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读懂本星球】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62年,一名金姓工人在轮船抵达旧金山港的时候,激动地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在这个晴朗干爽的九月,雾气消散,我们终于看到了陆地!自从两个月前离开广东后,我们终于来到了‘金门’,来到了这片梦想的土地!”

但他还没来得及多欣赏欣赏当地的风光,就开始了自己在这片新大陆上的征程。他回忆到:“在拥挤的下船人群中,我听见有人用我们熟悉的乡音呼喊着,就如同绵羊听到了同类的声音。然后,我们便乖乖地听从那人的指示,上了大马车。”

此时金先生还不知道,他和他的同胞们将在这片遥远的土地上完成一项伟大的成就——建造一条横跨整个大陆的铁路,而这项工程会彻底改造这个国家的面貌。

▲建造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华工

1848年美国与墨西哥签订《瓜达卢佩-希得尔戈条约》,结束了长达两年的美墨战争。条约规定得克萨斯共和国从墨西哥独立,同时美国获得大量墨西哥北部领土,其包括现在的加利福尼亚、内华达、犹他的全部地区,以及科罗拉多、亚利桑那、新墨西哥和怀俄明部分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西南部分各州

自此,美国正式成为了一个横跨北美大陆的两洋国家,也标志着扩张主义的“西进运动”阶段性结束。

▲美国领土扩张图,西南大片土地是1848年美墨战争后墨西哥割让的领土

但直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政府对西部的控制力也只能说十分有限。西部到东部距离过远,一直难以形成大规模的移民,更不用提经济开发。甚至在1869年前,从加利福尼亚到密西西比河地区,无论是在所花费的时间、金钱上,甚至在舒适度程度方面,都比不上去中国方便。

以从广州到旧金山为例,其海上航程要比密苏里河地区到西部所花费的时间更短,所需的费用也更低。

美国许多市镇基本处于半自治状态,同时印第安人仍大规模在此活动,落后的交通方式阻碍了军事、政治力量在西部的投射。毫不夸张的说,当时的美国西部仅仅在政治意义上属于美国。

▲早期美国西部移民以这种“大篷车”为交通工具,交通效率低,行进距离短

在经济上,东部与西部的沟通也异常困难。美国东部发展起步早,到了19世纪中期时已是烟囱林立的工业化地区,那么自然而然,农业生产就转移到了中西部地区。

但传统的运河交通方式难以满足这种经济沟通需求,过长的运输时间、季节性的通航限制都大大影响了两地交流。得克萨斯的牛与东部市场出售的牛竟有十倍的价格差,交通对经济的影响可见一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主要河流分布,可见越往西河流流量越小分支越少,运河难以承担沟通东西经济的作用

此时的美国急需一种新的交通方式为东西部领土“接骨”,而最合适的无疑就是铁路。

美国是世界上第二个修建铁路的国家,1830年巴尔的摩—俄亥俄铁路通车,经过二十年的发展,美国在1850年铁路总里程已超过9000英里,约等于世界上其他国家铁路里程的总和。

▲1835年建成的波士顿和普罗维登斯铁路高架桥

但美国早期铁路的修建基本集中在阿巴拉契亚山以东的大西洋沿岸,到四十年代才逐渐向西推进,但中途又因南北战争搁置。直到1862年《太平洋铁路法案》出台,联邦政府大力支持修建横贯大陆铁路,美国才重启西部铁路计划。

1969年5月10日,随着最后一枚钢钉打下,中央太平洋铁路宣告通车,正式标志着美国东西交通的贯通。在随后的二十年内,铁路公司又陆续修通了横贯北美大陆的北太平洋铁路、圣菲铁路等四条线路,西部彻底和东部连接在了一起。

▲1869年5月10日在犹他州海岬峰举行的仪式,第一条横贯美国大陆的铁路竣工

▲1896年的画作,两列标有“旧金山”和“纽约”的火车彼此靠近,象征连接着横贯北美大陆的铁路通车,画面上印第安人和水牛却在逃窜。

美国人称呼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初为“镀金时代”,以此形容那个投机、实利主义风行的年代。而铁路投机无疑是镀金时代最具标志性的历史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70年美国铁路分布,在中央太平洋铁路贯通前,美国中西部基本没有铁路可言

