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把我设为星标哦,不然就看不到我了

上周末,一则#家长不懂为什么小孩会得抑郁症#的话题冲上了热搜,引起了近两亿网友的围观和上万人的热议。

起因是有位网友分享了这样一件事:

一个孩子患上了抑郁症,去复诊时正好在看书。医生看见了便表扬她“真用功。”谁知孩子妈妈一听,立刻泼凉水:“用功,假用功。

医生急得跳脚:辛辛苦苦修修补补把孩子的心理问题救回来了,家长一句话,前功尽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源自微博用户@愁容骑士典当记

这位网友指出:

“家长是真的不知道为什么小孩会得抑郁症,就是因为这愚蠢的‘教育’把孩子的自信一点一点消耗掉,磨灭掉,每天每天被否定着。”

评论区里,大家纷纷晒出了年少时父母经常说的话,句句扎心,总结起来无非就是:

“你能干什么?你什么也不行”

“不能夸你,我怕你飘”

“我供你吃住、供你上学,你还得病?我才要得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维基百科上输入“青少年抑郁症”,弹出的数据更是让人忧心:

据世卫组织的统计,全球有3.5亿抑郁症患者,中国占1亿多,患病率为6.1%;近年来有明显的低龄化趋势:8~16岁中小学生中,抑郁的检出率为34.57%,远远高于成年人的抑郁发病率。

相较于成年人,青少年的抑郁症更不容易被发现。当亲子关系需修补、社交恐惧待克服时,其背后不是个人,而是一个个家庭。

在青少年抑郁症的成因中,压力大首当其冲。心理的成长速度跟不上生理成长的巨大变化,很多父母奉行的“挫折式教育”更是雪上加霜。

孩子在这种长年累月的否定和指责中慢慢失去了自信,甚至抑郁成疾,却被父母指责为“心理承受能力差”

真的是孩子承受能力差吗?

有个网友的评论一针见血:真正病了的、最应求助医生的,难道不是这个孩子的父母吗?

变味儿的“挫折教育”,到底有多毒

挫折教育是伴随着“逆商”出现的教育方式,所谓“逆商”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

逆商越高,抗挫能力越强,在不断的挫折中可以提高逆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这个词被应用在家庭教育中,却偏离了原本的方向:

很多父母认为挫折教育就是要打压孩子,不能让孩子过分自信和自大、并时刻保持“清醒”的认知,哪怕陷入自卑也可以。

这让我想起了一位前同事小Z,985硕士毕业的他工作能力极好,但接触时间长了,会感觉他始终绷着一根弦,处在一种“我要迎合所有人”的状态里。

有一次在公司团建酒会上,几个为人父母的同事交流育儿经,喝多了的小Z也参与其中,聊着聊着无意间说出了心中的隐痛:

小学时自己成绩特别优秀,每个学期都会拿回好多奖状,满心欢喜的以为能得到父母的夸赞,得到的却是“小学生的奖状有啥用,能当饭吃吗?”

初中更加卖力的学习,成绩从未掉出过年级前三,母亲看到成绩单直接来了句“有本事一直考第一哈,别总在前三晃来晃去的!”

中考他考入了一所当地很有名的高中,得知儿子被录取,父亲也就是笑了笑,紧接着话锋一转“我战友的女儿14岁就进X大天才班了,你考个重点高中也没啥好骄傲的。”

……

小Z说着说着居然哽咽起来:“我做啥都得不到他们的认可,夸夸我就那么难吗?”

那一瞬间我理解了他为什么拼命想要证明自己,以及,用最谦卑的姿态去讨好别人换取关注。

在这种扭曲的“挫折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真的太渴望来自他人的夸赞;深陷自卑的他们,久而久之就被贴上了讨好型人格的标签。

普通人如此,名人也不例外。

叱咤影坛的姜文曾在某访谈节目坦言,自己一直到成年仍然没有自信,而这源于母亲对他的打击教育。

年少考上中戏,他兴冲冲地拿通知书给妈妈看,妈妈直接把通知书往旁边一扔,说“你那盆衣服没洗呢,别给我聊这个”。

后来,姜文赚了钱,给妈妈买了房子,妈妈也没有很高兴。

直到母亲去世,姜文也没等到来自母亲的一句夸赞和认可。

家庭心理学小说《中毒的父母》中写道:小孩是不会区分事实和笑话的,他们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还未建立成熟三观的孩子,父母轻易动动嘴就可以让他万念俱灰;或许成年后可以取得一定成就,但融进骨子里的自我否定将伴随一生。

人生缺憾太多,养个孩子来弥补?

