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社会各界都受到了国外文明和文化的冲击,教育方面也不例外。

某个阶段,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被引进甚至被吹捧,西方发达国家的“优越性”也被我们了解和熟知。

在媒体以及教科书的宣传下,现在的人们基本对西方教育的优越性深信不疑,在人们眼中,相比西方教育,我们的教育被批评得体无全肤:小学生负担沉重、中学生升学压力大、高中生都在挤独木桥、大学生不思进取、清北优秀学生出国后不再回来、数十年了咱们的学者没几个能拿到诺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问题也被部分人归结到我们的基础教育上来。

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教育制度是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但如果单拿诺奖的获得数量来衡量教育是否成功,那忽视目前的教育成果明显是不理智的,如果只拿自己孩子的不理想成绩来否定教育制度的合理性,忽视那些在同样环境下却有优异成绩的教育结果,也是不合理的。

如果我们深入研究、细致对比,我们会发现,我们的基础教育并不是那么糟糕,决定目前教育生态是我们糟糕的家庭教育,而糟糕的家庭教育源于家长的“不甘心”,家长的不甘心又是我们传统的社会观念所致。

相比中西方教育,我们的差别是家庭教育对校园教育弥补的不足

理性看待和分析问题,我们不难发现,中西方的基础教育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学校提供的教育都一样侧重于“智育”,只是方式有所不同,对孩子不同年龄段的学习要求不同。

西方普遍重高等教育,并且也有强力的分化手段来筛选出优异的学生,同时也会用高额奖学金吸引海内外优秀学子。

我们的教育侧重于中小学,我们更相信“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的最强分化手段是高考。而高考之后呢,我们讲究“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经过基础教育的“启智”,以后的人生还需学生们自己领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至于出现了这样的情形:

西方家长懂得尊重孩子的个性,我们的家长希望孩子“听话、懂事”;西方家长期望孩子不依赖父母,而我们的家长情愿做孩子一生的“保姆”;西方家长主张孩子轻松快乐学习,寄望于寓教于乐,我们的家长自身勤奋刻苦,自会要求孩子努力奋进;西方家长不会设计孩子的未来,而我们的家长无不希望孩子成名成家、成功从才;西方家长鼓励孩子创新创造,用积极的例子鼓励孩子向前,而我们的家长喜欢以反面教材让孩子知难而退……

到最后,本来是孩子们个体上的差别却成了普遍现象,因为大部分家长在这些方面确实没有西方家长做得好,很多家长误以为自己辛辛苦苦供养孩子把孩子送去学校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事实上家庭教育对学校基础教育弥补的作用比校园教育更为重要,孩子走入社会面对的竞争不只是知识和智力上的竞争。

西方教育理念有与其相匹配的社会观念作支撑

人们津津乐道的是西方孩子们的du立自主不依赖父母家人,我们向往跟他们一样,当孩子成年后我们就可以不去管他任他在社会上打拼生存,然而我们同时却还有着“养儿防老”的观念,这其实很矛盾。

这里想说,西方的现有教育理念是有与其相匹配的社会观念作支撑,而我们的社会观念明显不能与他们的教育理念相匹配,如果套用,只会出现更多出国即不愿回来的孩子。

西方的孩子们,小时候是无比轻松无比快乐,父母给足了空间给足了尊重,然后呢?到了他们上大学的时间点,他们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他们的大学严进严出,他们的未来只能靠他们自己。因为竞争还是摆在那里,逃得过中小学,逃不过即将到来的自力更生。

于是他们的父母在很早的时候就需要教会孩子du立生存的本领,在教育上也是引导兴趣为主,让孩子找到主动学习的动力,同时也让孩子了解到当你成年了,我就不会再管你,这无疑也是一种驱动力。

另外一点不得不提的是,以美国为例的西方教育对社会不同阶级的教育要求差异很大,他们的公立教育(对等我们的义务教育)质量跟我们没法比,只有上层家庭的子女能够进入教学质量较高的私立学校学习,而他们的很多著名大学门槛始终保持在很高的水平。

于是社会底层的人实际上被教育“抛弃”,贫富差距越来越明显,普通人很难通过教育改变命运。

而我们的孩子呢?

我们的孩子有爹可拼,有老可啃,关键是还啃得理所当然、拼得理直气壮!

为什么?因为我们的家长愿意啊,从未有哪个老师告诉家长你不可以让孩子自己背书包、你必须接送孩子上下学、你一定要对孩子无微不至让其失去自理能力吧?

