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硅谷云计算服务公司Snowflake在美国纽交所上市,这家公司上市可不简单,连破以价值投资闻名的巴菲特三道命门。

伯克希尔·哈撒韦在Snowflake上市时直接购买2.5亿美元的股票,巴菲特还将从Snowflake的一位投资人手中再购买价值超3.2亿美元的股票。

伯克希尔·哈撒韦罕见地以IPO价格购买股票。

众所周知,巴菲特以远离IPO股票而闻名,这是他55年来首次打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这家公司,也是巴菲特经常说看不懂的科技公司,虽然是云计算服务领域的有力竞争者,但也不是行业龙头。

更让人看不懂的是,这家公司并没有盈利,而是业绩亏损的股票,仅上半年就亏损1.71亿美元。

按照新华社某记者的说法,不能炒差啊,没有业绩支撑的股票就是垃圾股,要买业绩优秀的股票,那才是价值投资。

看来,价值投资发明人巴菲特,狠狠地打了新华社某记者的脸——谁说业绩亏损就是垃圾股,我看你才是垃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连巴菲特都买业绩亏损的科技股了,在2020年,还有什么不可能发生的?

02

巴菲特购买这家公司股票,符合他的价值投资理论吗?

我们先来回顾下,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吧。

影响巴菲特一生的三个男人他老爸霍华德·巴菲特他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他拍档查理·芒格。

下面我们一个个来说。

先说霍华德·巴菲特。

霍华德是一位职业的股票经纪人,不过他更大的兴趣是政治。

霍华德还曾经一度在华盛顿担任了国会议的职务,但是为人正直的霍华德也因此得罪了很多人,在仕途上并没有特别高的成就。

另外作为股票经纪人,霍华德也没有取得很大的成绩,所以巴菲特并不是“富二代”,他没有从父亲那里继承到财产。

但是霍华德却给巴菲特留下了一种无价的财富:“内部记分卡”。

内部记分卡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先来解释一下它的反义词,“外部记分卡”,这个词更好理解一点。

按常理,人是社会动物,做什么事的时候会站在别人的视角来审视一下,非常重视外部的世界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这就是典型的按照外部记分卡行事的人。

那么内部记分卡就正好相反,一个人从不关注外部世界是如何评价自己,而是根据自己的内在标准和价值观行事,不会受到外界干扰和权威的影响。

简而言之,一个按照内部记分卡做事情的人,他就是独立思考、有主见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宝贵的品质使得巴菲特在漫长的投资生涯中,能够做到不受外界的干扰,独立而理性地思考,在做重大金融决策的时候不会摇摆不定,在金融市场动荡的时候依然能够坚持自己的投资准则。

为了阐述清楚内部记分卡对于自己的投资生涯的重要作用,巴菲特用一道选择题来说明,他问:你是想被当作世界最伟大,但实际上却是全世界最糟糕的投资者,还是愿意被认为是全世界最无能,而实际上却是最优秀的投资者呢?

很显然,巴菲特用实际行动给出了他的答案。

1999年互联网风起云涌,IT产业爆发性的成长不仅诞生了很多世界级的富豪,而且让所有人都沉浸在疯狂上涨的股票市场中。

巴菲特却在这个时候“不合时宜”地批评了互联网产业,他认为这些公司的产品对未来的依赖太重了,公司的价值都在不确定的未来,他不看好IT产业。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进入新千年科技股泡沫破灭,大部分IT新贵都烟消云散,很多投资人都破产倒闭,巴菲特和他的伯克希尔·哈撒韦毫发无损。

巴菲特在长达几十年的投资生涯里,经历了多次股灾,却依然能够保持卓越的投资收益,和他在关键时刻能够坚持内部记分卡、不盲从、相信自己的判断是密不可分的。

巴菲特总是愿意把他自己的成功归结于好运气,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他出生在一个环境良好的家庭,他也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巴菲特认为,父母是自己在世界上最大的财富,虽然他从来没有从父母那里继承任何财产。

1999年,巴菲特不看好科技股,2020年,巴菲特买入业绩亏损的科技公司,你说巴菲特变了吗?

