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姜姓源出神农氏,炎帝生于姜水,因以水命姓为姜,裔孙姜子牙周初封于齐,到战国中期,为田氏所灭,子孙分散,有以国名为氏是齐氏,或以姓为氏是姜氏。秦汉时,姜姓以关东大族向西迁徙充实关中,之后在天水形成著名的郡望,如今姜姓广泛分布于中、朝、韩、菲、泰和印尼等国。 最早的是西周时的中国历史上最享盛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姜子牙(本名吕尚,姜姓吕氏)。后裔姜小白(齐桓公,姜姓吕氏)为春秋五霸之首,他任命管仲为相,在“尊王攘夷”的旗帜下,南征北战,树立霸主威望。此后,历代不乏杰出人物。东汉彭城广戚人、隐士姜肱,史书称其“家世名族”,他不仅学问高,而且与二弟姜仲海、姜季江俱以孝行著闻,兄弟相互友爱,常同被而眠,后人常用“姜被”比喻兄弟友爱。东汉还有姜诗,与其妻以事母至孝闻名,其后发展成为姜氏较为繁盛的一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姜姓在《百家姓》排第32,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60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34%。据考证,从齐国第一代国君姜太公起,共有102个姓氏由姜姓繁衍而来,包括吕、许、谢、纪、丘、卢等64个单姓和淳于、东郭、高堂、子雅、雍门、公牛等38个复姓。

姜太公,又名吕尚、吕望,辅佐周文王、武王灭商立周,受封于齐国。齐国传至太公8世孙文公姜赤,文公次子受封于高邑,称公子高。依照周朝贵族礼仪,其孙傒取祖名为氏,为高傒。高傒在齐国为上卿时,迎立公子小白为君,就是齐桓公。高傒成为著名的渤海高氏的始祖。高傒7世孙高止在齐国遭到公孙灶、公孙趸排挤,出齐奔燕。高止9世孙高量为宋国司徒,高量10世孙高洪为东汉渤海郡守。渤海高氏由此发轫,繁衍不息,成为当今高姓族群中最庞大的一支。高洪的一支后裔高隐、高瞻叔侄创立了渔阳高氏、辽东高氏, 另一支后裔高悝创立了广陵高氏。渤海高氏的后人高伯祥又创立了京兆高氏。高氏五大望族有四支出自渤海高氏。因此,当今高氏子孙多数为渤海高氏后裔。有姜氏家谱为证:姜姓高氏世代谱系(含公子高、公子祁两支高氏)
01世 齐太公(姜尚,字子牙)
02世 齐丁公(姜彶)
03世 齐乙公(姜得)
04世 齐癸公(姜慈母)
05世 齐哀公(姜不辰)、胡公(姜静)、献公(姜山)
06世 齐武公(姜寿,献公子)
07世 齐厉公(姜无忌)
08世 齐文公(姜赤)
09世 齐成公(姜说)、公子高(文公次子)
10世 齐庄公(姜购)、公孙癸受(高子)
11世 齐厘公(姜禄甫)、高傒(癸受子,字祖望,谥敬仲)
12世 齐襄公(姜诸儿)、齐桓公(姜小白)、高庄子(虎)
13世 齐惠公(姜元,桓公子)、高倾子(顷)、高酀
14世 公子祁(惠公子,字子高)、高宣子(顷子,名固)、高式(酀子)
15世 姜虿(字子尾)、高厚(固子)、高偃(式子)
16世 高强(姜虿子,字子良,后世不详)、高子丽(厚子)、高张(偃子)
……姜姓还分支出齐姓、鲁姓、甘姓、许姓……
姜姓氏族有27氏,“炎帝苗胄,四岳伯夷,为尧典礼,折民惟刑,以封申、吕。裔生尚,为文王师,克殷而封之齐,或封许、向,或封于纪,或封于申。申城在南阳宛北序山之下,故诗云:‘亹亹申伯,王荐之事,于邑于序,南国为式。’宛西三十里有吕城。许在颍川,今许县是也。姜戎居伊、洛之闲,晋惠公徙置陆浑。州、薄、甘、戏、露、怡,及齐之国氏、高氏、襄氏、隰氏、士强氏、东郭氏、雍门氏、子雅氏、子尾氏、子襄氏、子渊氏、子干氏、公旗氏、翰公氏、贺氏、卢氏,皆姜姓也。”