根据1862年《太平洋铁路法案》规定,铁路公司除了获得路基筑地和必要设施土地权外,其每修筑一英里铁路,即可获得沿线两侧各五个间隔相等的地块,同时铁路公司还拥有地块为中心周围十英里以内的资源开采权。

▲科罗拉多州早期的淘金者

这让铁路公司获得了大量土地,并促使他们开始有计划地进行“投机城镇”建设。同时私人投机行为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许多个人在铁路沿线购买土地以期待升值,甚至一些城镇直接运用资本促使铁路开往当地。

最典型的如丹佛市,当地市政府为了和中央太平洋铁路搭上线,自行修建了线路将铁路线“拉”了过来。

这种铁路投机行为客观上促进了西部移民,也活跃了当地经济。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数百万农民涌入西部,堪萨斯州在七十年代新增了三十万人口,极大增强了当地的经济与政府控制力。

▲丹佛是典型的淘金城镇,因在淘金热时期提供商业服务而兴起,这种城镇在19世纪的淘金潮中数不胜数

另一方面,铁路的开通促进了畜牧业的兴旺。以往的放牧地区被交通、自然环境阻隔,同时肉类运输困难;而当铁路线扩大到广阔的中西部畜牧地区后,一大批“牛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它们作为畜牧转运中心和商业中心,在广阔的大草原上兴盛起来。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向欧洲出口的活牛已达到五十万头之多,牛仔们的身影出现在西部每一片草场上,美国中部因此被称为“牧牛王国”。

当地畜牧业的兴盛还带动了金融业的发展,牧场主和牛仔们每年都需要大量的贷款和保险来保障周转,1870年中部最大的“牛镇”阿比林出现了第一个银行。两个月后,其资本已接近一百万。

到了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冷藏技术和罐头技术被发明,一些畜牧城镇开始向工业转型,建立了一批食品轻工业。当然,也有一些牛镇并未来得及转型,他们随着到“牧牛万国”的衰落而消失在历史中,比如曾盛极一时的迈多拉牛镇。

▲与文艺作品里的潇洒不同,现实中牛仔往往是风餐露宿且生活穷困,受困于中西部高昂的物价和牧场主的剥削,他们往往在换一套衣服后身上剩不下几个钱

美国西部的“淘金热”兴起于四十年代的加利福尼亚,但那时并无铁路连接东西海岸,东部的机器、商品进不来,西部的矿产运不出去。例如蒙大拿在70年代因为铜矿积压而导致萧条,铁路对西部矿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从四十年代末淘金热到六十年代开采金银矿,再到八十年代开采贱金属,这一系列矿业活动让西部经济得到极大的发展,到了九十年代这股浪潮才渐渐褪去。长时期的矿业活动为西部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和资金,也极大促进了东部工业的发展。

▲1870年和1890年美国铁路对比图

由于这股“采矿风暴”出现,东部的采矿业和冶金业快速发展。贵金属产量的倍增,又促进了以贵金属为主的加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同时金、银的大量出产为美国的工业化发展储备了丰厚的资本,美国工业依靠西部资源的支持开始不断壮大。

随着铁路的贯通,美国进入了它的黄金年代。西部的资源源源不断供给东部工业发展,成为其经济腹地。而东部也用工业品和火药来支撑这些美国的“新边疆”,美国终于成为了一个东西贯通的国家。

▲沟通美国东西的三条铁路干线,可以说是美国经济的“大动脉”

“西部”在当代的美国已经成为一个文化符号,代表着某种勇敢、进取的精神,正如李安形容以往的美国西部电影,“那是一个只有男人和动物的阳刚世界”。但现实中的西部绝非如此的“伟光正”,在所谓“西部精神”的背后,有许多赤裸裸的血腥、暴力与剥削。

首先是在筑路问题上。中央太平洋铁路修建时采取东西同时动工的方案,西部在修建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华人劳工,高峰时雇佣了两万人之众。但这些华工面临的却是低于白人的薪水、没有保险、并且几乎没有任何安全保障措施。

1970年,人们从内华达沙漠中挖出约907.2公斤的华工尸骨,而这绝不是唯一的埋尸地,甚至许多人并无坟墓,直接被掩埋在了山石之下。

▲描绘西部华人的油画作品

铁路的西进还严重威胁了当地印第安人的生存。火车的通行阻隔了他们的传统牧场,同时大量移民涌入后抢占属于印第安人的所谓“无主之地”,双方爆发了激烈的矛盾冲突,美国政府甚至运用军事力量有组织的屠杀印第安人。

