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群体负担加重?或许正向激发比监督更重要!

如今,在基层谈及责任,则色变。而这包括了基层的教育工作者。各种监督机制的存在,似乎能够提升工作效率,但是从教师队伍的状况中,我们却能够看到另一面。

如今,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不但需要工作留痕,还从上级部门那里学到了手机截图、拍照片、录视频监督学生的手段,不仅让家长感到疲惫不堪,也让老师感到非教育性教学工作繁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前许多组织,将监督视为提升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却忽视了一个正向激励的制度建立。如今,教师队伍,包括其他组织,一旦出现什么问题,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取缔或者禁止了事。然而,如此粗暴式的处理,真的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么?

当缺乏正向激励的情况下,过度强度监督的效果,强调责任,只会催生老实人干不完的活,出不完的错;把老实人逼成“滑头”,降低了工作效率,甚至出现能不干尽量不干的现象出现。

而这个结果,更导致了一种“假象”——教育部门总是感觉人不够用。这样的问题,也引发了上一级向下一级借调人的现象频发。而教育部门往往是从各个学校借调。

教师队伍中非教育工作的增加,不仅仅是干扰了教育工作,让老师无法安心进行教学工作,导致“假大空”的问题也不断在教师队伍中出现。更为严重的是,还会导致老师无法承担的负担最终转嫁给家长的身上,造成老师与家长双方都非常辛苦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教师的精力耗在了教育之外,教育的未来依靠什么?

教师的减负问题,不仅要从非教育性工作中摆脱出来,还需要从心理上消除“行政”带来的影响,在教育学生方面实现方法的自我创新。

当前,教师大量精力用在教育之外,必然会影响教学水平的提升,缺少对教育工作的思考。而且这样的非教育工作,往往会分派给“一线教师”,学校的管理者成为了“发包”公司,学校也是层层审批,让原本的行政事务,成为了一线“教师”的必修课。

学校老师无法安心教育,便会导致学生在学校无法学到充实的知识,进而为各种辅导班存活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导致家长在学校的钱包不流血,但是在校外却止不住血的奇怪现象。

因此,对于教师而言,当前最为重要的问题,就是学校需要一次彻底的改革,划清岗位职责,减少非教育工作向“一线”教师传递,属于学校管理部门的工作,当应该由学校管理人员完成。

让教育回归初心,就要让“一线”教师掌握教育的主动权,否则永远听命于他人,没有自我主见,又怎么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将学生教育的主动权,还给教师,让老师能够活得有尊严,有独立人格,老师有了“灵魂”,才能让教育拥有“灵魂”。

教育关乎的不仅仅是孩子的未来,更肩负着一个国家的未来。

权责对等,教育事业才能更好的发展,而一味传达“上级部门要求”等信息,只会强化了责任,削弱基层的个人权利。看似监督得越来越到位,要求得越来越严格,实际上消磨了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热情,也让教育事业蒙受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我们在看到许多人在为教师队伍呼吁的时候,同样不得不正视的是如今教师队伍内的层次不齐,基层许多优秀人才的流失问题。

但愿教育尽快回归初心,早日实现有教无类,而不只是停留在宣传标语身上,而是进入每一个教师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