据唐代司马贞的《史记·补三皇本纪》云:“其后有州、甫、甘、许、戏、露、齐、纪、怡、向、申、吕,皆姜姓之后,并为诸侯,或分四岳。当周室,甫侯、申侯为王贤相,齐、许列为诸侯,霸于中国。盖圣人德泽广大,故其祚胤繁昌久长云。”
据一位不曾署名的作者所列,出自姜姓裔族的多达61氏:
封氏——出自国名,炎帝裔孙名钜,曾为黄帝之师。夏朝时钜的后代被封于封父(今河南封丘)。至周代,封父国被灭,其国人遂以原国名为氏,成封姓或封父姓(《姓苑》)
申氏——《元和姓纂》:“申,姜姓,炎帝四岳之后,封于申,号申伯,周宣王元舅也。”申地在今河南南阳。
齐氏——《元和姓纂》:“炎帝姜姓之后,太公望子牙封营丘,为齐国,因氏焉。”
高氏——春秋时,齐太公吕尚(姜子牙)的六世孙齐文公吕赤有个儿子被封于高(今河南禹州市西南),称为公子高。公子高的孙子名傒,他以祖父的封邑为姓,叫高傒,其后代就姓高(《姓氏寻源》)。
赖氏——赖与烈、厉古音相通,炎帝生烈山(或说厉山),故烈山氏、厉山氏、赖山氏皆同。郭沫若在《中国史稿》中称:“传说中的炎帝后裔有四支,可能是属于古羌人的四个氏族部落。一支是烈山氏,其子名柱,会种谷物和蔬菜,从夏代以上被奉为稷神。”何光岳《炎黄源流史》说,古代的烈山氏从渭水流域东迁,约于商代在今河南鹿邑东的厉乡(《史记·老子列传》正义:“厉,音赖。”),建立赖国,古赖国就是后来老子出生的地方。烈山氏的这一支在周代又受封为子爵,称赖子国,封地在今河南息县东北,子孙以国为氏,为赖姓(《古今姓氏书辨证》)。
许氏——许氏来源明确,为姜姓之后,四岳之一。《元和姓纂》说:“许,姜姓,炎帝四岳之后。周武王封其裔孙文叔于许,后为楚所灭,子孙分散,以国为氏。”许国在今河南许昌。
吕氏——出自炎帝裔孙伯夷,《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吕,周国名,姓姜,周穆王时封。《国语·郑语》:‘史伯曰:当成周者,南有申吕。’宣王时改为甫,后为楚灭。在今河南南阳县西三十里董吕村。”
文氏——文姓的起源有4支,其中一支出自姜姓许氏,即炎帝之后姜文叔。《路史》云:“太岳之后有文氏。”春秋时,许国受郑国所迫,四次迁徙,于公元前506年迁到容城(今河南鲁山),传至战国初年许元公时,为楚国所灭,子孙分散四方,除有以许为氏之外,还有以许国开国君主许文叔之字为氏的,就是文氏。
谢氏——《元和姓纂》:“谢,姜姓炎帝之胤申伯,以周宣王舅受封于谢,今汝南谢城是也。后失爵,以国为氏焉。”
傒氏——春秋时齐国公子高傒之后,以祖辈名字为氏,为傒姓。源同高氏。
甫氏——炎帝孙伯夷之后在周穆王时被封于吕(今河南南阳西),周宣王时改吕邑为甫邑,建甫国。伯夷之后遂为甫姓(《风俗通》、《国语·郑语》)。
章氏——《元和姓纂》“章,姜姓。齐太公支孙封鄣。《左传》‘齐人降鄣’。子孙改鄣为章氏。”
桓氏——姜姓,齐桓公之后,以谥为氏。
丁氏——本自姜姓,姜太公子伋谥丁公,因以民族。
崔氏——姜姓,姜丁公伋之子食采于崔,因以为氏。
鲍氏——齐有大夫鲍叔牙。
甘氏——《潜夫论·志氏姓》列姜姓27氏,有甘氏。
贺氏、庆氏——《通志·氏族略》:“贺氏:即庆氏。姜姓,齐桓公之支庶。自齐庆父之后,皆以庆为氏。到后汉,有汝阴令贺仪,其曾孙侍中贺质,避安帝父讳,改为贺氏。”
聂氏——系出姜姓,姜丁公封支子于聂城,国以为氏。
东宫氏——《广韵》:“齐有大夫东宫得臣。”
东郭氏——《元和姓纂》:“东郭,齐公族,桓公之后也。”
将具氏——齐太公子之后,见《国语》。
将其氏——齐公子将其之后。
纪氏——《元和姓纂》:“纪,姜姓,炎帝之后,为齐所灭,以国为氏。”
