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6年,在陕西西安南玉丰村汉城遗址,南距长乐宫北宫墙不到5米处,出土了一件青铜羽人小雕像,高15.3厘米。羽人跽坐,身体微倾,背生双翅,翅上饰卷云纹,两长耳竖立,颧骨与眉骨隆起,深目高鼻。羽人两臂前伸,双手作抱物状,两膝间有半圆形竖孔,底部有一小孔,原来应该手持物件。

1987年,在洛阳东郊的一个东汉中晚期墓葬中,出土了一件青铜“羽人”小型雕像。这件青铜羽人通体鎏金,制作精美,呈跽坐状,双手合抱一前方后圆筒形器。羽人面目奇特,大耳出顶,深目高鼻,下颌有短须,发披于脑后,身穿束带紧身长衣,肩后翘起双翅,腿部亦雕刻成羽翅造型,全身刻有线条纤细的羽纹、卷草纹和云气纹。双手所持筒形器内部中空,上部无盖,筒形器饰三角形及云气纹,显得华丽奇幻。

羽人,顾名思义身长羽毛或披羽毛外衣能飞翔的人,与其他神仙不同有翅膀。最早出现于《山海经》,称羽民。羽人最奇特的除了身生双翅外,还拥有两只伸出头顶的长耳,这和汉代一些文学作品中提及到的仙人形象相似,汉诗《长歌行》有云:

“仙人骑白鹿,发短耳何长。导我上太华,揽芝获赤幢。来到主人门,奉药一玉箱。主人服此药,身体日康强。发白复更黑,延年寿命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诗中描述的仙人形象发短耳长,与出土器物所表现的羽人形象基本吻合,而洛阳铜羽人手中捧的筒形器是否为诗中提到的药箱,还未有充分的证据。由于筒形器中空且上方无盖,所以推测这件铜羽人也可能是插放它物的器座。

另外,羽人高鼻深目,拥有异于当时中原人的面部特征。《淮南子·道应训》中记载秦始皇时的方士卢敖所见神仙即“深目而玄鬓,泪注而鸢肩,丰上而杀下。”

汉通西域后,外域人士相对于当时的中原人“面目奇异又擅长各种幻术杂技”,这件羽人其容貌具有异域人物的特征,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原和外域的接触,以及彼此在文化上的交流与融合。

这种人和鸟组合的“羽人”形象,出现在汉代诸多考古发现中,除了依附于器物的雕刻作品,在汉代墓室壁画、画像砖石及葬具中也不乏羽人形象,这多与汉代流行的神仙思想有关。

秦汉时期,神仙思想大盛,秦始皇和汉武帝均为求仙活动的热衷者。

东汉王充在《论衡·道虚》中提到时人流行的神仙思想时说,“为道学仙之人,能先生数寸之羽毛,从地自奋,生楼台之阶,乃可谓升天”。

由此可见,仙人需有羽翼。所以可以理解在这一时期的诸多文献和考古材料中,常出现一种肩生双翅,面貌独特的仙人形象——“羽人”。结合图像与文献,有研究者认为汉代羽人肩负三项神圣使命,即:一、接引升仙,赐仙药;二、行气导引,助长寿;三、奉神娱神,辟不祥。
这一时期羽人与道教关系密切,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传入,佛教对道教的依附与借鉴,羽人含义和造型逐渐变化,先变成能升空的神仙,后来演变为飞天、飞仙和天人等佛教形象。佛教对道教羽人进行改造和取代,逐渐完成了由道教——佛道混合——佛教成为主流信仰的过程,而南朝墓葬壁画中的羽人和神仙代表了这个转变过程的中间阶段,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南朝壁画墓主要分布在江苏、湖北、河南、浙江、福建、云南和四川等地,包含羽人和神仙画像的约20座。考古资料对羽人的称呼大致相同,如持节羽人、捧博山炉羽人、捧丹鼎羽人、戏虎羽人和戏龙羽人等,但对神仙叫法不一,称仙人、天人、神人、飞天和飞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