事实上孩子依赖我们起源于我们遐想中的未来对孩子的依赖,我们自己种下的“因”,必然会有现在的“果”,这真不是我们的基础教育所决定的,只因为我们没有足够“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社会观念做支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阶段下,国内的教育符合我们的国情

众所周知,我国是拥有14亿人的人口大国,这样庞大的人口基数决定了国家在普及义务教育的道路上异常艰辛,为了能让更多的孩子有学可上、有书可读,国家付出的努力我们都看在眼里。

而且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成就与我们几代人所受到的教育是有直接联系的,从目前来看,我们的教育无疑是成功的,也是符合我们的国情的。

如果您了解了我国在段时间内建了多少中小学、培养了多少老师,你绝不会觉得我们在教育上的投入力度不够。

任何事情要取得全面发展,在不同的阶段必然有不同的侧重点,二十年前三十年前我们的中小学生是个什么条件,现在又是个什么条件?这其中的进展绝不可忽视,更不能拿个别学校个别老师的不作为和不良行为来否定全局。

另一方面现阶段对高等教育的忽视是也越来越被人诟病,事实上这也是阶段性的,起码得先保证所有人都能有饭吃,才能会想办法让人都吃得好、吃得精吧?

我们没有理由怀疑我们的教育领路人看不到我们都看到了的问题。

至于西方的教育方式,它可能只适合我们的家长,却不适合我们的国情,因为我们的基础教育仍然孩子普及阶段,人们的思想认知水平还没有达到那个高度。

决定目前教育生态的,是孩子将要被分化时,家长的“不甘心”

无数人在吐槽我们的“应试教育”,觉得就是应试教育才使得我们的孩子们有了这么大的学习压力:孩子的书包越来越沉、课外作业越来越多、辅导班越来越贵、老师越来越不负责、家长的负担越来越重……

无数人在抱怨教育的不平等:北清等名校只招少部分非本地人、没有学区房上不了理想的学校、不买指定的辅助教材老师会区别对待……

事实上我们仔细想来,我们竭尽全力去让孩子成绩好,是因为不想让孩子落后,因为落后就要被分化到社会最底层,家长们的压力实际上来自我们的不甘心,我们能接受自己的平庸,却难以容忍孩子的平凡。

我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论孩子是否具备成龙成凤的潜质,我们都希望他们受到更好的教育,上更好的大学,将来找到更好、更轻松、更体面的工作。

我们不甘心孩子将来做个普普通通的人,干体力活或者从事“不入流”的职业。

为此,我们不惜揠苗助长,在孩子能吃得消的情况下,恨不得让孩子在小学阶段就完成大学学业,这样以来,孩子的压力能不大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际上,这只是来源于我们的传统观念、来自我们被动的向上信念。

一方面,我们有着几千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在这种观念下,我们不仅会觉得在学校读好了书就能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忽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更让我们对脑力劳动之外的职业和工作充满歧视。
另一方面,我们的攀比心理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我们向上的动力很大一部分是来自要超过别人,孩子自小就在这种攀比风的影响下失去了自己最初的梦想,孩子们的学习动力多数不是发展内心,而是被家长驱使。

就拿我自己来说,我小的时候看到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对造船的事非常痴迷,天天跟着村里的一个木匠学木工活,最后被父亲批评“没出息”,最后也只能放弃,现在想来,儿时的梦想真的太珍贵,到现在我都还喜欢收集废木头做一些小玩意。

再有当前盛行的“以物质论英雄”,不管从事什么职业,所有的“猫”都在想方设法“抓老鼠”,很多不该被功利思想污染的行业也被弄得乌烟瘴气。

可是,作为成年人我们也都知道,这个世界上,天上飞的不只有苍鹰,还有麻雀,水里游的不都是大白鲨,还有更多的小鱼小虾,不同职业下才有一个完整的生态。

很多时候我们也清楚,不论我们再如何折腾,我们还是得认命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为了生存做我们认为“低贱”的职业,以至于“读书无用论”盛行一时。

我们对孩子的高要求、高期盼才给孩子带来了现在的压力,我们担心孩子被分化,可是被分化只是早晚的事情,我们跟西方教育的区别是,他们的大多数孩子在被分化后能坦然面对现实,踏实从事现有的职业,而我们的孩子往往心比天高、好高骛远,总把成功想象得太容易。

这样的教育生态,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我们家长的“不甘心”,怨不得他人,更怨不得我们的基础教育。

结语

好的教育,成本本来就不会低,这种成本不只是校园教育的物质成本,也有家庭教育父母付出的心血成本。

不要抱怨社会的不公,不要埋怨教育的不平等,在这个世界上,不论你走到哪里,都会有这种差别,少部分人所向往的西方世界在教育方面的不平等其实更为显著、更为残酷。

我们目前的教育是有方方面面的问题,但就是在这样的教育下,我们照样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人才为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是我们有目共睹的,这一点不容忽视!

说到底,社会的竞争,不仅仅是校园教育带来的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来自家庭教育的意志、心态、为人处世的较量。

以无数社会精英的成功经历来看,他们的成功多数以是家庭教育为主、校园教育为辅,名校毕业的人不一定有非常大的成就,有大成就的人不一定身出名校。

对他们来说,良好家庭教育对他们的影响要大于校园教育。

西方教育有很多可取之处值得中国家长学习,我们的教育有很多问题值得改善,但这不意味着我们的教育就有多糟糕。

个人看来,糟糕的是我们的家庭教育。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