焦氏——周武王封炎帝之后于焦,建立焦国,子孙以国为氏(《广韵》、《通志》)。
井氏——《姓源》:“炎帝姜姓之后。”
卢氏——《元和姓纂》:“卢,姜姓,齐太公之后,至文公子高,高孙傒,食采于卢,因姓卢氏。
露氏——《潜夫论·志氏姓》列姜姓27氏,有露氏。
略氏——《通志·氏族略》:“略氏,姜姓。”
骆氏——《元和姓纂》:“骆,姜姓。齐太公后有公子骆,以王父为氏。”
丽氏、郦氏——系出姜姓,郦,古国名。
年氏——《路史》:“齐公族。”
农氏——神农之后(《风俗通》、《姓解》)
平氏——《广韵》:齐相晏平仲之后。
其氏——《路史》:齐公族。
阚氏——《无和姓纂》:齐大夫阚止之后。
柴氏——出姜姓,高氏分支。齐文公子高傒,子孙以王父字为氏,姓高,高傒十世孙高柴,是孔子弟子,高柴孙高举,又以祖父字为氏,姓柴氏。
强氏——系出姜姓,齐大夫公孙疆之后,疆与强通,后以强为氏。
丘氏、邱氏——《元和姓纂》:齐太公封营丘(今山东临淄),子孙以地 为氏。邱氏本作丘氏,因避讳孔丘,改为邱。
山氏——烈山氏之后。
尚氏——《通志·氏族略·以字为氏》:尚氏,姜姓。齐太公之后也。太公号师尚父,支孙因氏焉。
向氏——《史记·补三皇纪》:“炎帝神农氏,其后有向氏,姜姓。”
邰氏——《说文》:炎帝之后,姜姓所封。
棠氏——《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棠氏,姜姓。齐桓公之后。邑于棠,其后为棠氏。
望氏——《通志·氏族略·以名为氏》:望氏,姜姓。《风俗通》云:“太公望之后。”
牙氏——《姓考》:“齐公子牙之后。”
晏氏——《元和姓纂》:“《左传》:晏桓子,名弱,齐公族。”
岳氏——姜姓太岳之后(《姓纂》)。
怡氏——《史记》索隐:三皇本纪云:“神农氏,其后有州、甫、甘、许、戏、露、齐、纪、怡、向、申、吕,皆姜姓之后。”
移氏——《风俗通》:齐公子雍,食邑于移,其后氏焉。
易氏——齐大夫易牙之后。
榆氏——《姓苑》:炎帝裔路子分居榆,后灭于晋,因氏。
渊氏——《姓源》:齐大夫子渊之后。
州氏——《水经注·阴沟水篇》引《世本》云:“许、州、向、申,姜姓也,炎帝后。”
舟氏——《姓源》:舟,姜姓,炎帝之裔。有舟国,因氏。
柱氏——《史记·补三皇本纪》引《左传》:“烈山氏之子曰柱亦曰历山氏。”
烈山氏——同“赖氏”。
查氏——出自姜姓,齐顷公子食采于楂,后去“木”为“查”氏。
訾氏——《姓苑》:“齐人,本姓祭,以为不祥,改姓訾。”
淳于氏——《通志·氏族略》:“淳于氏,亦曰州公,姜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姜太公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被历代帝王尊封为“武圣”、“武成王”,民间传为神上神。因辅助周武王伐纣灭商有功,公元前11世纪封于齐,为齐国第一代国君。尚至齐后,修国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兴渔盐之利,人民多归齐。周王室又授予他代天子出军征伐权力,故成为大国。年百余岁卒,葬于周。齐人思其德,葬衣冠于此。 现姜太公衣冠冢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临淄城区桓公路东首南侧。冢高18米,南北50米,东西55米,南依稷山,北向齐国故城,每年的9月12日来自世界各地的姜姓后裔齐聚临淄参加每年一届齐文化节并举行隆重的祭姜大典,共同祭拜先祖姜太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