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后都会有很多学生咨询上二本学校好还是独立学院好呢?有些人说独立学院一般是三本、而且学费还特高,所以比不上二本,也有人说独立学院小而精,教学质量甚至比肩一本大学,还有人说管它是二本还是独立学院,记住一点:分数高就是好学校,虽然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没有概括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从明面上可以看出的独立学院不同于公办学校的特征主要有以下两点:

1、学费更贵

普通的独立学院一般学费都是10000元每年起步,好一点的可能要两三万,要知道一般的公办本科院校学费很少有上万的,除非是和国外学校的联合办学,而且独立学院的助学金、奖学金等福利是远远比不上公办本科的,那么它是靠什么来吸引学生报考的呢?继续往下看:

2、录取分数线低

独立学院算是本科,但一般录取分数线是低于本科线的,而且学生毕业后拿到的毕业证是和211大学挂钩的,这就是吸引考生报考的秘籍,也就是说独立学院用了211大学的牌子,所以竞争力自然上了一个台阶,当然,独立学院一般也会有本部学校的一些热门专业,而且授课老师也有一部分来自本部。

相信大家也都看出来了,独立学院仿佛是脚踏两只船,收着民办的学费,卖着公办的学历,如此般特殊的独立学院到底是怎么诞生的呢?有人认为它就是民办的,只是挂羊头卖狗肉罢了,也有人认为是名校的私生子,我倒觉得比喻为“方便面大学”更为恰当。

1999年开始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高考不再是独木桥,而是大马路,分数高的上公办,有钱的上民办,啥都没有的上职高,高等教育正式从“精英”变成了“普及”,当时很多企业家敏锐地嗅到了其中的商机,有些有钱人虽然分不高但对学历很是渴望,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民办高校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学生从这些民办高校毕业一般是本科学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很快问题就出现了,一味扩张起来的市场地基不稳,很多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令人堪忧,建校需要土地、需要校舍、需要各种教学设施和师资投入,但很多赶趟的企业家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钱,要么是学校破破烂烂,要么是找的老师连学生都不如,当时的很多民办高校饱受诟病。

从一开始的狂欢到后来的无人问津,很多民办高校开始走向没落,要么选择被兼并、要么倒闭,而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很重要的一份子,教育部终于是看不下去了,于是出手“保媒”嫁出了一批存活困难的院校。

在政府力量的介入下,民办学校出场地和校舍、社会其他力量出资金、再有一所211大学出牌子来换取名声,学生毕业后发放211大学的文凭,这样很多民办大学便摇身一变成为了“方便面”独立学院,在初期被称为“二级学院”或“民办二级学院”。

独立学院的诞生为我国更多学生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企业和高校赚到了钱,政府有了政绩,学生有了学上,看起来是很美好的,但其实这是一种畸形教育,只能作为过渡,而不能长期存留,主要原因是独立学院没有学位发放资格,只能依靠母体学校,导致很多三本的学生毕业后拿到了一本的学位证书,这对其他所有学生和学校是不公平的,严重挤压了他们的生存空间。

于是教育部决定要给独立学院“断奶”,让他们彻底独立,独立颁发证书、独立法人资格、独立实行财物核算,独立学院“靠牌子赚票子”的时代迎来了倒计时。

目前独立学院有三个选择,要么转型成为民办、要么是公办,要么消失,已经报考了独立学院的学生不用担心,你们还是按照原来的政策完成学业拿到本部毕业证书。

现在我国仅剩246所独立学院,教育部对转型的独立学院也是照顾有加,为他们穿针引线设立各种应用技术专业,通过校企合作让学校培养学生和企业人才需求实现无缝对接,就像新东方的学厨师的学生一样还没毕业就被抢空。

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思考教育的性价比,与其上一所普通的本科院校毕业后竞争不过211大学的,还不如学一门技术傍身,教育部也在推进技术类专业走进本科高校的大门,相信独立学院在这剂猛药下可以再次实现跨越式发展,彻底摆脱母体院校的阴影,让自己的名号成为自己的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