或许巴菲特只是在坚持他的内部记分卡,不去听他人怎么评价,只相信自己的判断。

03

对巴菲特人生产生重大影响的第二个男人:本杰明·格雷厄姆。

巴菲特去哥伦比亚大学上学的时候,就已经是一位在当地小有名气的商人了。

在哥伦比亚大学,他遇到了一位带领自己走上职业投资人道路的老师,这个人就是格雷厄姆。

格雷厄姆在当时被誉为“华尔街教父”,是一位非常资深的股票投资人,他1949年出版了《聪明的投资者》这本书,用一种老百姓都能看得懂的方式阐述了股票市场的运行规律,展示了他是如何用理性和数学方法对股票进行估值的。

在格雷厄姆之前,没有人能讲清楚股票市场到底是怎么运行的,投资也没有系统性,更像是赌博。

巴菲特的大学室友回忆,巴菲特读《聪明的投资者》这本书,就像是找到了上帝一样激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巴菲特除了从格雷厄姆这里学到了科学系统地分析股票市场的方法之外,还学习了非常重要的投资理念——“烟蒂

所谓烟蒂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香烟吸到最后,剩下的那个小烟头,也有人俗称叫烟屁股。

烟蒂,就是格雷厄姆最重要的投资理念之一。

在格雷厄姆看来,便宜又不受宠的股票,就像是被随手丢在地上的、被碾碎的烟蒂一样,这些都是别人看来有些肮脏的垃圾

但是格雷厄姆非常擅长找到这些烟蒂,并且点燃它们,然后满吸上一口,榨取最后一点价值。

听上去很简单,但是并不是人人都可以轻易地找到烟蒂。

因为大量的烟蒂都是肮脏的垃圾,只有很少的烟蒂值得投资。

为此,格雷厄姆研究了一整套投资烟蒂公司的方法,其中的一个核心关键点就是如何把风险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

这个关键点说起来也很简单。任何一家企业都会有属于自己的资产,当然也有负债,当卖掉所有的资产并支付债务之后,如果还有剩余,那么就是股东权益,也叫净资产。

格雷厄姆的逻辑是,这些公司尽管处于低迷甚至亏损的状态,很有可能是因为外部环境所导致的,一旦环境好转,股票价格就会上涨那么在冬天买便宜的股票,就是一件非常划算的事情,而且,就算最差的结果——破产清算出现,也能赚一笔。

所以格雷厄姆的投资策略就是在资本市场寻找那些价格低迷、无人问津的股票,然后从这些股票里寻找出公司实际价值大于股票价值的烟蒂公司进行投资。

在跟随格雷厄姆学习投资的时间里,巴菲特接受了成为一流专业投资人的系统性培训。

他熟练地掌握了格雷厄姆烟蒂投资的精髓,并成功地在市场上进行实践。

在巴菲特早年投资岁月里,大部分公司的股票都价格便宜,他就像弯腰捡无人问津的烟蒂一样,把股票一把一把地积攒在一起。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烟蒂都在日后为巴菲特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你看,其实巴菲特早年间也买过业绩亏损的股票,也是靠“炒小炒差”的垃圾股起家的。

04

第三位对巴菲特影响深远的男人:大名鼎鼎的查理·芒格。

查理·芒格是巴菲特多年的好搭档,可以说,是两个人一起合伙打造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帝国,创造了有史以来最优异的投记纪录。

在巴菲特和芒格漫长的合作生涯中,两人都是互相影响,吸收对方的长处。

两人自从1959年在朋友组织的午餐上认识之后,就一见如故,热烈的交谈从那时候开始持续到今天,已经将近六十年,他们之间的友谊也是金融世界里的一段佳话。

虽然在外人看来,巴菲特名气更大一些,但是芒格的粉丝也不少。

芒格为巴菲特带来了很多新的投资理念,也帮助巴菲特完善了自己的投资哲学。

比如巴菲特就常常提到芒格的“鞋扣理论”,并表示这个理论给了他很深的启发。

所谓鞋扣,就是过去老式皮鞋上的金属扣子,可以固定鞋带的小玩意儿。

鞋扣理论来自于芒格一个同学的父亲。

这位同学的父亲有一个朋友,计划在鞋扣市场囤积居奇。

因为鞋扣市场非常小,所以这个人最后占据了整个鞋扣市场,也因此沾沾自喜,垄断鞋扣市场让他感觉良好,自认为是各个方面的全能专家,对所有事情都高谈阔论、指手画脚。

芒格认为这个方式是大错特错的。

芒格也是一个好为人师的人,喜欢布道,但是他始终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保持谨慎,从不在这些领域发表看法,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成为鞋扣的受害者。

受到芒格鞋扣理论的影响,巴菲特也为自己圈定了一个能力范围,他总结自己只能做好能力范围之内的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钱,第二件事情是投资和第三件事情是自己的生活。

除此以外的事情,巴菲特既不感兴趣,也不会随便指手画脚。

这一点在巴菲特的投资策略里表现得非常突出,那就是巴菲特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坚决不投。

