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文化点心铺”:这里没有高深莫测的大道理,只有通俗易懂的小知识。学无止境,每天陪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众所周知,继杜甫、李白之后,唐代诗坛影响力最大的一位诗人就是白居易了。作为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白居易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他的诗作内容多数都以描写和揭露残酷的社会现实著称,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如《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生于乱世,在少年时代就经历了很多战乱,随家人四处辗转,躲避战祸。因此,在他的所有诗作中,我们看到最多的就是政治的黑暗、社会的动乱、百姓生活的艰辛。然而,这不代表在白居易的诗作中,就没有一些令人感到轻松愉悦的作品。

自古道:“文人多情”!作为诗人,白居易肯定也有诗情画意、吟风赏月的时候。例如,今天笔者要和大家分享的这首《暮江吟》,就是白居易的一首绝美写景小诗,短短4句惊艳千年,成为唐诗中的不朽名篇。全诗如下: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公元822年,由于牛李党争的异常激烈,在京城任职的白居易厌倦了这种尔虞我诈,也看透了政治的黑暗腐败,于是上书自请外任,以远离官场的种种是非。而这首诗就是白居易在赴任杭州刺史的途中所写。通过诗句,我们可以看出,诗人离开京城后,内心十分轻松惬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白居易的诗作中,纯粹写景的诗作不多,这一首最为后人称道,是流传千古的唐诗名篇。首先:整首诗构思巧妙,只用了短短4句,就为读者展现了两幅唯美的图画: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烂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

在两幅画面之间,诗人又通过抒情,将两幅画面巧妙地连接在一起,十分自然。诗作首二联“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写得很是开阔大气。夕阳残照,映红了半江清水。其中,一个“铺”字尤为形象生动。“残阳”此时已接近地平线,自然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就像“铺”在江上一样。

此外,秋天时,夕阳总是给人亲切柔和的感觉,这个“铺”字就显得十分委婉、平缓。而“半江瑟瑟半江红”中,两个“半”字既很好地照应了前文的“铺”字,又写出了夕阳残照之下,江水波光粼粼,瞬息万变的特点。从中,我们也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喜悦,他沉醉了。

颈联“可怜九月初三夜”,则话锋一转,由前文的白天巧妙地过渡到下文的夜晚。一句“可怜”很直接地表达了作者对深秋夜晚的喜爱。此时已是九月初三了,深秋时节到了,深秋的夜晚是多么可爱啊!这一联看似随意,实际上,读者从中明显地感受到了时间的推移,不由自主地想跟着诗人继续欣赏后面的景色。

那么,九月初三夜究竟如何可爱呢?尾联“露似珍珠月似弓”,连用两个比喻,描绘出了深秋月夜的迷人景象。深秋时节,寒气已重,夜晚的露水也重,对出门在外的游子来说,或许会觉得有些“寒凉”。可是,在作者眼中,露水像珍珠一样晶莹发光,月亮弯弯得像一张弓。

整首诗和谐、宁静、唯美,仿佛一幅画卷一样徐徐展开,由夕阳残照暮江,到弯月露珠,处处都体现出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无比热爱。作为一首写景小诗,诗中景物描写生动形象,细腻入微,与作者轻松愉悦的心情巧妙融合,堪称完美。

(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