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长 20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3 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精彩导读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个口号喊了有近二十年了,首先得说清谁是“人民”,然后得让“人民”明白什么是教育。无论如何,不能以人民的名义把应试教育推动发展为合法教育。

作者|吴非(原名王栋生,笔名吴非,南京人,著名杂文作家,江苏省特级教师,首批教授级中学教师,南京市名教师。)

1

有位校长谈学校工作的难处,说比开饭店难多了。一般人是不会这样打比方的,大概校长经常得在饭店送往迎来,体会特别深。我的理解:顾客在饭店没吃好,下次换一家就行了;而受教育则只有这一次,所以不能选错。校长苦笑,说他说的不是这个。

饭店做生意,可以迎合客人的口味,学校办教育,不能迎合学生;饭店菜肴口味不合,人们可以不来;教育必须按常识和规律办事,怎么可能一味地“让人民满意”?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个口号有没有民粹的成分?经过十几年的体验观察,我认为很难说没有。其实,这个“人民满意”根本无从测验。看媒体的报道,虽然不再有旧式新闻体那种“广大人民群众高兴地说”,但凡教育新闻说到满意不满意的“人民”,一般不是指教师和学生,基本是指“群众”,——再直接一些,是“家长”。

2

学校和家长的纠葛,总是缠不清。

“择校”的麻烦,还会延续好多年。家长为子女择校,经常望门投止,不惜代价,找人托人,乃至丧失尊严,靠钱权交易。一旦择校成功,学生注册了,也有家长立即提出各种要求,因为他认为付了代价吃了亏。

九十年代初,某些学校悄悄做择校的尝试,曾有家长交了择校费,在孩子注册后便写信举告学校,学校只能退钱而不能退人。家长则无所畏惧,因为学校不能也不敢对他的孩子另眼相看。后来有政策允许择校,家长则不惜以高价竞争,一旦成功,依然揭发,让媒体来纠缠学校,退回超出部分。一些学校收择校生得不偿失,但为学校生存,为争取社会资源,不得已随大流。

我多次听到一些校长要求行政下狠手全面禁止择校,乐得轻松自在,省得每到招生季节像逃犯似地东躲西藏。另有一些校长借招生收受钱物的丑闻,多是家长“不经意”在外面透露的,那么隐秘的私下交易,他们不透露谁会知道?

“人民”为了“满意”无孔不入,对待班主任或任课教师,也是如此。家长请客,教师不愿去,家长埋怨老师“架子大”;家长坚持请,称如果不去会伤感情,或是“校长都没拒绝”,老师们只好去了;吃了饭,家长送礼,每人一份,一点小意思,不收不行,教师勉强收下,未必很在意;没想到过了十多年,家长还记得“我们那几年一直给老师送礼的”。

有老师说,几年班主任当下来,经常生闷气。对学校教育,有些家长永远不会理解。学校没有校服时,家长埋怨“学校档次差,连个校服也没有”;学校为学生定制了校服,家长嫌弃说 “学校档次差,这种校服穿上街让人笑话”;学校为安全起见,规定学生穿校服进学校,家长说 “学校势利眼,只认衣服不认人”;学校说,接受家长意见,同学们以后可以不穿校服了,家长说,“学校腐败,回扣拿过了,校服又不让穿了。”

3

这个主任的话,不一定没有根据。

作业少了,家长有意见,说老师偷懒;老师说,这是教育局和学校规定;家长说,“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老师说,要多阅读多思考,不需要做那么多作业;家长说,我从小就做那么多作业的,我不是很好吗?我家小孩需要多做作业,做不死人的。老师说,你的孩子如果想多做,他有这样的自由;家长说,学生自己做了作业,你老师怎么能不改呢?不改作业,你算什么老师?老师百口莫辩。

有所高中名校,毕业班家长“组团”找老师给孩子做家教,老师说我从不做家教;家长问,你是不是嫌钱少?老师说,不是钱的问题,是学生应当多休息。家长到处说:“这个学校老师水平差,连做家教都不敢。”有个老师不肯做家教,家长们联合起来纠缠他,开出了比较高的价格,坐在他家劝说,要帮他做家务,老师勉强答应了。家长遂在“群里”说“以前不愿意做。是嫌钱少,加了钱,愿意了”。那个老师气愤地说想死的心都有。

考完了,有门课考得不好,家长怪任课老师不负责任,怪家教老师水平不行;如果某门课考得不错,则说自己家儿子能吃苦,每天在家做题做到深更半夜,然后不忘控诉家教收费高……

总之,永远有话要说;他可以随时挑毛病,他还能威胁要“投诉”,要“联系媒体”……

4

如果真的是服务业,比如开饭店,厨师就这么炒菜,你不想吃,听便,你可以“择店”,满大街都有饭店,你随便挑,你一世不跨进我的店门,我的灶台也不会冷。学校不是饭店,烧不出百家菜千家饭,学校不是私厨,不侍候老爷。

很多老师有同感:家长性格随和,学养高,孩子学习生活都比较正常,和同学相处融洽;家长过于精明,戾气足,爱挑剔,孩子或性格乖戾或者独学无友,困难多痛苦多。现今家庭多是一两个孩子,家长把他教得无人敢接触了,究竟有什么好处?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个口号喊了有近二十年了,首先得说清谁是“人民”,然后得让“人民”明白什么是教育。无论如何,不能以人民的名义把应试教育推动发展为合法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沦落为“办家长满意的教育”,办教育仅仅是为了让一些人“满意”,这是把教育当作了服务业,把老师当作了私人仆役侍候人的职业。教育止于“家长满意”,就被抽去了公共价值,什么“民族”什么“未来”,统统不在考虑范围。教师的社会地位不可能有什么改善。

来源丨校长传媒

编辑丨校长派

版权说明丨校长派尊重原创,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权,我们会及时声明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