感觉,时间知觉也是如此,它能让人意识到时间的流逝。

有些人时间知觉落后,对时间顺序性和客观性的理解不足,对日常生活会有影响。所以,家长需要帮助孩子建立培养时间知觉。

怎样建立"时间知觉"

借助外部工具

1、 熟悉时间概念

想要建立"时间知觉",首先需要让孩子明白理解时间的概念比如一秒钟有多长,一分钟、十分钟,一个小时有多长,需要让孩子们切实地感受到。

家长可以告诉孩子,他们叫唤一声,一秒钟就过去了,钟表上的秒针就会被他们的叫声吓一跳,就会动一下,秒针动一圈就是一分钟的时间,秒针动一圈时针就会动一下。时针动了一圈就是一个小时啦。

所以,可以借助衡量时间的工具,时钟来帮助孩子理解时间概念。如果想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熟悉理解时间的概念的话,可以借助一些活动,例如听歌、看电视。

一首歌的时间大概是3~5分钟,一集常规动画片通常是二十分钟到四十分钟之间,可以陪孩子做这些事情,让他们理解时间的长短。

2、 规划时间与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家长可以利用日常生活来帮孩子建立时间知觉,最常见的方法就是清单表,上面会标注几点该干什么事。

比如上学时间是8点半,那就规定七点起床洗漱,七点半准时出门,路上吃完早餐到学校正好。学校也会有课程表,几点该上什么课,这也有利于孩子时间知觉的建立。长此以往,他们就会明白时间的次序感。

3、 定闹钟

对于孩子看电视玩游戏超时的情况,家长就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孩子设置规定时间。

比如电视节目的时长、游戏类型决定的时长,来决定可以看多久,定好闹钟,看完了玩完了就必须去学习或者干其它事。

前期可以强制孩子这样做,但是也要注意方法和态度,不要让孩子觉得难以接受,慢慢地他们就能养成习惯。

内部认知

1、 选对教学方法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通常要找到正确的教育方法。比如早教时,拿一张红色卡片说这是红色,指着一条狗说这是狗狗,他们脑海里就会对这些东西有固定的印象。

孩子在做事情的时候给他们计时,一段时间之后可以告诉他们已经过了多久,比如过了十分钟了半个小时了,孩子就能意识到,原来我玩这个游戏,看这个电视用了这么长时间,就会对时间概念的理解有个轮廓。

2、 提示和引导

家长可以带孩子们做事情,比如陪他们玩游戏,或者让他们写作业做卷子,事情结束之后告诉他们这个事用了多长时间,让他们把具体事情和时间长短挂钩。

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就可以理解,我做完这件事大概要多长时间,慢慢的,孩子的时间知觉就清晰起来了。

3、 提醒不按时的后果

家长可以告诉他们,规定时间内需要做什么事情,或者需要把什么事情做完,不然就会有惩罚。用直接的惩罚来刺激他们,让他们知道如果不遵守时间的要求会受到批评责罚,逐渐就会对时间有感知了。

比如,孩子看电视如果超时了不学习,就告诉他们如果今天不学习,不完成任务,明天下一集就看不到了,利用孩子对电视节目内容的渴求,就可以让孩子对时间概念逐渐熟络起来。

这样不通过打骂,通过循序渐进的诱导方法,让孩子逐渐感受到时间知觉,生动有效,家长也不会发脾气。最终达到帮助孩子独立自主和进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