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柏林湾

来源:孔网app动态

在奇维塔韦基亚的外港,我们神奇地见到一尊日本人像,此人手握一卷文书,腰悬两柄倭刀,赫然是武士的打扮,名叫支仓常长。(我这平翘舌不分的还念不利索……)
和我们一样,他也是一位乘船航行欧洲的旅客。
然而四百年前,他却是身负着神秘的使命来的。
1614年,他受日本大名伊达正宗的委派,从日本,千里迢迢跨越太平洋到墨西哥,又取道古巴,跨越大西洋来到了西班牙。
1615年2月他在西班牙临时受洗,成为天主教徒,取名“堂·菲利普·弗朗西斯科·支仓”。
之后,他去了法国和意大利。1615年11月,他坐船抵达奇维塔韦基亚港,在此登岸拜见教宗(旧译:教皇),被授予罗马荣誉居民的称号,位列罗马贵族。他在一系列外交活动中,所代表的并不是当时日本官方的江户幕府,而是代表伊达政宗,称其为“陆奥国王”。直到最后西班牙国王才明白过来,幕府将军才是日本全境的统治者,伊达政宗只是日本东北部从属于幕府的一介大名而已。于是1617年,“堂·菲利普·弗朗西斯科·支仓”被送回日本,经墨西哥至菲律宾,迁延了一阵子才于1620年回国。两年后忧郁而死,其子被幕府迫害致死,支仓家绝后。
他是最早到达欧洲的东方人之一,航行线路特殊,外交任务神秘,个中究竟,还得从他的主人,素有枭雄之称的伊达政宗说起。
日本战国时代(1467—1615年)是一个群雄并起、精彩纷呈的年代,先有北条、上杉、武田等大名割据一方,后有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开创统一之路。而出生在日本东北奥羽地区、偏离权力中心的伊达政宗,虽然是个胸怀壮志的枭雄,却晚生了几十年。他有很多传奇、神异的故事,这里无暇展开,只说他生不逢时、大志难伸。他当上伊达家家主的时候,织田信长已经死了,丰臣秀吉统合他的旧部,占有了日本大部分地区,伊达家也不得不向这位权倾一时的“天下人”低头。
1592年伊达政宗随丰臣秀吉出征朝鲜,其家臣山口常成之子、支仓常成之养子,支仓六右卫门常长,也作为铁炮和足轻组头出阵。谁能想到这位和大明军对垒的鬼子步兵队长,会是日后的“堂·菲利普·弗朗西斯科·支仓”呢?
随着日本军队在朝鲜陷入苦战,伊达政宗为保存实力,没有参加1597年的二度侵朝。在丰臣秀吉忧郁而死之后,他转投德川方,作为东军参加了关原大战并获得胜利。此战决定了丰臣政权的垮台,德川家随即开创江户幕府。但是作为东北诸侯的伊达政宗心有不甘,暗暗期望在老朽的德川家康死后抢班夺权,就像德川篡夺丰臣的权力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614年德川军正在全力攻打丰臣家最后的据点:大阪城(“大阪冬之阵”)。而德川家康的身体状态亦令人堪忧。在这战国时代结束前一年,伊达政宗对幕府阳奉阴违,一方面派兵到大阪城助战,一方面却派出了支仓常长的舰队,史称“庆长遣欧使节”。
一般认为,伊达政宗的这次遣使,多半是不怀好意。
名义上,支仓使团出使的目的,一是开拓日本与西班牙的贸易,二是要面见当时的教宗保罗五世,希望欧洲能多派出传教士进入日本,帮助天主教的传播。
伊达政宗对自己的宣传是“奥州国王”,并且是一位未受洗的基督徒,有志于在奥州树立天主教信仰。
在西班牙进行的谈判起初还算顺利,支仓常长于1615年1月见到了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三世,并递交了一封伊达政宗的信,大意是要求通商。递交书信之后他会见了西班牙的贵族,并取道法国前往意大利。在法国,他吸引了西欧人好奇的目光,留下了这样的记录:
他从不用手指触及食物,而是用三只手指夹住两根小棍子来夹食物……
他们用手掌大小的柔软的丝绸似的软纸擤鼻涕,并且一张纸绝不使用两次,所以用过后就扔弃在地。他们很欣喜地看到我们的人围过去把纸捡起来……
他的剑锋利无比,吹纸即破……
……17世纪的东亚,一些方面不亚于西欧,支仓常长留下的也多是文明而贵气的形象。
接着,他抵达奇维塔韦基亚港,前往教宗所在罗马和梵蒂冈。罗马城的主要外港是奥斯提亚港,但是这里素来是水陆客运的中心,从古罗马共和国以来就异常繁忙,直到今天还是罗马的国际机场所在地。所以罗马帝国又新建了克劳迪亚和奇维塔韦基亚两处外港作为疏散。奇维塔韦基亚港在14世纪之后属于教皇,支仓常长当然由此登岸,直接拜访教宗。
支仓常长向教宗递交了两份书信,一份日文,一份拉丁文,拉丁文书系随行的西班牙传教士所代写的。教宗对于帮助传教的请求爽快地答应了,但对于开拓商路的请求,还是回答:需要看西班牙国王的意见。不过,教宗授予了他罗马公民和罗马贵族的身份,并颁发给其个人一份证明文书,说明支仓常长本人的能力和风度,是颇得教宗赏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