《三联生活周刊》曾就青少年抑郁症采访过某心理诊疗专家,“生病的孩子,首先是有个生病的家。”他说,部分家庭呈现出一些共性,比如父母一方教育缺位,再比如,对孩子期望值过高。

有人对期望值过高的父母做了形象的比喻:有一种鸟自己飞不起来,就生个蛋,让下一代使劲飞。

华裔作家伍绮诗的处女作《无声告白》,曾在2014年横扫欧美各大图书奖。书中那个被父母寄予厚望的女孩儿莉迪亚,让许多读者大呼真实又残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父母眼中,女儿莉迪亚听话懂事,把实现父母的愿望视为毕生梦想,可她却在十六岁生日之际选择了自杀。

作者在抽丝剥茧中告诉了世人真相:莉迪亚的母亲当年因为怀孕生子放弃了成为医生的愿望,所以她把自己的理想强加在了女儿的身上。

莉迪亚不爱医学,但是为了讨好妈妈,她做了一个“学霸”。

莉迪亚的父亲敏感自卑,所以他期望自己的女儿能广交好友,而莉迪亚迫于父亲教导她要积极融入集体,每天都假装放学后和朋友讲电话,实际上电话的那头空无一人。

莉迪亚的父母无形中施加的压力让这个十几岁的女孩无所适从,最终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看似孩子对父母扭曲的三观逆来顺受,实际伤害累积。用孩子的人生来实现父母的人生理想,最终的恶果就是压垮孩子的承受极限,让他走上不归路。

对孩子期望过高,可能是全天下父母对自身不满的一种焦虑折射。但正如高晓松对女儿说的那番话:

“我猜你一定是带着剧本来的,所以我们不会多打扰你,让你学这学那,或者不让你干这干那,你就自由且自然地长大吧。

唯一的希望是,你长大后的剧本里还有我们的角色,哪怕是路人甲乙,都好。”

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真的很难吗

不断贬低和打击就能养出优秀的孩子吗?知乎有个长盛不衰的话题“你见过哪些父母惊艳到你的教育方式”

有个高赞答主分享了她的经历:

“我学习能力差,学什么都慢,理解力也不好,小学别人都考满分,而我几乎没有考过满分。

妈妈却从未骂过我,她说没事儿,考的不错,下次不要错就好。当我怀疑自己太笨的时候,她说锅越大,开水就越慢,别人的锅小,所以很快就开了,你的锅大,得慢慢开。

妈妈一直都在鼓励我,曾经学习很差的我,高考考上了人大,我觉得这是我妈做的最厉害的事情。”

今年高考,一位名为赵启琛的黑马考生走红网络,原因很简单:

进校时,他排全班倒数第一;出校时,以705分考入清华。

当学渣的那段时间,他一度压力大到失眠,甚至用“走读”逃避学业带来的压力。

怎么熬过来的呢?

除了潜心苦读,赵启琛还有伟大的后盾:“父母从来没有责骂我、给我压力,在我迷茫失落的时候,他们总是不断鼓励我,给了我信心。”

赵妈妈说:“他考砸了,就找我发发牢骚,我就安慰他,给他拥抱。我也没别的办法,就这样一直宽慰、一直宽慰,一天天就过去了。”

赵启琛近照

并没有什么高深莫测的秘诀,真正的挫折教育,就是当孩子遭遇挫折,家长给予的鼓励、安慰和支持,让他有奋起直追的信心。

正如教育家史宾塞所说:“对孩子的一次喝彩,胜过百次训斥。喝彩和鼓励,可以让自卑的孩子走出泥沼。”

心理学著作《终身成长》中讲人有两种思维模式:固定型和成长型。它们体现了应对失败与成功、成绩与挑战时的两种基本心态。

成长型思维更能迎接各种挑战和挫折,固定型更容易被挫折打败。

一味的打击使孩子无法拥有一个成长型思维,并让他们认为父母只喜欢优秀的自己,一旦达不到设定标准,很快就会厌弃自己,直至抑郁。

而当父母给予鼓励式教育和充分的爱、无条件的接纳孩子,这些会成为孩子成长最大的养分,在遇到任何的挫折时,选择迎难而上。

◆ ◆ ◆ ◆ ◆

某青少年抑郁症疗愈专家在接受《三联》采访时指出,过去大家不懂心理学,更强调药物治疗,最近才对抑郁症的认知形成逻辑闭环:生物、心理和社会

抑郁症的患病和康复都与这三方面相关。而青少年在社会层面获得的支持极少,包括家庭。“很多孩子发病,但家长不知道那就是抑郁症。”

所幸,在关爱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方面,我们看到了积极的苗头。国家卫健委近日发布了《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将抑郁症筛查纳入中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在体检项目中纳入情绪状态评估。

就像伍绮诗在《无声告白》中写的:一定是彻头彻尾的错了,才知道要重新来过。

可抑郁症一旦发展到让父母意识到“彻头彻尾”的错了,一切都已来不及。

“生病的孩子,首先是有个生病的家”,而所有的治愈,都离不开爱。怎样用爱无条件的接纳、鼓励和陪伴孩子,是为人父母最应反思的问题。

参考资料:

1.《被忽视的青少年抑郁症:生病的孩子,首先有个生病的家》,黄子懿,三联生活周刊,2019年第6-7期

2.《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抑郁——亲子依恋的中介作用》,王雪雯,重庆医科大学,2020-06-01

3.《童年期创伤与抑郁症的关系》,王蕾蕾,宋崇升,石超,卞清涛,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9-05-20

End

专辑推荐

|

|

||

无论你是 还是 在看

我都会很开心,感恩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