1860年初,美国军队为西南部探矿者开路占地,与散居在新墨西哥山区的印第安部落发生冲突。三年内爆发了一百余次战斗,644名印第安人被害,八千余人被俘。1864年,美国军队背信弃义的包围了一个印第安部落,尽管其首领已愿意投降,但军队仍对印第安人实施了虐杀。

一个目睹这次屠杀的商人作证时说:“他们(印第安人)被剥去头皮盖,脑髓被敲出,士兵用小刀剥掉妇女的肚皮,用棍棒打小孩,还用枪敲打他们的头颅,割断他们的四肢,无所不用其极。”

▲1890年美军埋葬伤膝河大屠杀的死者,此役约有三百名印第安人被屠杀,同时也是美国境内最后一次对印第安人的大屠杀。到1900年为止,美国境内印第安人只剩约25万人。

美国人采取侮辱印第安妇女、故意传播疾病、对美洲野牛进行物种灭绝(其为印第安人重要食物来源)等方式,有计划的对印第安人进行种族灭绝。

加利福尼亚被美国人占领五十年后,印第安人自1832年的9.8万下降到了1.5万人,正如《布莱克山先锋》评论的那样“尽可能地杀掉印第安人,完全消灭印第安人是我们的格言。”这也是美国在西进运动时一贯的政策。

即使是美国人,也很难不受西进运动的迫害。铁路公司为了不让投机购买的土地砸在自己手中,花大价钱在东部宣传西部的垦荒“天堂”。但当许多人真的到了西部以后,才发现面临的是铁路公司的投机骗局。

大量的土地集中在铁路公司手上,垦荒者要花费三到十倍的高价购买土地。同时垦荒难度极大,没有几代人几十年的努力基本无法完成,难以短期内获得收益。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爆发农业危机,让许多西部农民只能贷款维持生活和生产,大量东部投机者因此涌入西部,提供高利贷服务。大量西部农民在破产后土地被高利贷者收走,许多人只能沦为佃农。到1900年,整个西部约有35%的农民是佃农。

▲1918年的美国铁路网

19世纪的美国人发明了“昭昭天命”一词,意在说美国天生被赋予了向外扩张的“天命”,而其最直接的目标就是西部,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西进运动”。

直到19世纪末,美国通过一系列的武力征服、巧取豪夺、移民填充、工业铺设最终消化了西部,并彻底整合了东西资源,让美国真正成为一个东西部融合的完整国家,并且有了能在世界舞台上表演的实力。

▲“昭昭天命”油画,画中美国人在女神的引导下西进,带来火车和移民,印第安人则望风而逃。体现了19世纪美国强烈的扩张主义与种族主义思想

西进运动实质上就是自由主义在美国的体现,从方方面面都能看到它的影子。铁路分别由许多不同的公司修建,甚至轨距标准都不一;资本可以在西部自由投机;平民则梦想着去西部开启新的人生或是发一笔横财。

“西部”是那个时代的精神寄托,代表着一种“自由竞争”的梦想。在那个时代资本可以近乎无限制的野蛮扩张,可以几乎抛下一切道德与伦理的枷锁。

但当西部开发完毕后,也就宣告着这个属于资本的美好时代结束了,美国进入了一个工业化与垄断的新时代。

这条在某种意义上让美国完成工业化的铁路,到了二战时已被拆除大半,直到1993年全线基本废弃。

关于美国铁路衰落的原因有种种回答,但最核心的只有一个答案——美国已经不再是一百多年前的美国了。

二战后兴起的美国大规模高速公路建设替代了铁路的作用,发达的民航又顺利解决了美国远距离交通的问题。

当代客运铁路技术(例如高铁或者日本新干线)更适应人口密度高地区(如东亚),美国人更适应个性化的汽车驾驶,也喜爱民航出行,因此客运铁路运输在美国逐渐衰败(但其实美国货运铁路运输仍然很厉害,只不过退到幕后,不易被人热捧而已)。

▲现在美国铁路运输量占全国运输量20%左右,在国民经济中仍然是十分重要的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