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就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第一阶段实施进展有关情况作出具体介绍。会上,在新冠肺炎疫情防空常态化的背景下,白春礼也对中科院下一步的科研工作部署、新的防控计划路径等作出详细说明。据悉,中科院将研发能对所有冠状病毒进行早期监测、甚至统一治疗的方法

白春礼表示,自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爆发后,中科院在第一时间成立起新冠肺炎疫情应对领导小组,先后组织全院近3000名科研人员投入到疫情防控的科技攻关当中。

白春礼介绍,去年12月30日,武汉金银潭医院最早发现了不明原因病毒样本,该样本送至科学院的武汉病毒所后,病毒所第一时间鉴定出这是新的冠状病毒,并立刻开展病毒基因测序,同时把病毒分离出来,而这为病毒分离后的药物的研发、检测、疫苗提供了基础。在检测试剂方面,科学院下包括武汉病毒所、微生物所、上海巴斯德所,还有苏州医工所等和企业合作,前后研发的5个快速检测方法得到药监局批准,包括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等,现均已开始应用。

在疫苗研发和抗体方面,白春礼介绍,国药集团研发的灭活病毒疫苗,最早也同样由其和武汉病毒所共同合作。此外,如用干细胞技术治疗危重病人、中国科大发明的托珠单抗控制炎症因子风暴的产生、新研发的“超极化气体磁共振成像系统”、国内首例采用国际标准集装箱进行设计制造的移动核酸检测实验室,以及人工智能辅助进行检测等等创新工作,中科院也均参与其中并发挥重要作用。

据介绍,中科院还发起“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把中科院研发的科技成果推广至国外,成为支撑全球共同抗击疫情的重要平台。而另一个依托科学院的基因组研究所成立了国家生物信息中心,目前共收集了10万多条病毒数据,一共下载超过了1亿2千多万次,为全球境外肺炎疫情防控科技攻关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尽管国内疫情蔓延已得到有效控制,但国外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国内疫情防控也随之进入常态化阶段。在新的阶段,白春礼透露,下一步,中科院将研发一种真正能对所有的冠状病毒进行早期监测,甚至是统一的治疗方法。

具体来看,白春礼介绍,如抗体和疫苗,微生物所做了一种重组蛋白疫苗,而这也是第一个药监局批准重组蛋白疫苗。目前,针对该疫苗的试验已进行到二期临床,正在组织三期临床。此外,通过生物学方法培育出来作为抗体,中科院现已将相关技术转让给有关企业,且目前中国和美国正在做第三期临床。

红星新闻记者 赵倩 特约记者 杨雨奇 北京报道

编辑 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