即使是面对自己的忘年交好友,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的强力推荐,让他去买微软公司的股票,巴菲特依然选择拒绝,因为他自己首先对 IT 行业不了解,第二也没有兴趣了解。

此外,芒格还为巴菲特的投资理论注入了很多新的想法,完善了巴菲特的投资哲学,比如让巴菲特重新思考烟投资策略。

在巴菲特投资生涯的前期,他都遵循着格雷厄姆的烟蒂原则,买的都是非常便宜的股票。

格雷厄姆的这套投资方法,本质上讲,就是用量化的办法对每只股票进行分析,虽然是一个笨办法,但是只要理性地执行,把风险控制在安全范围以内,投资时时刻谨记,买入就是为了卖出,绝对不要贪恋的原则,就可以保证赚到钱。

巴菲特就是通过投资烟蒂公司完成了资金的原始积累。

但是巴菲特并没有意识到,格雷厄姆的烟蒂理论存在着一个致命的缺陷。

格雷厄姆是经历过1929年大萧条的投资人,他的投资理论不可避免地带有悲观色彩,始终保持着对金融灾难的警惕,这种悲观主义导致的结果就是格雷厄姆的投资始终停留在非常辛苦地弯腰捡烟蒂,然后吸上一口的苦差事上,赚辛苦钱。

这个理论在经济低迷、资本市场不成熟的时候,非常奏效,因为市场上有很多被低估的股票。

但是随着经济的好转,越来越多的人进入股票市场,这样整体的股票价格就会被推高,便宜的股票也会越来越少,而且过热的市场会引发垃圾股票的价格都被热炒,不理性的市场不适合烟蒂投资的逻辑。

但是巴菲特仍然没有放弃烟蒂投资,毕竟他曾经通过这个策略赚到了钱,人的习惯是不容易改变的,连巴菲特也不例外。

受到巴菲特的影响,芒格也在采用烟蒂原则寻找好的投资机会,但是芒格的寻找标准不一样,他喜欢做大生意。

芒格不满足于巴菲特只盯着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来考察公司,他认为这些研究报告只能反映公司的部分问题,他更关注的是这家公司的无形资产方面的内容:它的经营管理水平、品牌的持久性、商业模式、以及行业前景等等。

与此同时,巴菲特在进行烟蒂投资的时候也遇到了瓶颈。

一方面,股票市场蓬勃发展,便宜的烟蒂公司已经很难寻觅;另一方面巴菲特这个时候已经是百万富翁,他的合伙人公司可以调动的资金高达数千万美元,他已经不是股票市场上的散户了。

巴菲特需要思考的是,如何为这么大规模的资金找到合适的投资渠道,花钱购买已经被高估的烟蒂公司,肯定是一件非常不明智的事情。

芒格的投资策略为巴菲特打开了思路,也让巴菲特重新审视自己的投资策略。

巴菲特后来总结:以合理的价格买一个好公司要远远胜过以一个好价格买一个合理的公司,也就是说以贵一点的价格买一个管理制度完善、公司经营者具有良好口碑、有信誉的公司,远比以便宜的价格买一个各方面都有瑕疵的公司要划算。

巴菲特还诚恳地表示,好的投资就是寻找有一流管理的一流生意,这一点芒格很早就理解了,而自己是一个迟钝的学习者。

从这之后,巴菲特开始逐步脱离自己投资生涯的第一个阶段,就是用尽可能少的钱购买尽可能便宜的股票,抛弃了“买入就是为了卖出”短期投机策略。

他开始进入自己投资生涯的成熟期,他更多地关注公司的商业模式、未来发展、管理层的水平等等更为抽象的问题,只有优秀的公司才能进入巴菲特的法眼。

从这个时候起,巴菲特开始逐步形成长期投资的“价值投资”策略。

05

回顾巴菲特一生中最重要的三个男人,我们会知道,巴菲特投资从来只相信的自己判断,至于外界质疑的声音,从来不去盲从。

还有,巴菲特是靠“炒小炒差”起的家,那个呼吁中国投资者坚持价值投资的新华社某记者,不知道有没有看过巴菲特的起家史。

巴菲特转为价值投资,是因为巴菲特已经不是散户了,手握巨额资金的他必须转型。

哪怕是现在的巴菲特,掌控的资金也不是都投向所谓的业绩优质股,小部分资金也会做短线,比如今年做砸的航空股,还有这次打新业绩亏损的IPO。

当然,巴菲特的小部分资金,都是按几十亿美元算的。

巴菲特是价值投资者吗?

是的,但如果你没巴菲特资金,就别想着靠价值投资发财。

巴菲特大部分资金是买公司,是去做大股东的,自己就是最大的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