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十岁孩子用家长手机完成健康打卡后看酷狗直播,被主播诱骗刷9万多礼物,还加孩子微信私信聊天言语污秽。虽然涉事主播现回应“不知道对方是未成年人,愿意把钱退回,但平台的钱应该找平台方退还”,但真正的问题并没有实际解决。直播刷礼物看似是你情我愿的事情,属于正常的商业行为,然而有些主播是通过暗示甚至色诱等方式诱骗对方为自己刷礼物,甚至以加微信发展进一步关系的理由牟取不法私利。这件事情值得家长、主播和平台的多方面深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封跃平律师指出,根据《民法典》第19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十岁的孩子尚不能完全辨认自己的行为,并且,看直播刷礼物的这个行为不属于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同时未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因此,孩子行为不具有法律效力,平台及主播应当退回不当得利。

主播言语污秽,私信孩子诱骗为其刷礼物的行为,虽没有明确法律禁止主播邀请送礼等相关规定,但若通过恶劣的淫秽、恐吓等消息索要礼物则涉嫌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中提到的,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应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即使不知道对方为未成年人,也不是以污秽言语诱骗他人付出钱财的理由,应当返还孩子监护人9万不正当所得,平台也应加以必要的罚款以示警告。

平台对这件事情难辞其咎,监管和治理的漏洞造成了此类现象。封跃平律师指出,像未成年人用家长手机游戏充值、直播刷礼物等案例屡见不鲜,平台应当以此为鉴,加强对未成年人使用类似平台软件的监管和限制。例如游戏充值刷脸技术,确认行为人不是未成年人所为。再例如看直播刷礼物,多家平台已经全面禁止未成年人担任主播,也应当考虑到是否有必要限制未成年人看直播甚至刷礼物,同样可以采取刷脸技术,在进行充值送礼等操作时进行必要的身份认证。另一方面,加强主播门槛和直播规范,坚决查处抵制以不当方式诱骗粉丝刷钱行为,加强直播行业自律和直播主体责任。

最后,家长的问题同样十分重大,没有尽到对孩子的监护职责。手机网络陷阱多多,十岁孩子没有足够的明辨是非能力,那么就要重视限制他们使用手机,把手机交给孩子之前设置必要的未成年人使用模式,禁止其使用未成年人不适合接触到的平台。

平台工作人员已表示将尽快把钱退还给李先生,但是对于其他类似事件,由于用户端没有监控, 事后维权时家长很难证明当时使用手机和打赏的主体是未成年人,这可能将导致家长维权难。所以,最有效的方式还是,平台的监管,主播的自律,和家长的管教共同搭建未成年人保护机制。

内容编辑:尹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