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川眉山,古称眉州,是一个文化底蕴丰厚的神奇之地,因为在两宋期间这里共有886人考中进士,史称“八百进士”,遂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而少有的进士之乡。公元1037年,苏东坡就出生在这个美丽的地方,所以他从小就带着极其美丽的气质,朗朗少年,纵笔诗画,书生意气,好不风流。

胶西高处望西川,应在孤云落照边。

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余天。

苏轼将这里描绘得如诗如画,也让这里染上了浓郁的艺术气息,久久挥散不去,直到855年后,眉山又诞生了一位世纪文豪——郭沫若。

相较于苏轼的彬彬儒雅,郭沫若则显得狂野许多,正如其名号“文豹”一样,他就像一头有文化的野豹,虽然已经归属文明的世界,却仍然改变不了狂野的本质:他的新诗狂烈而又浪漫,读一读,唇齿之间都有电石火花作响;他热衷于考古挖掘,想要亲手刨开所有的历史迷雾。

当然,郭沫若还具备大多数文人的特点:狂傲。文人相轻古来有之,郭沫若与鲁迅的相爱相杀人尽皆知,我们暂不讨论了。今天我们来说一说他与古人苏轼的爱恨情仇。

1942年,郭沫若已经成为众人追捧的文学大师,粉丝众多,其中有一女粉丝实在是喜欢得不行,便写了两首赞美的词寄给了偶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郭沫若一看十分满意,开怀之下诗兴也跟着来了,于是写下这样一首诗:

平生多负气,志学藐苏韩。

砥柱中流急,梯航蜀道难。

呵天悲棘楚,涂炭坐衣冠。

烽火连天碧,苍茫旧筑坛。

郭老霸气外露,直呼自己天生就是狂气满腹,志向和才学直接藐视苏轼和韩愈,说白了就是比这两人牛。韩愈是百代文宗,史上写文最牛的人之一;苏轼是百代词圣,史上写词最牛的人之一。郭沫若既然敢拿自己与此二人对比,足见他的狂傲已经到达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志学藐苏韩”,该如何藐?由于韩愈写的是文言文,郭沫若则是白话文运动的提倡者,所以这两人无法比较。但是,郭沫若对于古诗词倒是情有独钟,他曾用《水调歌头》的曲调写下一首词,显然有致敬或者超越苏轼的意味,下面我们一起欣赏一下。

《水调歌头·归途》

不羡天池鸟,不慕北溟鱼。瞬息乘风万里,铁翼云中舒。才到新西比利,已过乌兰巴托,瀚海览无余。谁谓乾坤大?浑似一沤夫。

高歌倦,雄谈歇,展画图。长城蓦地眼底,岪郁盘云途。地上山山横黛,天上人人俯首,又见昆明湖。锦绣山河好,今朝气象殊。

与苏轼中秋望月怀乡思人不同,郭沫若是在飞机上有感于大江河山的壮丽雄伟,有感于科技和时代的进步,不禁感慨中来,挥笔而就。“瞬息乘风万里”,有苏轼“我欲乘风归去”的感觉,但比苏轼之意境开阔得多,更有庄子逍遥游的感觉。

虽然这首词名气不高,但品读之下水平还是很高的,尤其郭沫若塑造的宏远壮阔的意境,以及他为时为国而升华的境界,是值得肯定的。最后两句“锦绣山河好,今朝气象殊”特别有诗意,有情怀,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代著名文化学者马未都曾公开评价郭沫若的作品,称之为“小学水平”,但显然这首《水调歌头》并非一般人所能写就的,郭文豹就此证明了自己的水准。

然而,就两首《水调歌头》相比而言,那确实就根本不是一个等级上的。如果说苏轼的是羽化而升在云中的凤凰,那郭沫若的只能算是飞在低空中的凡鸟,虽然也很美,但并不足以称绝。

当然,仅凭一首词不能断定孰高孰低,可也能稍微看出点端倪。所以,对于郭沫若“志学藐苏韩”的狂傲之词,我们恐怕只能辩证地看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